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自然地理 > 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
  • 书号:9787030338884
    作者:张兰生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425
    字数:63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 所属分类:自然地理
  • 定价: ¥248.00元
    售价: ¥161.2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起源、演化和形成过程。全书分总论和分区专论两部分内容。总论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以时间为主线,“厚今薄古”地阐述了对现代中国自然环境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或过程,主要包括中国大陆的拼合、构造-地貌格局的奠定、季风气候的形成、冰期-间冰期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分区专论部分(第五章至第十二章),从典型景观组合出发把全国划分为八个自然地理区域,并从典型景观组合“发生”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各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古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 1
    第一节 前寒武纪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1
    一、古陆块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演化 1
    二、新元古代冰期 5
    第二节 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 9
    一、早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 9
    二、晚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 15
    第三节 中生代自然地理环境演变及向现代的过渡 22
    一、三叠纪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 25
    二、侏罗纪-白垩纪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 27
    第二章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显现 35
    第一节 喜马拉雅运动与现代海陆形势的发育 35
    一、西部青藏高原的隆升与高山巨盆格局的初显 37
    二、东部差异升降与阶梯地形格局基础的奠定 39
    三、边缘海的出现与台湾的褶皱隆升 46
    第二节 协同演进——自然环境向现代趋近 48
    一、古近纪自然地带格局及其演化 49
    二、季风的出现、演变与影响 52
    三、新近纪自然地带格局及其演变 56
    第三章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62
    第一节 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形轮廓的形成 63
    一、第四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 63
    二、西高东低地势格局的形成 64
    三、江河水系的形成和演变 70
    第二节 现代季风气候与三大自然区分异的形成 73
    一、现代季风环流的形成与演化 73
    二、东部季风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79
    三、西北温带荒漠环境的扩张 81
    四、青藏高原环境的十寒化 83
    第三节 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及其环境响应 84
    一、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在中国的表现 85
    二、冰川进退 87
    三、海面升降与海陆变迁 89
    四、沙漠与黄土堆积的进退 91
    五、植被与动物种群变化 95
    六、末次冰期冰盛期的环境格局 97
    第四章 现代间冰期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印记 108
    第一节 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 108
    一、气候变化 109
    二、边缘海海面与海洋的响应 115
    三、陆地系统的响应 117
    第二节 全新世暖期的自然格局 120
    一、气候格局 120
    二、自然带分布格局 123
    三、边缘海与海岸线 124
    第三节 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126
    一、全新世环境变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26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30
    第五章 青藏地块抬升与高寒高原、边缘深切峡谷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137
    第一节 青藏地区成陆与高原隆升过程 137
    一、青藏地区的成陆过程与特提斯洋的消亡 137
    二、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和夷平 142
    三、青藏高原的加剧隆升与现代高原的形成 147
    第二节 气候干寒化与高寒高原景观的形成 149
    一、古近纪高原地区气候的南北分异 149
    二、22MaB.P.的隆升与自然景观高原化的显现 150
    三、青藏高原的急剧隆升与现代高寒高原自然景观的形成 153
    四、冰期与间冰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 159
    第三节 高原东南部高山峡谷与垂直自然带的形成 164
    一、深切高山峡谷的形成 165
    二、高山峡谷区植物区系的演化与垂直自然带的发育 167
    第六章 甘新高山巨盆与绿洲、沙漠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170
    第一节 高山巨盆地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 171
    一、陆块拼接过程与陆内山盆构造体系的形成 171
    二、高山巨盆地貌格局的形成 176
    第二节 干旱荒漠与山地冰川的发育 183
    一、从亚热带干旱环境到温带干旱环境的转变 183
    二、沙漠的形成和扩张 188
    三、山地冰川的发育与演化 189
    第三节 沙漠与绿洲的进退 196
    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沙漠、绿洲的进退 197
    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沙漠与绿洲消长 202
    第七章 兴蒙季风尾闾效应与高原草原、沙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207
    第一节 夷平高原面的形成与改造 207
    一、板块碰撞拼合与兴蒙造山带的形成 207
    二、盆岭格局的形成 209
    三、夷平高原面的形成演化 211
    第二节 草原与湖泊、沙地景观的形成 214
    一、气候干旱化与草原景观的形成 214
    二、古湖泊的形成演化 215
    三、沙地景观的形成 218
    第三节 季风消长与草原、沙地景观的变迁 220
    一、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与草原、沙地环境的变迁 220
    二、全新世气候波动与草原、沙地景观的变迁 222
    三、环境演变对农牧业消长的影响 226
    第八章 秦岭屏障作用与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分化 229
    第一节 南、北两大陆块与古秦岭洋 229
    一、鄂尔多斯古陆和上扬子古陆 230
    二、秦岭洋的消亡 231
    第二节 中生代南北盆地古环境的演化 232
    一、南北盆地的演化过程 232
    二、南北自然环境格局的异同 235
    第三节 秦岭强烈抬升与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强化 237
    一、秦岭山地的强烈抬升 238
    二、秦岭南北构造运动的差异 239
    三、黄土高原与紫色盆地的地貌发育 242
    四、南北气候与生物的分异 246
    第九章 滇黔桂喀斯特发育与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 248
    第一节 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历史 249
    一、早古生代的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 249
    二、晚古生代以来的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 252
    第二节 古热带亚热带喀斯特的发育 257
    一、前新生代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与埋藏 257
    二、古近纪和新近纪准平原化与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 260
    第三节 现代喀斯特与自然景观发育的分异 263
    一、云南高原地区 264
    二、贵州高原地区 267
    三、广西地区 269
    第十章 古陆块特征与东部低山丘陵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 272
    第一节 山东辽东低山丘陵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 272
    一、古陆块的形成与演化 273
    二、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格局的初步奠定 275
    三、气候变化与现代向然景观的显现与发展 281
    第二节 江南红盆丘陵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 285
    一、古板块运动与南方大陆成形 285
    二、盆岭相间地貌轮廓的奠定 288
    三、断块抬升与南岭及低山山地的形成 290
    四、河流切割与红盆丘陵地貌的演化 292
    五、气候与海而变化对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 294
    第三节 浙闽丘陵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 298
    一、古陆演化与早期海陆变迁 298
    二、燕山运动与现代地貌轮廓基础的奠定 301
    三、浙闽平行岭扦演化与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303
    第十一章 江河水系演化与东部三大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306
    第一节 松辽水系演化与东北平原地理环境的形成 306
    一、松辽盆地与古湖的发育 307
    二、松辽水系演化与东北平原的发育 313
    三、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对现代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319
    第二节 黄淮海水系演化与黄淮海平原地理环境的形成 323
    一、新构造运动与黄淮海水系的形成 324
    二、冲积扇堆积与山前平原发育 327
    三、平原河道变迁与泛滥平原的发育 332
    四、滨海平原的发育与演变 339
    第三节 长江水系演化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的演变 344
    一、长江水系的形成 345
    二、江汉洞庭平原现代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 346
    三、鄱阳湖平原的形成与演变 353
    四、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与演变 359
    第十二章 边缘海诸岛——不同的源起与形成过程 367
    第一节 大陆架岛屿 367
    一、海南岛 367
    二、群岛 373
    第二节 台湾岛 378
    一、位于最年轻的地壳活动带上 378
    二、第一次冲撞 380
    三、第二次冲撞 382
    四、第四纪时期的变化 383
    第三节 南海珊瑚礁岛 387
    一、海盆与礁岛基座的形成 388
    二、珊瑚岛礁的发育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反映 393
    参考文献 39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