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哲学/政治/民族/军事 > 哲学 > 印度心灵哲学论稿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印度心灵哲学论稿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印度心灵哲学论稿
  • 书号:9787030703217
    作者:高新民,江雨,徐弢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782
    字数:8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328.00元
    售价: ¥259.1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针对国际学界古印度心灵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用标准的心灵哲学解读框架予以解读,并构建其学科体系。本书由三篇十八章构成。前面两篇在考察古印度心灵哲学的一般进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古印度心灵哲学特别是佛教心灵哲学的心理类型学,对其在心理大发现、心理地理学、心理标准论、心理结构论等方面的建树作了有充分文本依据的考释和思考;对其在人和世界的结构图景、是否能作二元划分、如何认识自心、他心的问题、具身性问题、心理现象学问题、有我—无我问题、人格同一性问题、意识问题、意向性、心理内容等领域的探讨作了考察和反思。最后一篇对佛教之外的其他八个派别的心灵哲学思想作了梳理和反思。本书在探讨和重估古印度心灵哲学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提出:古印度心灵哲学中包含着许多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意义的思想,值得我们在建构新的心灵哲学理论体系时思考和批判借鉴。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总序 / i
    前言 / iii
    上篇 佛教的求真性心灵哲学
    第一章 佛教心灵哲学与语言观、解释学 / 4
    第一节 佛教的语言观 / 4
    第二节 佛教的解释学 / 24
    第二章 佛教心灵哲学的动机、主旨与特点 / 38
    第一节 心为“佛教心” / 38
    第二节 “心学”与“心”的用法分析 / 47
    第三节 佛教心灵哲学的动机与任务 / 52
    第四节 佛教心灵哲学关注的问题及其特点 / 59
    第五节 佛教心灵哲学的展开维度 / 66
    第三章 “世间心理学”之破除与“有我—无我”问题 / 76
    第一节 西方现当代的“民间心理学”研究与佛教的贡献 / 76
    第二节 世间心理学之解构 / 87
    第三节 “真我”的迷失与寻回 / 98
    第四章 心理现象的范围、标准、分类与佛教的心理“地理大发现” / 113
    第一节 心理现象的范围问题 / 114
    第二节 心理与非心理区分的标准问题 / 122
    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人口普查” / 126
    第四节 心理的“地理新发现”与“识精”论 / 135
    第五节 心理现象的分类 / 155
    第六节 心的结构分析 / 168
    第五章 深层妄心与天赋问题 / 179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关于心意识的一般性问题 / 180
    第二节 阿赖耶识及其体相用 / 192
    第三节 末那识与自我意识溯源 / 218
    第四节 种子、一念三千与天赋心灵问题 / 225
    第六章 心的本质问题与真心论 / 243
    第一节 由浅入深的心理本质分析 / 244
    第二节 真心直说 / 251
    第三节 真心与妄心、外法的关系 / 263
    第四节 自在真心与现象学真心 / 273
    第五节 真心与如来藏、菩提、真如 / 286
    第六节 真心的认知 / 297
    第七章 心物二分图式之超越与心身关系论 / 307
    第一节 心物二分图式之解构与超越 / 308
    第二节 心理现象的本体论地位问题 / 320
    第三节 身体观:身体形态的多样性 / 327
    第四节 佛教的身心关系论 / 343
    第八章 心之起源与生灭 / 354
    第一节 “凡有所说,皆为息病” / 355
    第二节 断灭妄心的可能性根据与心身起源论 / 363
    第三节 可断灭的心理现象的范围及阶次 / 377
    第四节 烦恼学:佛教心灵哲学的独有视界 / 396
    第五节 妄心的本质与灭除的原理及方法 / 408
    第九章 佛教论“自我”认知和“他心知” / 421
    第一节 菩提即是“如实知自心” / 422
    第二节 “如实知自心”方能“如实知他心” / 437
    第十章 心理现象的特征问题 / 449
    第一节 佛教心理特征理论概说 / 450
    第二节 意向性理论 / 456
    第三节 佛教的意义理论 / 477
    第四节 感受与欲望 / 490
    中篇 佛教的价值性心灵哲学
    第十一章 佛教价值性心灵哲学的特质与凡心解剖 / 514
    第一节 佛教价值性心灵哲学的特质 / 514
    第二节 凡心的结构、特点与影响 / 518
    第三节 伏断妄心的可能性根据及机理 / 525
    第四节 妄心之调适、伏断方法 / 534
    第十二章 圣心与成佛根本 / 543
    第一节 圣人、仙人与圣心概说 / 543
    第二节 菩萨的心理特点与圣人气象 / 546
    第三节 成圣的心理学机制与“增上心学” / 563
    第四节 菩萨的心路历程 / 570
    第五节 菩萨个案解剖 / 583
    第六节 菩萨的心理变革 / 595
    第七节 佛心与真心显现 / 606
    第八节 价值、境界与心灵 / 630
    下篇 非佛教的哲学—宗教派别的心灵哲学
    第十三章 奥义书中的心灵哲学 / 650
    第一节 奥义书对心灵本体论地位的论证 / 650
    第二节 奥义书心灵哲学的主要内容 / 652
    第三节 心灵与解脱 / 658
    第十四章 数论派哲学的心灵哲学及其解脱论思想 / 663
    第一节 数论派及其心灵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 / 664
    第二节 数论派的心灵哲学思想 / 667
    第三节 解脱及其心理实质和机理 / 683
    第十五章 瑜伽派哲学的心灵哲学 / 687
    第一节 以心为本:瑜伽学派的实质与特点 / 688
    第二节 《瑜伽经》对心的求真性探究 / 692
    第三节 心的探讨的解脱论维度 / 705
    第十六章 胜论派、正理派哲学及其解脱论思想 / 708
    第一节 胜论派基本哲学思想概述 / 708
    第二节 胜论派的心灵哲学思想 / 712
    第三节 基于心灵哲学的幸福论 / 725
    第四节 正理派哲学要义与人我论、句义说 / 726
    第五节 量论及其心灵哲学意义 / 728
    第十七章 弥曼差派与吠檀多派哲学的心灵哲学 / 737
    第一节 弥曼差派哲学的心灵哲学思想 / 737
    第二节 吠檀多派的心灵哲学思想 / 742
    第十八章 古印度“异端”二派的唯物主义心灵哲学 / 757
    第一节 顺世论的唯物主义心灵哲学 / 758
    第二节 耆那教的心灵哲学思想 / 763
    结语 / 779
    后记 / 78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