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 书号:9787030757807
    作者:王长庭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242
    字数:38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2-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98.00元
    售价: ¥156.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内容包括3个部分,分10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为高寒草地概述,重点阐述高寒草地及其特征。第二部分(第2~9章)为研究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及扰动对高寒草地的影响,重点阐述干扰、施肥、降水变化、积雪变化、温度升高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特征、高寒草地灌丛化。第三部分(第10章)为高寒草地管理,重点阐述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部分 高寒草地概述
    第1章 高寒草地及其特征 3
    1.1 高寒草地的定义 3
    1.2 高寒草地的气候特征 4
    1.3 高寒草地的土壤特征 5
    1.4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 6
    1.4.1 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6
    1.4.2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7
    1.4.3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水平分布格局 9
    1.5 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1
    1.5.1 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11
    1.5.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 12
    1.5.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 13
    1.5.4 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结构 14
    参考文献 17
    第二部分 扰动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第2章 研究地概况和试验方法 21
    2.1 研究地概况 21
    2.1.1 一号样地概况 21
    2.1.2 二号至七号、九号样地概况 22
    2.1.3 八号样地概况 22
    2.2 试验设计 22
    2.2.1 一号至三号干扰样地试验设计 22
    2.2.2 四号施肥试验设计 23
    2.2.3 五号模拟降水试验设计 23
    2.2.4 六号模拟积雪试验设计 23
    2.2.5 七号模拟增温试验设计 24
    2.2.6 八号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试验设计 24
    2.2.7 九号高寒草地灌丛化试验设计 24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5
    2.3.1 植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25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7
    2.3.3 土壤和根系菌根真菌样品采集与分析 27
    2.3.4 土壤团聚体及其胶结物的测定 28
    参考文献 30
    第3章 干扰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1
    3.1 干扰的定义及生态学意义 31
    3.1.1 干扰的定义 31
    3.1.2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31
    3.2 火烧干扰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32
    3.2.1 火烧干扰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2
    3.2.2 火烧干扰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33
    3.2.3 火烧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
    3.2.4 火烧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34
    3.3 蚁丘干扰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35
    3.3.1 蚁丘干扰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6
    3.3.2 蚁丘干扰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36
    3.3.3 蚁丘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7
    3.3.4 蚁丘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37
    3.4 鼢鼠干扰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39
    3.4.1 鼢鼠干扰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0
    3.4.2 鼢鼠干扰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41
    3.4.3 鼢鼠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3.4.4 鼢鼠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2
    3.5 小结 44
    参考文献 46
    第4章 施肥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49
    4.1 引言 49
    4.1.1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对施肥的响应 49
    4.1.2 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施肥的响应 51
    4.1.3 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对施肥的响应 52
    4.2 施肥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53
    4.2.1 短期氮、磷单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3
    4.2.2 长期氮磷混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60
    4.2.3 长期氮磷混施对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63
    4.2.4 长期氮磷混施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65
    4.2.5 长期氮磷混施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72
    4.3 施肥对高寒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77
    4.3.1 短期氮、磷单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7
    4.3.2 短期氮、磷单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9
    4.3.3 短期氮、磷单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80
    4.4 小结 83
    参考文献 85
    第5章 降水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91
    5.1 引言 91
    5.1.1 高寒草地的降水变化格局 91
    5.1.2 降水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91
    5.1.3 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92
    5.1.4 降水变化对凋落物的影响 93
    5.2 高寒草地降水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94
    5.2.1 降水变化对土壤含水量和紧实度的影响 94
    5.2.2 降水变化对土壤 pH 的影响 96
    5.2.3 降水变化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97
    5.3 高寒草地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02
    5.3.1 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102
    5.3.2 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103
    5.3.3 降水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04
    5.4 高寒草地降水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07
    5.4.1 降水变化对凋落物初始化学性质的影响 107
    5.4.2 降水变化对凋落物质量损失的影响 109
    5.4.3 降水变化对凋落物养分释放的影响 110
    5.4.4 降水变化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111
    5.5 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6
    第6章 积雪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22
    6.1 引言 122
    6.1.1 雪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6.1.2 人工积雪控制试验研究进展 122
    6.2 积雪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6.2.1 积雪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3
    6.2.2 积雪变化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7
    6.3 积雪变化对优势植物繁殖策略的影响 130
    6.3.1 钝苞雪莲(Saussurea nigrescens) 130
    6.3.2 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136
    6.3.3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143
    6.3.4 草(Koeleria macrantha) 148
    6.3.5 异叶米口袋(Tibetia himalaica) 154
    6.4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60
    6.4.1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160
    6.4.2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盖度和高度的影响 161
    6.4.3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163
    6.4.4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163
    6.4.5 积雪变化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66
    6.5 小结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温度升高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70
    7.1 引言 170
    7.1.1 温度升高的生态学意义 170
    7.1.2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170
    7.1.3 高寒草地土壤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171
    7.1.4 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172
    7.2 温度升高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72
    7.2.1 温度升高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172
    7.2.2 温度升高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73
    7.3 温度升高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74
    7.3.1 温度升高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174
    7.3.2 温度升高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75
    7.3.3 温度升高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175
    7.4 温度升高对丛植菌根真菌(AMF)特征的影响 176
    7.4.1 温度升高对土壤AMF群落组成的影响 177
    7.4.2 温度升高对土壤AMF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79
    7.4.3 温度升高对根系AMF群落组成的影响 180
    7.4.4 温度升高对根系AMF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83
    7.5 小结 184
    参考文献 185
    第8章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特征 189
    8.1 引言 189
    8.2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量 189
    8.2.1 植物群落特征 189
    8.2.2 植物群落生物量 190
    8.3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性质特征 190
    8.3.1 土壤理化性质 190
    8.3.2 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 191
    8.3.3 土壤酶活性 192
    8.4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种类组成 193
    8.4.1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93
    8.4.2 土壤微生物种类组成 194
    8.5 小结 195
    参考文献 198
    第9章 高寒草地灌丛化 200
    9.1 引言 200
    9.1.1 草地灌丛化及其驱动力 200
    9.1.2 草地灌丛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01
    9.1.3 草地灌丛化对土壤团聚体和胶结物质的影响 202
    9.2 高寒草地灌丛化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 202
    9.2.1 高寒草地灌丛化时空变化特征 202
    9.2.2 高寒草地灌丛化驱动力分析 203
    9.3 高寒草地灌丛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09
    9.3.1 高寒草地灌丛化土壤理化性质 209
    9.3.2 高寒草地灌丛化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 211
    9.4 高寒草地灌丛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胶结物质的影响 213
    9.4.1 土壤团聚体组成 213
    9.4.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214
    9.4.3 有机胶结物质的含量 215
    9.4.4 无机胶结物质的含量 216
    9.4.5 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的含量 218
    9.4.6 络合态铁铝氧化物的含量 219
    9.4.7 氧化铁活化度的变化 220
    9.5 小结 221
    参考文献 222
    第三部分 高寒草地管理
    第10章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229
    10.1 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229
    10.1.1 草地适应性管理的定义 229
    10.1.2 草地适应性管理的原则 231
    10.1.3 草地适应性管理的目标 233
    10.2 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的技术手段 234
    10.2.1 退化草地恢复与治理 234
    10.2.2 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235
    10.2.3 草地管理与生态牧养模式及生态和生产功能提升 236
    10.2.4 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与草地预测预警 237
    10.3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维持 238
    10.4 小结 239
    参考文献 24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