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医学 > 1007 药学 > 药用植物学(第2版)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药用植物学(第2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药用植物学(第2版)
  • 书号:9787030799227
    作者:高宁,牛晓峰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328
    字数:636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1-01
  • 所属分类:1007 药学
  • 定价: ¥88.00元
    售价: ¥69.5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教材包括绪论和14章内容,重点介绍了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解剖特点;另外还介绍了植物分类概述,详细阐述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植物;并简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每章后均附有英文小结,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
  本教材配套了完整的数字化教材,包括PPT、微课视频、药用植物彩图、习题及题库等,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材的完美结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学习评价。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 1
    一、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1
    二、药用植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及任务 2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5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6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 6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6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21
    一、植物细胞的分裂 21
    二、植物细胞的生长 23
    三、植物细胞的分化 24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27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种类和特点27
    一、分生组织 27
    二、薄壁组织 28
    三、保护组织 29
    四、输导组织 33
    五、机械组织 37
    六、分泌组织 38
    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40
    一、维管束 40
    二、维管束的类型 41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44
    第一节 根 44
    一、根的形态和类型 44
    二、根的显微构造 47
    三、根的生理功能 55
    第二节 茎 57
    一、茎的形态和类型 57
    二、茎的变态 60
    三、茎的显微构造 62
    四、茎的生理功能 70
    第三节 叶 72
    一、叶的组成和形态 72
    二、叶序 78
    三、叶的类型 79
    四、异形叶性与叶的变态 80
    五、叶的构造 81
    六、叶的生理功能 85
    第四节 花 86
    一、花的组成和形态 86
    二、花的类型 95
    三、花结构的描述 97
    四、花序 98
    五、花的生理功能 100
    第五节 果实 102
    一、果实的形成发育和形态 102
    二、果实的结构 103
    三、果实的类型 103
    四、果实的生理功能 108
    第六节 种子 108
    一、种子的形成 108
    二、种子的形态特征 110
    三、种子的组织构造 111
    四、种子的类型 113
    五、种子的生理功能 113
    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 116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116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及分类系统 117
    一、人为分类系统 117
    二、自然分类系统 118
    三、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118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119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 120
    一、植物种名的组成 121
    二、种以下等级植物的三名法 122
    第五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22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 123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123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 123
    第五章 藻类植物 126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 126
    第二节 藻类植物的分类 127
    一、蓝藻门 127
    二、绿藻门 128
    三、红藻门 129
    四、褐藻门 130
    第六章 菌类植物 133
    第一节 菌类植物概述 133
    一、细菌门 133
    二、黏菌门 134
    三、真菌门 134
    第二节 真菌门植物的分类 135
    一、接合菌亚门 136
    二、子囊菌亚门 136
    三、担子菌亚门 139
    四、半知菌亚门 142
    第七章 地衣植物门 145
    第一节 地衣植物概述 145
    第二节 地衣植物的分类 146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 149
    第一节 苔藓植物概述 149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 150
    一、苔纲 151
    二、角苔纲 151
    三、藓纲 152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155
    第一节 蕨类植物概述 155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55
    二、蕨类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58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 159
    一、石杉科 160
    二、石松科 160
    三、卷柏科 161
    四、木贼科 162
    五、紫萁科 163
    六、海金沙科 163
    七、蚌壳蕨科 164
    八、鳞毛蕨科 164
    九、水龙骨科 165
    十、槲蕨科 166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168
    第一节 裸子植物概述 168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68
    二、裸子植物主要化学成分 169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 169
    一、苏铁纲 170
    二、银杏纲 170
    三、松柏纲 171
    四、红豆杉纲(紫杉纲) 173
    五、买麻藤纲 174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177
    第一节 被子植物概述 177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77
    二、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原则 178
    三、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79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 180
    一、双子叶植物纲 181
    (一)离瓣花亚纲 181
    1.三白草科 181
    2.胡椒科 182
    3.金粟兰科 182
    4.桑科 183
    5.桑寄生科 184
    6.马兜铃科 185
    7.蓼科 186
    8.苋科 188
    9.商陆科 189
    10.石竹科 189
    11.睡莲科 190
    12.毛茛科 191
    13.小檗科 194
    14.防己科 196
    15.木兰科 196
    16.樟科 198
    17.罂粟科 200
    18.十字花科 201
    19.景天科 202
    20.虎耳草科 203
    21.杜仲科 205
    22.蔷薇科 205
    23.豆科 209
    24.芸香科 215
    25.楝科 217
    26.远志科 218
    27.大戟科 218
    28.漆树科 220
    29.冬青科 221
    30.卫矛科 222
    31.无患子科 223
    32.鼠李科 224
    33.锦葵科 225
    34.藤黄科 226
    35.瑞香科 227
    36.使君子科 228
    37.桃金娘科 228
    38.五加科 229
    39.伞形科 231
    40.山茱萸科 234
    (二)合瓣花亚纲 235
    41.杜鹃花科 235
    42.紫金牛科 236
    药用植物学 iv
    43.报春花科 237
    44.木犀科 238
    45.马钱科 239
    46.龙胆科 240
    47.夹竹桃科 241
    48.萝藦科 242
    49.旋花科 244
    50.紫草科 245
    51.马鞭草科 245
    52.唇形科 247
    53.茄科 250
    54.玄参科 252
    55.紫葳科 253
    56.列当科 254
    57.爵床科 254
    58.茜草科 255
    59.忍冬科 257
    60.败酱科 258
    61.川续断科 258
    62.葫芦科 259
    63.桔梗科 261
    64.菊科 262
    二、单子叶植物纲 269
    65.香蒲科 269
    66.泽泻科 269
    67.禾本科 270
    68.莎草科 272
    69.棕榈科 272
    70.天南星科 273
    71.百部科 275
    72.百合科 275
    73.石蒜科 279
    74.薯蓣科 280
    75.鸢尾科 281
    76.姜科 282
    77.兰科 284
    第十二章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287
    第一节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287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288
    二、植物细胞培养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289
    三、花药、花粉培养与药用植物育种 290
    四、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290
    五、植物组织培养与药用植物快速繁殖 292
    六、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292
    第二节 药用植物 DNA 分子标记 293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别 294
    二、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296
    三、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296
    四、药用植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96
    第三节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 297
    一、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298
    二、药用植物模式基因研究 299
    三、药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299
    第十三章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302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302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 302
    二、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304
    三、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304
    四、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 306
    五、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07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08
    第十四章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 311
    第一节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目的及要求 311
    一、野外实习目的 311
    二、野外实习要求 311
    第二节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准备 312
    一、实习基地的选择 312
    二、实习物品的准备 312
    第三节 药用植物标本野外采集方法 313
    一、标本采集时间和地点 313
    二、标本采集方法 313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313
    第四节 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314
    一、标本的整形和压制 314
    二、标本的消毒、制作和保存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7
    药用植物中文拉丁学名对照 318
    重点科药用原植物的精细解剖彩图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