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 生态理念下宜居住区营建规划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生态理念下宜居住区营建规划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生态理念下宜居住区营建规划
  • 书号:9787030534552
    作者:李勤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20
    字数:311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10
  • 所属分类:
  • 定价: ¥68.00元
    售价: ¥53.7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7章: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内涵;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理论基础;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因素分析;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设计模式;普通住区案例;保障性住区案例;其他住区模式。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 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内涵 1
    1.1 基本概念 1
    1.2 住区发展的现存问题 2
    1.2.1 城市住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1.2.2 “简单化”的旧区更新与新区建设 4
    1.2.3 居住分异现象严重 5
    1.2.4 传统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 6
    1.2.5 新住区的开发建设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6
    1.3 生态理念下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意义 8
    1.4 相关基础学科 8
    1.4.1 广义生态学 8
    1.4.2 政治学 9
    1.4.3 经济学 9
    1.4.4 社会学 9
    1.4.5 管理学 10
    1.4.6 现象学 10
    第2章 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理论基础 11
    2.1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11
    2.1.1 传统住区模式解析 11
    2.1.2 20世纪50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形成 16
    2.1.3 1960~1976年——停滞期 19
    2.1.4 1976~1998年——居住区规划理论形成 19
    2.1.5 1998年后——生态化多元发展 21
    2.2 其他国家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22
    2.2.1 邻里单位理论 22
    2.2.2 现代主义建筑学理论 23
    2.2.3 新城市主义理论 24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6
    2.3.5 健康城市理论 28
    2.2.6 安全社区理论 28
    2.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9
    2.2.8 “开放街区”理论 29
    2.2.9 “紧凑城市”理论 30
    2.2.10 混合居住理论 31
    2.2.11 其他理论 31
    2.3 宜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应用 33
    2.3.1 美国——新都市主义 33
    2.3.2 英国——新城居住空间 34
    2.3.3 日本——集合住宅 36
    2.3.4 德国——生态住区 39
    2.3.5 新加坡——公共住屋 44
    第3章 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因素分析 46
    3.1 转型期宏观背景因素的影响 46
    3.1.1 经济发展 46
    3.1.2 社会发展 46
    3.2 转型期住房政策因素的影响 46
    3.3 社会因素的影响 47
    3.3.1 居住空间分异——混合居住模式 48
    3.3.2 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模式 49
    3.4 居住观念因素的影响 51
    3.4.1 狭义生态向广义生态发展 52
    3.4.2 封闭走向开放 56
    3.4.3 住区功能多样化 58
    3.4.4 本土文化的复兴 61
    3.5 城市新住区发展的挑战 62
    3.5.1 建设和谐社会 63
    3.5.2 推动经济发展 63
    3.5.3 建构新型理想家园 63
    3.5.4 以人为本的原则继续深化 64
    3.5.5 生态化是重要标准 64
    3.5.6 重视发展颐养化体系 64
    第4章 宜居住区营建规划的设计模式 65
    4.1 宜居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65
    4.2 整体化的城市居住空间框架 68
    4.2.1 住区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协同 68
    4.2.2 住区与外部环境的交通联系 68
    4.2.3 城市住区外部环境优化 69
    4.2.4 “局部封闭、整体开放”管理机制 70
    4.2.5 混合居住 71
    4.3 生态宜居的空间网络结构 74
    4.3.1 生态学原理的住区规划 75
    4.3.2 道路网络——人车共行的街道生活 76
    4.3.3 住区边界设计 82
    4.3.4 外向性的住区公共设施 84
    4.3.5 外部空间节点设计 85
    4.3.6 生态理念下的景观设计 96
    4.4 微观层面设计 104
    4.4.1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104
    4.4.2 建筑设计的适应性 107
    第5章 普通住区案例 111
    5.1 案例一 海晟名苑 111
    5.2 案例二 山水LAVIE住区 118
    5.3 案例三 远洋·沁山水 126
    5.4 案例四 大西洋新城 134
    5.5 案例五 南宁市翡翠园 141
    5.6 案例六 天津万科水晶城 147
    第6章 保障性住区案例 156
    6.1 案例一 石景山区 金顶阳光 156
    6.2 案例二 朝阳区 弘善家园 168
    6.3 案例三 海淀区 瑞旗家园 178
    6.4 案例四 丰益城市花园 184
    6.5 案例五 龙跃苑东二区 190
    6.6 保障性住区居住空间问题分析 196
    第7章 其他住区模式 204
    7.1 SOHO住区——家庭办公族 204
    7.2 CBD住区的居住模式 206
    7.3 SOLO——单身公寓 207
    7.4 LOFT公寓 207
    7.5 老年住区——老年人的房地产 208
    参考文献 20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