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论 >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
  • 书号:9787030432537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
    字数:
    语种:
  • 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环境科学理论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相关理论?框架及方法体系,综合比较了不同国家及地区在标准名称?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保护目标?暴露途径等方面的异同?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及现有相关参数,提出了我国土壤环境一?二?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和二级基准计算值,并与国外同类标准进行了比较?此外,以重金属(镉?铅)和致癌性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为例,详细介绍了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的建议值?本书还综述研究了基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生物可及性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开展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科学研究及制定工作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1.1土壤污染1
    1.1.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态势2
    1.1.2我国土壤污染来源及其成因剖析4
    1.1.3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分析5
    1.1.4土壤污染识别6
    1.2土壤环境质量7
    1.2.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8
    1.2.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9
    1.3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10
    1.3.1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发展现状10
    1.3.2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概况11主要参考文献12
    第二章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制定的发展趋势13
    2.1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及其制定方法13
    2.1.1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概况13
    2.1.2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类型19
    2.1.3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差异20
    2.2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及其制定方法23
    2.2.1国家标准24
    2.2.2环保行业标准25
    2.2.3地方标准28
    2.2.4港澳台地区标准30
    2.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发展趋势与我国制定方向31
    2.3.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发展趋势31
    2.3.2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向32主要参考文献34
    第三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体系36
    3.1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理论36
    3.1.1土壤环境容量的理论基础36
    3.1.2土壤环境容量在基准与标准制定中的运用37
    3.2土壤污染物的介质分配理论39
    3.2.1重金属在土壤-溶液中分配39
    3.2.2疏水性有机物在土壤组分中的分配43
    3.3土壤中污染物的剂量-效应理论47
    3.4土壤中污染物的暴露与风险理论50
    3.4.1暴露评估50
    3.4.2环境风险评估53主要参考文献54
    第四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57
    4.1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结构组成57
    4.2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污染物指标筛选59
    4.2.1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污染物指标筛选原则59
    4.2.2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指标比较61
    4.3土壤环境调查与现场监测方法71
    4.3.1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1
    4.3.2农田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2
    4.3.3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2
    4.3.4土壤污染现场监测方法73
    4.4土壤环境分析方法75
    4.4.1分析流程75
    4.4.2国家及行业标准分析方法77
    4.4.3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标准分析方法77
    4.4.4实验室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8
    4.5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框架体系79
    4.5.1标准分类分级体系79
    4.5.2标准指标体系79主要参考文献81
    第五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方法体系83
    5.1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法83
    5.1.1元素统计法83
    5.1.2元素参比法84
    5.1.3累积频率曲线法84
    5.2健康风险评估法85
    5.2.1用地方式及其暴露途径85
    5.2.2土壤直接暴露途径86
    5.2.3土壤间接暴露途径87
    5.2.4食物链途径87
    5.2.5主要参数选定89
    5.3生态风险评估法90
    5.3.1生态物种敏感性分布法90
    5.3.2生态毒理数据的筛选和转换92
    5.3.3SSD方法的应用准则93
    5.4地下水保护目标法93主要参考文献95
    第六章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制定研究97
    6.1无机污染物97
    6.1.1分区制定原则97
    6.1.2元素统计法为基础97
    6.1.3百分位法算背景98
    6.1.4统计单元的划分建议99
    6.1.5高背景值问题101
    6.2有机污染物102主要参考文献102
    第七章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制定研究104
    7.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预设条件104
    7.1.1用地方式与暴露情境设置104
    7.1.2污染物毒性参数104
    7.1.3敏感受体105
    7.2土壤饱和浓度限值与不确定分析105
    7.2.1土壤饱和浓度限值105
    7.2.2不确定性分析106
    7.3居住和工商业用地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08
    7.3.1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08
    7.3.2参数设定108
    7.3.3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分析116
    7.4农业用地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19
    7.4.1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19
    7.4.2参数设定与基准计算120
    7.5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25
    7.5.1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25
    7.5.2参数设定与基准计算125
    7.6土壤环境质量二级基准计算值129
    7.7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制定问题132
    7.7.1基准计算值与国外土壤筛选值比较132
    7.7.2二级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43
    主要参考文献145
    第八章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制定研究146
    8.1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三级标准146
    8.2污染场地土壤三级标准值计算147
    8.3风险评估模型参数及其推荐值149
    8.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目标的确定151
    主要参考文献152
    第九章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154
    9.1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可及性154
    9.2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155
    9.2.1化学浸提及萃取法156
    9.2.2仿生提取法157
    9.2.3生物配体模型法159
    9.2.4定量结构-活性(QSAR)相关模型161
    9.2.5生物测试法162
    9.3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污染临界值确定162
    9.3.1土壤重金属浸提态的污染临界值162
    9.3.2毒性浸出试验污染临界值163
    9.4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展望167
    9.4.1土壤性质矫正的全量指标167
    9.4.2土壤有效态含量指标168
    9.4.3相对生物有效性矫正系数(RBA)的应用168主要参考文献170
    第十章我国农业用地土壤镉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1174
    10.1农田土壤中镉及其来源174
    10.1.1土壤中镉的背景含量174
    10.1.2土壤中镉的主要来源175
    10.2土壤-植物系统镉迁移的模型建立与检验177
    10.2.1土壤-植物系统镉迁移的建模方法177
    10.2.2建模数据的收集179
    10.2.3镉的作物富集系数模型与预测效果检验180
    10.2.4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180
    10.2.5不确定性分析182
    10.2.6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185
    10.3土壤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186
    10.3.1土壤-蔬菜系统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186
    10.3.2土壤-水稻系统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189
    10.4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镉环境质量基准值191
    10.4.1生态风险评估方法191
    10.4.2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镉环境质量基准值192
    10.5农业用地土壤镉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193主要参考文献193
    第十一章我国居住和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2197
    11.1土壤中铅及其来源197
    11.2环境铅污染暴露模型199
    11.2.1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IEUBK)模型199
    11.2.2成人血铅模型(ALM)200
    11.3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201
    11.3.1基于IEUBK的居住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201
    11.3.2基于ALM的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203
    11.3.3参数敏感性分析204
    11.4居住和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205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十二章我国土壤苯并[a]芘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3 209
    12.1土壤中苯并[a]芘及其来源209
    12.2用地方式划分及其暴露途径分析210
    12.2.1用地方式划分210
    12.2.2暴露途径及其计算模型210
    12.3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土壤苯并[a]芘临界值推导214
    12.4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土壤苯并[a]芘临界值推导215
    12.5土壤中苯并[a]芘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215
    主要参考文献218
    结语220
    附录1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224
    附录2污染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毒性参数列表239
    附录3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48
    附录4研究团队发表的相关论文和专著29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