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理学 > 0703 化学 > 化学分析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化学分析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化学分析
  • 书号:9787030773623
    作者:李增和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52
    字数:426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 所属分类:0703 化学
  • 定价: ¥59.00元
    售价: ¥46.61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共7章,系统介绍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定量分析的共性问题、数据处理问题、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及化学定性分析整体内容,并加入化学计量的基础内容。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每个章节通过问题引入的方式,方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并在每章后加入仪器分析的相关知识链接,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分析化学概述 1
    1.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1.2分析化学发展历程及趋势 1
    1.1.3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1.4分析方法的选择 4
    1.2定量化学分析概述 4
    1.2.1定量化学分析过程 4
    1.2.2分析结果的表达 5
    1.3滴定分析法概述 6
    1.3.1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6
    1.3.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7
    1.3.3滴定方式 7
    1.4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8
    1.4.1标准物质 8
    1.4.2基准物质 8
    1.4.3标准溶液的配制 9
    1.5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10
    1.5.1含量的表达方式及计算 10
    1.5.2滴定分析结果的计量 12
    1.6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处理 14
    1.6.1试样的采集 14
    1.6.2试样的制备 16
    1.6.3试样的分解 16
    1.6.4测定前的预处理 19
    思考题 20
    习题 20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估算 22
    2.1有效数字 22
    2.1.1有效数字的位数 22
    2.1.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23
    2.1.3数据运算规则 23
    2.2误差的基本概念 24
    2.2.1定值结果的评价 ——正确度与精密度 24
    2.2.2误差的表达——误差与偏差 25
    2.2.3误差的分类 26
    2.3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28
    2.3.1频率分布 28
    2.3.2正态分布 29
    2.3.3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30
    2.4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1
    2.4.1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 31
    2.4.2置信区间 34
    2.4.3数据处理的步骤与方法 37
    2.5显著性检验 42
    2.5.1总体均值的检验 42
    2.5.2两组测量结果间的显著性检验 44
    思考题 46
    习题 46
    第3章 酸碱滴定法 48
    3.1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48
    3.1.1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48
    3.1.2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 49
    3.1.3溶液中的相关平衡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53
    3.2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55
    3.2.1一元酸溶液 55
    3.2.2多元酸溶液 57
    3.3溶液中 H+浓度的计算 59
    3.3.1 强酸(碱)溶液 59
    3.3.2弱酸(碱)溶液 60
    3.3.3混合溶液 63
    3.3.4两性物质溶液 66
    3.4酸碱缓冲溶液 69
    3.4.1缓冲容量 70
    3.4.2缓冲溶液的选择 72
    3.4.3缓冲溶液 pH的计算 73
    3.5酸碱指示剂 76
    3.5.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76
    3.5.2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77
    3.5.3混合指示剂 78
    3.6酸碱滴定原理 78
    3.6.1强酸强碱的滴定 79
    3.6.2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81
    3.6.3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86
    3.7终点误差 89
    3.7.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90
    3.7.2滴定多元酸和混合酸的终点误差 92
    3.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94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94
    3.8.2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 96
    3.9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00
    3.9.1非水滴定中的溶剂 100
    3.9.2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103
    3.9.3非水滴定的应用 105
    思考题 106
    习题 107
    第4章 配位滴定法 110
    4.1配位剂概述 110
    4.1.1无机配位剂 110
    4.1.2有机配位剂 111
    4.2配位平衡 113
    4.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各级配合物的分布 113
    4.2.2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117
    4.2.3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122
    4.2.4金属离子缓冲溶液 124
    4.3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125
    4.3.1滴定曲线 125
    4.3.2金属指示剂 128
    4.3.3终点误差 131
    4.3.4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133
    4.4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136
    4.4.1控制酸度进行分步滴定 137
    4.4.2 使用掩蔽剂的选择滴定 140
    4.4.3 其他滴定剂的应用 143
    4.5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144
    4.5.1 滴定方式 145
    4.5.2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8
    思考题 148
    习题 149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52
    5.1氧化还原平衡 153
    5.1.1条件电位 153
    5.1.2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154
    5.1.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 158
    5.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60
    5.2.1反应物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160
    5.2.2反应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161
    5.2.3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 161
    5.2.4诱导反应对速率的影响 161
    5.3氧化还原滴定 162
    5.3.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62
    5.3.2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166
    5.3.3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169
    5.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169
    5.4.1高锰酸钾法 170
    5.4.2重铬酸钾法 173
    5.4.3碘量法 174
    5.4.4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79
    5.5氧化还原滴定计算 181
    思考题 185
    习题 186
    第6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89
    6.1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89
    6.1.1溶解度的基本概念 189
    6.1.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91
    6.2重量分析法 196
    6.2.1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196
    6.2.2沉淀的类型 197
    6.2.3沉淀的形成过程 198
    6.2.4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生成 199
    6.2.5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200
    6.3沉淀滴定法 203
    6.3.1沉淀滴定要求及沉淀滴定曲线 203
    6.3.2莫尔法 204
    6.3.3福尔哈德法 205
    6.3.4法扬斯法 206
    6.3.5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 207
    习题 208
    第7章 无机离子的定性分析 210
    7.1阳离子定性分析 210
    7.1.1Ⅰ组(银组) 211
    7.1.2Ⅱ组(铜组) 213
    7.1.3Ⅱ组(锡组) 214
    7.1.4Ⅲ组(铝组) 216
    7.1.5Ⅲ组(铁组) 217
    7.1.6 Ⅳ组 219
    7.1.7 Ⅴ组 220
    7.2阴离子反应 221
    7.2.1 A1组 222
    7.2.2 A2组 225
    7.2.3 B1组 229
    7.2.4 B2组 232
    习题 232
    参考文献 234
    附录235
    附录1常见酸碱指示剂 235
    附录2常见混合酸碱指示剂 235
    附录3常见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 236
    附录4一些离子的离子体积参数(α)和活度系数(γ) 238
    附录5常见金属指示剂 239
    附录6常见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39
    附录7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42
    附录8一些配位滴定剂、掩蔽剂、缓冲剂阴离子的 lgαA(H) 243
    附录9一些金属离子的 lgαM(OH) 243
    附录10金属指示剂的 lgα In(H)及(pM)t 244
    附录11常见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18~25℃) 245
    附录12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18~25℃) 247
    附录13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 247
    附录14常用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 248
    附录15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18~25℃) 24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