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生态学 >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生态学基础及保护与利用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生态学基础及保护与利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生态学基础及保护与利用
  • 书号:9787030662699
    作者:陈欣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14
    字数:28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68.00元
    售价: ¥132.7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稻鱼共生系统是人类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将水稻和鱼类种养在同一稻田空间中的系统。分布在浙南山区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具有千余年的历史,2005年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机构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学效应和机制是什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本书的作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持续十几年的研究探讨。基于此,本书着重阐述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依存的自然与社会条件、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效应和机制、青田稻鱼共生模式的关键技术,并论述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及其对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农业的启示意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概述 1
    第一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起源与演变 1
    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界定 1
    二、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起源的历史考证 2
    三、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和产量发展过程 6
    四、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新发展 8
    第二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依存的条件 12
    一、自然条件 13
    二、社会条件 16
    三、自然和社会经济文化养成 17
    四、鲤鱼被选为养殖对象 20
    参考文献 21
    第二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学效应 22
    第一节 生产力及其稳定性 22
    一、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23
    二、水稻产量的稳定性与农药投入的关系 25
    三、田鱼产量及潜力分析 26
    四、经济生产力分析 29
    第二节 土壤碳氮磷及土壤微生物 31
    一、土壤碳氮磷 31
    二、土壤微生物 32
    第三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环境特点 43
    一、化肥和农药使用特点 43
    二、稻田水体环境特点 46
    三、稻田甲烷排放特点 49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56
    第一节 田鱼生物多样性及其维持与意义 57
    一、田鱼分类特征 58
    二、青田田鱼的表型多样性 59
    三、青田田鱼的遗传多样性 63
    四、青田田鱼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72
    五、青田田鱼遗传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 79
    六、结语 81
    第二节 水稻品种多样性 81
    一、青田稻鱼系统水稻品种的变迁 81
    二、传统品种在稻鱼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中的种植情况 83
    三、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在稻鱼系统中的表现 85
    四、结语 87
    参考文献 88
    第四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种间与种内关系 92
    第一节 水稻和田鱼之间的种间互惠 92
    一、水稻对田鱼的庇护作用 93
    二、田鱼对水稻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98
    第二节 水稻和田鱼对氮素资源的循环利用 101
    一、田鱼的食谱及资源利用分析 101
    二、稻鱼共生系统有机物质的分解 104
    三、输入氮素流向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106
    四、饲料氮和化肥氮在稻鱼之间互补利用分析 112
    五、田鱼对氮素循环影响的定量分析 115
    六、结语 117
    第三节 田鱼性状多样性及其效应 118
    一、典型体色田鱼的遗传差异 118
    二、典型体色田鱼的形态差异 119
    三、典型体色田鱼的行为差异 122
    四、典型体色田鱼的同位素丰度差异 122
    五、典型体色田鱼的食谱差异 125
    六、种内性状差异的生产力效应 126
    七、结语 127
    参考文献 127
    第五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技术环节 132
    第一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传统经验 134
    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土壤特点 134
    二、水稻栽培和田鱼养殖的品种 134
    三、水稻栽培技术 135
    四、田鱼养殖技术 137
    五、田间水分的管理经验 140
    第二节 提升青田稻鱼共生效应的技术探讨 142
    一、提升稻鱼共生系统的必要性 142
    二、提升和保护稻鱼共生系统的关键技术环节 145
    三、提升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技术集成 174
    参考文献 175
    第六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应用的启示意义 177
    第一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 177
    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模式探讨 177
    二、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遗传多样性的农家保护途径 179
    第二节 南方地区的传统稻鱼系统及青田稻鱼系统保护经验的借鉴 183
    一、南方地区传统稻鱼系统的分布与特征 183
    二、南方地区传统稻鱼系统田鱼的遗传多样性 191
    三、青田稻鱼系统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 192
    第三节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应用启迪 197
    一、青田稻鱼系统在南方山区的推广潜力分析 197
    二、青田稻鱼系统原理在全球稻作区应用的思考 204
    参考文献 207
    附录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关于稻渔共生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论文、著作、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11
    附录Ⅱ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关于稻渔共生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及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 21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