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植物学 > 中甸刺玫资源研究与利用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中甸刺玫资源研究与利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甸刺玫资源研究与利用
  • 书号:9787030788221
    作者:蹇洪英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221
    字数:295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6-01
  • 所属分类:植物学
  • 定价: ¥228.00元
    售价: ¥180.1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商品库存: 1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中甸刺玫是云南香格里拉特有的极危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狭域分布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是一种重要的高山观赏花卉和食果植物资源,也是一种耐低温、高抗黑斑病和蚜虫的月季种质资源。中甸刺玫是迄今蔷薇属野生种中唯一有报道的十倍体植物,也是蔷薇属中目前发现的最高倍性。本书系统阐述了中甸刺玫的发现历史、地理分布、种群现状、表型变异、细胞遗传、系统发育位置及可能的十倍体起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叶绿体基因组及种内变异、繁育系统等,总结了中甸刺玫的有性和无性扩繁技术、引种栽培的限制因子及园林应用栽培技术,为进一步保护与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香格里拉的地质历史及环境概况1
    1.1横断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1
    1.2香格里拉的由来及其自然地理和气候概况2
    1.3香格里拉的植物多样性7
    1.4香格里拉的植物采集历史11
    第2章中甸刺玫的发现、分类学特征及分类地位13
    2.1中甸刺玫的发现与发表17
    2.2中甸刺玫的分类学特征20
    2.3中甸刺玫的分类地位26
    2.4小结35
    第3章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及种群现状36
    3.1中甸刺玫原生地的自然概况38
    3.2中甸刺玫的种群分布现状40
    3.3中甸刺玫的年龄结构50
    3.4中甸刺玫的静态生命表50
    3.5小结51
    第4章中甸刺玫的农艺性状及表型多样性53
    4.1中甸刺玫的农艺性状54
    4.2中甸刺玫的观赏性状58
    4.3中甸刺玫在原生地的抗性63
    4.4中甸刺玫种内的表型变异65
    4.5小结68
    第5章中甸刺玫的细胞核型、染色体形态及结构多样性70
    5.1中甸刺玫的染色体制备、荧光原位杂交与核型分析方法72
    5.2中甸刺玫基于压片法的核型76
    5.3中甸刺玫种内的染色体数量和核型多样性77
    5.4中甸刺玫种内基于rDNAFISH的核型变异93
    5.5小结98
    第6章中甸刺玫十倍体起源的分子细胞学证据101
    6.1中甸刺玫基于5SrDNA的可能亲本103
    6.2中甸刺玫基于叶绿体DNA片段的可能母本105
    6.3中甸刺玫基于rDNAFISH的可能供体亲本105
    6.4中甸刺玫的减数分裂行为117
    6.5小结121
    第7章中甸刺玫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122
    7.1中甸刺玫基于cpDN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23
    7.2中甸刺玫基于AFLP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28
    7.3中甸刺玫受威胁的原因及保护措施132
    7.4小结135
    第8章中甸刺玫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种内变异138
    8.1中甸刺玫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和特征分析的方法139
    8.2中甸刺玫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140
    8.3中甸刺玫种内不同个体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变异149
    8.4小结152
    第9章中甸刺玫的繁育系统154
    9.1中甸刺玫的开花物候、花期及花形态154
    9.2中甸刺玫花粉和柱头的微形态以及花粉-胚珠比(P/O)157
    9.3中甸刺玫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160
    9.4中甸刺玫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61
    9.5中甸刺玫的访花昆虫163
    9.6小结164
    第10章中甸刺玫向低海拔引种栽培的生理生态影响因子166
    10.1引种地的自然概况166
    10.2昆明露地与大棚栽培对中甸刺玫生长发育的影响167
    10.3中甸刺玫在昆明与香格里拉的植物学性状比较170
    10.4中甸刺玫在昆明与香格里拉的光合特性比较171
    10.5氮肥对中甸刺玫生长发育的影响173
    10.6小结175
    第11章中甸刺玫的有性及无性扩繁技术研究178
    11.1中甸刺玫的嫁接繁殖179
    11.2中甸刺玫的根扦插繁殖试验189
    11.3中甸刺玫的种子萌发试验191
    11.4中甸刺玫种子繁殖及生产技术195
    11.5小结199
    第12章中甸刺玫的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实例200
    12.1中甸刺玫的园林绿化栽培技术200
    12.2中甸刺玫应用示范204
    第13章中甸刺玫的研究展望及开发利用前景207
    13.1中甸刺玫的基因组及其多倍体起源和形成过程207
    13.2中甸刺玫表型变异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研究208
    13.3中甸刺玫的十倍体特征对现代月季倍性育种的启示及其在种质创制中的可能应用209
    参考文献21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