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自然地理 >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区域贫困的地方化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区域贫困的地方化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区域贫困的地方化
  • 书号:9787030541437
    作者:刘小鹏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45
    字数:34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 所属分类:自然地理
  • 定价: ¥188.00元
    售价: ¥148.5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结合国家2020年、2035年、2050年目标,借鉴发展地理学空间分异、空间扩散和空间整合分析框架,梳理贫困地理研究进展与趋势,紧扣可持续发展地方化趋势,构建适用于区域贫困研究的地理贫困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区域贫困地方化机制,进一步探讨贫困治理和可持续减贫的原则、战略、行动计划、模式和路径选择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如何理解贫困及其空间分异 1
    第二节 中国农村减贫的时代背景 3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构成 16
    第二章 贫困地理相关研究进展 22
    第一节 贫困地域类型及其要素交互作用 22
    第二节 贫困地理识别指标和减贫模式 25
    第三节 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启示 27
    第三章 区域贫困的理论基础 36
    第一节 发展地理学理论 36
    第二节 贫困地理学理论 39
    第三节 地理边缘理论 41
    第四节 绿色减贫理论 47
    第四章 区域贫困识别的指标体系构建 50
    第一节 贫困测度指标借鉴 50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51
    第三节 指标获取与表达 54
    第五章 区域贫困识别的基本程序 57
    第一节 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57
    第二节 样本选择 64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处理 66
    第六章 区域贫困的自然-社会-经济地域系统分析 77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77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82
    第三节 生态安全格局 88
    第四节 农村扶贫演变 94
    第七章 区域贫困的地方形成机制分析 102
    第一节 地理资本贡献度分析 102
    第二节 地理资本指数分析 119
    第三节 地理贫困指数分析 150
    第四节 区域贫困的风险预警 160
    第八章 区域可持续减贫与2020年后减贫瞄准 169
    第一节 基本原则 169
    第二节 战略行动 172
    第三节 路径选择 175
    参考文献 24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