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教育/体育/文化/艺术 > 教育 > 2016:中国高等教育观察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2016:中国高等教育观察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2016:中国高等教育观察
  • 书号:9787030533845
    作者:董云川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08
    字数:13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29
  • 所属分类:0401 教育学
  • 定价: ¥39.80元
    售价: ¥31.84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主体内容,源自2016全年中国教育报“云川视线”专栏文章,加上本年度内另外几篇有力度的学术论文集结而成。
“云川视线”栏目系中国教育报首个以学者名字命名的学术专栏,为该报创新性学术板块,内容既有宏观研究,也有中观辨论,更有微观解剖,配合微信版的推进,全年数十篇观察文章被教育网、新华网、求是网、人民网、社科网等一线社科网站及时跟踪转载,许多高校的领导以及研究人员纷纷跟贴、引证甚至在院校工作报告之中大篇幅转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作者简介

  • 本书作者董云川为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20岁大学毕业, 24岁初登大学教坛,年近25(1988)即担当高校教务处副处长重责,28岁步入社会大讲坛,30岁起执掌教务处全面工作;36岁时固执转向,静心于人生智慧、管理哲学与高等教育研究;39岁(2002)调云南大学,现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云南省政府督学、云南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所长,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育学教指委委员、中国高教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蒲公英民族教育扶贫基金会理事等职。
    作为学者,董云川教授致力于大学精神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现实问题的探究,其学术著作《道与不道》(2016)、《找回大学精神》(2011第四版)、《寻找迷失的象牙塔》(2012)、《大学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2012)、《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2004)、《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分层》(2005)以及许多论文的观点广为流传,在学术界影响深远。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创建并执掌着中国西南一个复合型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在研究生培养、教育评估、教育中介服务和高层次学术活动交流等领域独树一帜。作为演讲人,他受聘为许多教研机构的客座教授。近年来,应各界邀请讲授的学术报告数百场,听众累计上百万人次,内容涉及领导韬略、禅(道)的管理与人生智慧、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功者修养、沟通艺术、人生的困顿与抉择等。

编辑推荐

  •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时期中,为关心教育的人士提供新的解析,为研究者提供新的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新的改革路径。
    成为未来查证这个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不可多得的原始素材。

海报

目录

  • 序:一去不返的2016
    觉察与反思(隔页文字设计,背白)
    2016,高等教育的期许;
    学派消失,大学难以卓越;
    “互联网+”的教育理性;
    中国高教改革的文化反省;
    可笑的办学特色;
    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回归常识”;
    中国大学联盟,有名而无实;
    大学文化是充饥的画饼;
    教育国际化是个笑话;
    行政的逻辑需要尊重学术的逻辑;
    高校智库是个广告词汇;
    教育史实的偶然与必然;

    品相与本质(隔页文字设计,背白)
    指标时代的学术之殇;
    人文,可以卓越,无法“一流”;
    学科丛林中的教育学命运
    产教融合”研究,思辨就够了吗?
    “三品”兼备方为好大学;
    教育品质建设,难道没有安静的策略?
    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高校更名;
    教育需要“处变不惊”;
    仪规消退,教育何存?
    “双一流”语境下人文学科生长的价值困局
    大学被排行“绑”了;
    动态、多样、共生:“一流学科”的生态逻辑与生存法则

    师者与学子(隔页文字设计,背白)
    热闹的专家与寂寥的知识分子;
    教师维权,进步与遗憾;
    研究生太多,严师太少;
    值得关注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守望者;
    教师教学发展的热潮与静思;
    当“导师”变成“老板”;
    “非升即走”的情理法辨析;
    跳板还是平台——高校辅导员之惑;
    大学生职业生涯何以规划?
    真正的老师,难免“讨人嫌”
    在经世与逍遥之间

    施教与向学(隔页文字设计,背白)
    培养有规矩,创新有尺度;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刻不容缓;
    通识教育不是通俗教育;
    大学怎能缺位于“国学”教育
    周而复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即关心;
    大学课堂“躲猫猫”;
    评奖诱因还是学习动因;
    “慕课”的黄昏;
    高校育人的三个窄化
    学校道德教育的两难困境

    跋:当大学成为江湖

商品评论

  • 本书不同于一般性的理论研究,也是一般的学术散文、其特点在于:
    每篇文章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运用个性化的解析方式深入辨析,深刻而有理有据。从作者自身经历和感悟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引导研究生以及学术同仁共同研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逐步成文,精雕细琢,思辨独树一帜,思路独辟蹊径。
    本次集结出版,意在使其留存下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对一个特殊时空内教育问题的真实观察和学术解剖之后不可多得的原始学术文献素材。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