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23章,从工程实践角度介绍动力锅炉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运行、维护及修理等,具体内容是水管锅炉、火管锅炉、小型锅炉、电热锅炉和有机液体蒸发器等装置,以及燃料系统、控制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锅炉经济、安全运行的外围系统。
本书最大特点是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的锅炉与压力容器标准为技术背景,采用大量实例(计算、检验、结构和工艺处理等)说明美国标准,并介绍如何在具体问题的细节上正确使用ASME标准。
本书可供动力锅炉与压力容器的检验人员使用,当然也十分适合动力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修人员使用,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书。
样章试读
目录
- 绪论
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标准
第Ⅰ部分——动力锅炉建造规则
第Ⅱ部分——锅炉材料
第Ⅴ部分——无损探伤检验
第Ⅶ部分——锅炉养护的推荐指南
第Ⅸ部分——电焊与钎焊质量
其他标准和法规
第1章 锅炉基础
1.1 锅炉定义
1.2 蒸汽生产
1.2.1 锅炉流程图
1.2.2 热力学
1.2.3 传热学
1.3 锅炉的分类
1.3.1 根据ASME规程分类
1.3.2 根据工作压力分类
1.3.3 根据输出介质分类
1.3.4 根据燃料分类
1.3.5 根据材料分类
1.3.6 根据用途分类
1.3.7 根据管子类型分类
1.3.8 其他分类
1.4 动力锅炉
1.4.1 动力锅炉
1.4.2 高温热水锅炉
1.4.3 小型锅炉
1.4.4 电热锅炉
1.4.5 有机流体蒸气发生器
1.5 锅炉性能
1.6 锅炉的选择
1.7 国际规程
1.8 动力锅炉寿命分析
1.8.1 使用寿命
1.8.2 规程要求
1.9 锅炉检验的权限
第2章 材料
2.1 生产
2.1.1 炼钢过程
2.1.2 铁(类)金属和合金
2.1.3 钢
2.1.4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2.1.5 加工
2.2 材料的性能
2.2.1 物理性能
2.2.2 力学性能
2.2.3 化学性能
2.3 材料的应用
2.3.1 受压部件
2.3.2 非受压部件
2.4 订货
2.4.1 标准
2.4.2 尺寸和公差
2.4.3 规程要求
2.4.4 订货单
2.5 验收
2.5.1 材料的鉴定
2.5.2 验收检验报告
2.5.3 工厂检验报告
2.6 检验
2.6.1 印记
2.6.2 印记的转移
第3章 锅炉设计
3.1 设计方法
3.2 设计因素
3.2.1 定义
3.2.2 设计负荷
3.3 应力下的圆筒形部件
3.3.1 圆筒上的纵向应力
3.3.2 圆筒上的周向应力
3.4 锅炉部件的设计
3.4.1 圆筒形部件
3.4.2 凸形封头
3.4.3 无支撑平封头和端盖
3.5 开孔和补强
3.5.1 小孔
3.5.2 中孔
3.5.3 大孔
3.5.4 开孔的补强
3.5.5 解决补强问题的步骤
3.6 拉杆固定表面
3.6.1 拉杆平板
3.6.2 拉杆螺栓
3.7 孔桥
3.7.1 规则排列孔桥
3.7.2 非规则排列孔桥
3.8 设计者的职责
3.8.1 运行条件
3.8.2 设计规范
3.8.3 设计计算
3.8.4 设计步骤
第4章 锅炉管道
4.1 管道的分类
4.2 动力锅炉管道
4.2.1 锅炉本体管道
4.2.2 锅炉外部管道
4.2.3 非锅炉外部管道
4.3 设计要求
4.3.1 承受内部压力的管道
4.3.2 专用管道系统
4.4 材料
4.4.1 美国管道标准
4.4.2 国际标准
4.5 制造和安装
4.6 制造厂检验与试验
4.6.1 压力管道钢印
4.6.2 规程标识印记
4.6.3 制造商数据报告
4.7 运行和维护
4.8 运行中的检查与维修
第5章 安全阀和安全泄放阀
5.1 工作原理
5.2 类型
5.3 材料
5.4 排量要求
5.4.1 泄放能力
5.4.2 排量检测
5.5 设计要求
5.5.1 机械设计要求
5.5.2 锅炉安全阀
5.5.3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安全阀
5.5.4 有机液体蒸发器的安全阀
5.6 安全阀的制造
5.6.1 制造商
5.6.2 排量认证
5.6.3 制造商进行的测试
5.6.4 检验和用印
5.6.5 认证证书
5.7 安装要求
5.8 运行和维护
5.9 检验和检修
5.9.1 检验
5.9.2 检修
第6章 锅炉制造
6.1 准备
6.1.1 板材
6.1.2 筒体
6.1.3 封头成形
6.1.4 管子开孔
6.1.5 拉杆孔
6.1.6 受损材料修复
6.2 焊接
6.2.1 设计
6.2.2 焊接过程工艺
6.2.3 结构附属装置的载荷
6.2.4 检验和测试
6.3 铜焊组装
6.3.1 材料
6.3.2 设计
6.3.3 装配
6.3.4 检验和测试
6.4 锅炉的装配
6.4.1 车间组装锅炉
6.4.2 现场安装锅炉
6.5 快装火管锅炉的生产
第7章 水管锅炉
7.1 工作原理
7.2 分类
7.2.1 按受热管和锅筒布置方式分类
7.2.2 按用途分类
7.2.3 按水循环方式分类
7.2.4 按输出介质分类
7.2.5 按锅炉建筑方式分类
7.2.6 按特殊用途分类
7.3 主要部件
7.4 设计特征
7.5 快装水管锅炉的制造
7.6 快装水管锅炉的规范示例
7.6.1 基本要求
7.6.2 设计要求
7.6.3 制造要求
7.6.4 燃烧器
第8章 火管锅炉
8.1 工作原理
8.2 分类
8.2.1 按布局位置分类
8.2.2 按火箱类型分类
8.2.3 按输出介质分类
8.2.4 按装配类型分类
8.2.5 按特定目的分类
8.3 主要部件
8.4 设计特征
8.4.1 锅壳厚度和管板厚度
8.4.2 封头和管板的连接
8.4.3 火管锅炉的管子
8.4.4 燃烧室管板
8.4.5 炉膛
8.4.6 火箱和水夹套
8.4.7 拉杆支撑表面
8.4.8 各种门和开孔
8.4.9 立式火管锅炉的圆顶
8.4.10 锅炉设置
8.4.11 管道、管件和仪表
8.4.12 炉膛和管子的最大许用工作压力
8.5 火管锅炉的建造
8.6 火管锅炉的规范示例
第9章 给水加热器
9.1 工作原理
9.2 给水加热器的分类
9.2.1 闭式给水加热器
9.2.2 开式给水加热器
9.3 材料
9.4 设计特点
9.5 运行
9.6 维护
9.7 给水加热器的规范化
第10章 小型锅炉
10.1 分类
10.2 设计特征
10.2.1 清洗孔
10.2.2 给水系统
10.2.3 放水管道
10.2.4 玻璃水位表
10.2.5 安全阀
10.2.6 截止阀
10.2.7 压力表
10.3 检验和打钢印
10.4 控制和安全设施
10.4.1 低水位燃料自动切断装置
10.4.2 电气规定
10.5 小型锅炉规范示例
第11章 电热锅炉
11.1 工作原理
11.2 分类
11.3 设计特征
11.3.1 尺寸
11.3.2 压力容器
11.3.3 检验孔
11.3.4 给水供应
11.3.5 放水管路
11.3.6 水位表
11.3.7 管路
11.4 检验和钢印
11.4.1 检验
11.4.2 水压试验
11.4.3 钢印
11.4.4 打钢印
11.4.5 制造厂数据报告
11.5 控制和安全装置
11.5.1 安全阀
11.5.2 自动控制装置
11.5.3 低水位时的电力切断
11.6 电热锅炉规范示例
第12章 有机液体蒸发器
12.1 有机液体
12.2 工作原理
12.3 分类
12.4 设计特征
12.4.1 蒸发器壳体
12.4.2 玻璃水位表
12.4.3 疏水阀
12.4.4 哈特福德(Hartford)回路
12.4.5 规范参考
12.5 检验和钢印
12.6 控制和安全设施
12.6.1 安全阀
12.6.2 防爆膜
12.6.3 液位控制
12.6.4 温度控制
12.7 运行
12.8 有机液体蒸发器规范示例
第13章 车间检验
13.1 锅炉制造车间
13.1.1 制造厂
13.1.2 制造厂的责任
13.2 授权检验机构
13.2.1 资格
13.2.2 职责
13.2.3 资质证书
13.3 授权检验师
13.3.1 资格
13.3.2 责任
13.4 检验工具
13.5 检验
13.5.1 检验清单
13.5.2 检验规范
13.5.3 工地检验
13.5.4 直观检验
13.5.5 焊接检验
13.6 无损检验
13.7 水压试验
13.8 验证性水压试验
第14章 打钢印和数据报告
14.1 钢印持有者
14.1.1 授权证书
14.1.2 与授权检验机构的协约
4.1.3 质量控制系统
14.2 认证标志钢印
14.3 打钢印
14.3.1 车间组装的锅炉
14.3.2 工地组装的锅炉
14.4 制造厂数据报告
14.5 数据报告表的选择
第15章 辅机和辅助设备
15.1 锅炉辅机
15.1.1 空气系统
15.1.2 燃料系统
15.1.3 蒸汽系统
15.1.4 给水系统
15.1.5 烟气系统
15.2 锅炉配件
15.2.1 安全阀和安全泄放阀
15.2.2 压力表
15.2.3 水表柱(Watercolumn)
15.2.4 排污设备
15.2.5 易熔塞
15.2.6 吹灰器
15.2.7 锅炉排气
15.3 锅炉附件
15.3.1 排污扩容器
15.3.2 取样冷却器
15.3.3 闪蒸省煤器
15.3.4 雾滴分离器
15.3.5 封闭式分离器
15.3.6 温度控制阀
15.3.7 排气消声器
第16章 燃料系统
16.1 燃料
16.1.1 气体燃料
16.1.2 液化石油气
16.1.3 燃料油
16.1.4 煤
16.1.5 电
16.2 燃烧
16.2.1 燃烧类型
16.2.2 燃烧过程
16.2.3 化学反应
16.2.4 燃烧空气
16.3 燃料燃烧系统
16.3.1 燃烧器
16.3.2 点火器
16.4 燃气设备
16.5 燃油设备
16.6 燃煤设备
16.7 NOx控制
第17章 锅炉控制
17.1 基本控制方式
17.1.1 控制回路
17.1.2 在锅炉上的应用
17.2 燃烧器管理
17.3 控制标准
17.4 控制与安全装置
17.4.1 类型
17.4.2 最小控制
17.4.3 多燃烧器系统
17.5 安装
17.6 定期检测
第18章 锅炉安装
18.1 锅炉安装人员
18.2 安装标准
18.3 锅炉房
18.3.1 给水和排水连接
18.3.2 防火
18.3.3 锅炉房管理
18.3.4 张贴和证书
18.3.5 运行记录保存
18.3.6 安全
18.4 燃烧空气
18.5 通风
18.6 锅炉就位
18.7 运行试验
第19章 锅炉运行
19.1 从业人员
19.1.1 锅炉运行人员
19.1.2 锅炉工程师
19.1.3 培训
19.1.4 QFO-1标准
19.2 给新锅炉上水
19.3 煮炉
19.3.1 简单方法煮炉
19.3.2 强化煮炉
19.4 锅炉启动
19.5 水汽冷凝
19.6 切换到备用锅炉
19.7 正常运行
19.8 锅炉停炉
19.9 定期试验
19.10 锅炉房紧急情况处置
19.11 运行日志
第20章 运行锅炉检测
20.1 授权检验师
20.1.1 锅炉质量
20.1.2 授权检验师的责任
20.2 锅炉与机械保险
20.3 检验工具
20.4 锅炉检验
20.4.1 第一次检验
20.4.2 常规检验
20.5 检验准备
20.5.1 内部检验的准备
20.5.2 外部检验的准备
20.6 检验类型
20.6.1 内部检验
20.6.2 外部检验
20.7 检验师的计算
20.8 控制和安全装置检验
20.9 锅炉修理的检验
20.10 颁证
20.10.1 资证颁发
20.10.2 合格证
第21章 锅炉维护
21.1 维护人员
21.2 维护程序
21.2.1 常规维护
21.2.2 预防性维护
21.2.3 停炉维护
21.2.4 配件清单
21.2.5 人员训练
21.2.6 锅炉改进
21.3 事故处理
21.4 维护工具
21.5 管子清洁
21.5.1 机械清洁
21.5.2 化学清洁
21.6 胀管
21.7 检验准备
21.8 维护日志
第22章 锅炉修理
22.1 修理机构
22.2 锅炉修理
22.2.1 常规修理
22.2.2 重要修理
22.3 设计变更
22.4 锅炉规范检定
22.5 修理计算
22.6 修理步骤
22.6.1 修理准备
22.6.2 授权
22.6.3 修理工作
22.6.4 焊接
22.6.5 热处理
22.6.6 无损探伤检验
22.6.7 材料
22.6.8 修理检验
22.6.9 水压试验
22.6.10 锅炉修理标牌
22.7 修理方法
22.7.1 汽包修理
22.7.2 管子修理
22.7.3 水夹套(waterleg)修理
22.7.4 手孔修理
22.7.5 拉杆修理
22.7.6 焊接裂纹修理
22.7.7 管子的密封焊接
22.7.8 反向(弯曲)连接修理[ReversedFlange(Ogee)Repair]
22.8 文件
第23章 水处理
23.1 锅炉用水
23.1.1 水的分类
23.1.2 水垢生成
23.1.3 结垢程度
23.2 锅炉水故障
23.2.1 沉积问题
23.2.2 腐蚀问题
23.2.3 泡沫和飞溅
23.3 锅水检验
23.3.1 试验类型
23.3.2 推荐的极限值
23.4 处理方法
23.4.1 外部处理
23.4.2 锅内水处理
23.4.3 冷凝水的处理
23.5 锅炉养护
23.5.1 湿法保养
23.5.2 干法保养
23.6 结论
附录A 黑色金属最大许用应力
附录B 有色金属最大许用应力
附录C 钢板尺寸规格
附录D 封头尺寸规格
附录E 管壁厚度
附录F 管子厚度
附录G 承压受外条件下的部件曲线
附录H 水管的最大许用工作压力
附录I 锅炉厂水管锅炉的数据报告
附录J 火管锅炉的制造厂数据报告
附录K 小型锅炉的制造厂数据报告
附录L 电热锅炉的制造厂数据报告
附录M 有机流体蒸发器的制造厂数据报告
附录N 承压管道的制造厂数据报告
附录O 安装承包商报告(CSD-1)
附录P 首次检验报告
附录Q 焊接步骤规范建议格式
附录R 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