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质学 > 北大别杂岩带的高温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演化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北大别杂岩带的高温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演化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北大别杂岩带的高温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演化
  • 书号:9787030796400
    作者:刘贻灿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260
    字数:343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0-01
  • 所属分类:地质学
  • 定价: ¥199.00元
    售价: ¥157.21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北大别杂岩带(简称北大别)是大别碰撞造山带三个含榴辉岩的构造岩石单位之一,属于扬子三叠纪深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下地壳岩片),为中生代高温超高压变质带,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叠加等多阶段高温演化过程,以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大规模部分熔融与混合岩化作用,是研究碰撞造山带根部带岩石组成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书重点介绍了笔者获得的北大别榴辉岩、混合岩及相关岩石、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等方面的系列重要成果,解决了北大别的大地构造属性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为大陆 碰撞造山带根部带研究提供了范例。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大陆碰撞带 1
    第二节 高温变质作用 3
    一、超高压岩石高温变质作用的概念 3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5
    三、典型高温超高压变质带及其多阶段折返 8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13
    第一节 引言 13
    第二节 大别山特征性构造岩石单位 15
    一、北淮阳带 16
    二、北大别杂岩带 22
    三、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23
    四、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 25
    五、宿松变质带 25
    六、前陆带 27
    第三节 北大别杂岩带的关键科学问题 28
    第三章 高温榴辉岩 36
    第一节 引言 36
    第二节 多阶段演化及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学证据 37
    一、榴辉岩的分布和岩石学特征 37
    二、矿物化学 46
    三、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证据 55
    四、多阶段高温变质P-T条件的限定 60
    五、多阶段变质P-T演化 73
    第三节 俯冲和折返过程的年代学制约 74
    一、锆石年代学研究 74
    二、单矿物Sm-Nd、Rb-Sr、Ar-Ar同位素和金红石U-Pb定年分析 84
    三、超高压和高压榴辉岩相变质时代的限定 88
    四、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和减压熔融时代的确定 89
    五、Sm-Nd同位素体系对榴辉岩退变质时代的制约 91
    六、燕山期热事件的影响 93
    七、快速抬升和缓慢冷却的年代学证据 94
    第四节 原岩性质和岩石成因以及变质和部分熔融期间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96
    一、地球化学特征 96
    二、原岩性质 105
    三、岩石成因和源区讨论 106
    四、深俯冲镁铁质下地壳成因榴辉岩的Pb同位素制约 108
    五、折返初期减压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111
    第四章 混合岩及相关岩石 117
    第一节 引言 117
    第二节 混合岩及浅色体 118
    一、条带状混合岩 119
    二、高度深熔混合岩 139
    第三节 碰撞后变质闪长岩和变质辉长岩 143
    一、变质闪长岩 143
    二、变质辉长岩 156
    第四节 花岗质片麻岩及TTG岩系 161
    一、岩石学特征 161
    二、锆石U-Pb年代学 162
    三、地球化学特征 168
    四、成因分析 175
    第五节 中生代多阶段变质演化和多期深熔作用 176
    第五章 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 181
    第一节 引言 181
    第二节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184
    一、岩石学 184
    二、年代学 187
    三、地球化学 195
    第三节 岩石成因和变质演化 200
    一、刚玉的形成机制 200
    二、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形成和变质演化的年代学制约 204
    三、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的岩石成因及原岩性质 205
    四、相平衡模拟和刚玉的深熔成因P-T条件 209
    第六章 多阶段变质演化 214
    第一节 多阶段演化与变质P-T-t轨迹 214
    第二节 北大别与中大别和南大别变质P-T-t轨迹的差异性 215
    第三节 大别山深俯冲陆壳的多板片差异性折返 216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5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