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农业科学 > 食品科学技术 > 植物检疫手册

浏览历史

植物检疫手册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植物检疫手册
  • 书号:7030001338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0
    字数:323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食品科学技术
  • 定价: ¥5.20元
    售价: ¥4.11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植物检疫是保护国家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重要措施,本书是一本有关植物检疫的指导手册,共分为五部分:1.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植物检疫的性质和任务,包括概说,植物、害物和人,引种检疫,植检法规与植检对象;2.技术部分,介绍了植物检疫的方法,包括生产健康种苗,实施产地检查,做好关卡检疫,加强入境后检疫;3.病害部分,介绍了23种农、林及热带作物的重要检疫病害,包括病害的分布,为害性及传播途径,症状,发病和流行条件,检验及防治方法等等;4.虫害部分,介绍了25种检疫对象的名称,经济重要性,生物学特性,分布和寄主,检疫和防治,形态鉴定;5.附录部分,介绍了有关害虫的分类及其他有关的技术方法和有关的植物检疫参考书等。
本书可供农业和林业界从事动植物外检及内检的广大专业人员,植保、引种和调种工作者,以及农林院校从事作物及植保教学或科研的师生阅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序一
    序二
    弁言
    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概说
    一、植物检疫上常用的名词
    (一)害物和疫情(pests and pest status)
    (二)植物和植物产品(plants and plant products)
    (三
    )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quarantine pests and other injurious pests)
    (四)法律和法规(law and regulation)
    二、植物检疫的特点
    (一)预见性
    (二)法制性
    (三)技术性
    (四)地区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植物、害物和人
    一、人类传播病虫简史
    (一)美洲大陆
    (二)我国台湾
    二、传入新区后的扩展方式
    (一)七种病害
    (二)九种虫害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引种检疫
    一、植物引种与植物检疫
    二、历史悲剧不会重演
    (一)世界性的两大灾害
    (二)中国过去的检疫失误
    三、当前国际上引种检疫办法举例
    (一)美国对引进种苗的三种处置办法
    (二)半干旱热带地区国际作物研究所的做法
    (三)澳大利亚对进口种子的检疫要求
    (四)国际热带作物研究所(IITA)的检疫措施
    四、对我国当前引种检疫情况的分析
    (一)国外种苗进入我国情况
    (二)进口种苗上可能携带的病原菌
    (三)当前我国引种检疫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植检法规与植检对象
    一、植物检疫法规
    (一)各国的植检法规概况
    (二)植检法规的制定
    (三)植检法规的完善
    二、植物检疫对象
    (一)确定植检对象的原则
    (二)确定植检对象的依据
    (三)我国植检对象概况
    (四)植检对象的强点和弱点
    参考文献
    技术部分
    第五章 生产健康种苗
    一、生产健康种苗的重要性
    二、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生产地的选择
    (二)繁殖材料的消毒处理
    (三)热处理
    (四)化学处理
    (五)茎尖脱毒
    三、几种主要检疫病害鉴定方法示例
    (一)马铃薯癌肿病
    (二)马铃薯病毒病
    (三)甘薯瘟病
    (四)水稻白叶枯病
    四、生产健康种苗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实施产地检查
    一、产地检查的重要性
    二、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准备工作
    (二)实施步骤
    三、几种主要病害田间症状的识别
    (一)棉花病害
    (二)柑桔病害
    (三)水稻病害
    (四)马铃薯病害
    (五)甘薯病害

    四、检查结果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做好关卡检疫
    一、调入植物种质资源的申请
    (一)引进种苗的申请
    (二)引进特殊材科的申请
    (三)国内引调种苗的申请
    二、引进植物种质的报验
    (一)进出口检疫的报验
    (二)国内植物检疫的报验
    三、关卡检验的程序
    (一)现场检验
    (二)室内检验
    (三)检验结果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加强入境后检疫
    一、入境后检疫的重要性
    二、入境后检疫的内容
    (一)检疫苗圃
    (二)隔离试种圃
    (三)检疫温室
    (四)种苗发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病害部分
    第九章 草本植物病害
    一、水稻茎线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二、小麦矮腥黑穗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八)发病和流行条件
    (九)检验方法
    (十)防治方法
    三、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四、玉米霜霉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五、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病菌的越冬场所和传播媒介
    (八)发病和流行条件
    (九)检验方法
    (十)防治方法和消毒措施
    六、马铃薯癌肿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七、马铃薯金线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八、大豆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分化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防治方法
    九、棉根腐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防治方法
    十、烟草霜霉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木本植物病害
    一、梨火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二、柑桔干枯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三、香蕉枯萎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分化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四、香蕉穿孔线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
    (七)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及生态学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五、油橄榄肿瘤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六、橡胶南美叶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及消毒方法
    (九)防治方法
    七、椰子红环腐线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学
    (七)检验方法
    (八)防治方法
    八、椰子败生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检疫措施
    (八)防治方法
    九、椰子致死黄化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防治方法
    十、油棕萎蔫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十一、可可肿枝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分化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十二、榆枯萎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十三、栎枯萎病
    (一)病原名称
    (二)分布
    (三)寄主植物
    (四)为害性及传播途径
    (五)症状特征
    (六)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
    (七)发病和流行条件
    (八)检验方法
    (九)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虫害部分
    第十一章 草本植物虫害
    一、稻根象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二、黑森瘿蚊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传播途径
    (六)形态鉴定
    (七)检疫和防治
    三、高粱瘿蚊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形态鉴定
    (六)检疫和防治
    四、马铃薯叶甲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五、墨西哥棉铃象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检验
    (六)防治措施
    (七)形态鉴定
    六、菜豆象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验方法
    (六)防治措施
    (七)形态鉴定
    (八)近缘种问题
    七、谷斑皮蠹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八、平截长蠹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分布和寄主
    (四)生物学特性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果林植物害虫
    一、葡萄根瘤蚜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传播途径
    (五)形态鉴定
    (六)检疫及防治
    二、苹果绵蚜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传播途径
    (五)形态鉴定
    (六)检疫和防治
    三、苹果实蝇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措施
    (六)防治
    (七)形态鉴定
    四、地中海实蝇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
    (六)形态鉴定
    五、桔小实蝇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处理
    (六)形态鉴定
    六、美国白蛾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七、苹果蠹蛾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形态鉴定
    (六)检疫和防治
    八、欧洲榆小蠹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九、欧洲大榆小蠹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形态鉴定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热带作物害虫
    一、可可褐盲蝽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二、可可狄盲蝽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三、咖啡果小蠹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四、杧果果核象甲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五、杧果果肉象甲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六、剑麻象甲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七、棕榈象甲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八、油橄榄巢蛾
    (一)名称
    (二)经济重要性
    (三)生物学特性
    (四)分布和寄主
    (五)检疫和防治
    (六)形态鉴定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一、害虫分类补充材料
    (一)象甲科的分类
    (二)豆象科的分类
    (三)皮蠹科的分类
    (四)长蠹科的分类
    (五)小蠹科的分类
    (六)实蝇科的分类
    二、其他材料
    (一)荧光抗体法技术简介
    (二)我国台湾植物检疫概况
    (三)我国植检专家的建设性意见
    (四)有关植物检疫的参考书
    编后记
    图版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