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生物信息学 > 基因组研究手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基因组研究手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基因组研究手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 书号:9787030231192
    作者:谢东等
  • 外文书名:HANDBOOK OF GENOME RESEARCH— Gen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Bioinformatics,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484
    字数:717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01
  • 所属分类:生物信息学
  • 定价: ¥120.00元
    售价: ¥94.8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旨在为读者引入“组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内容,介绍各种常用的“组学”技术,并结合对实例的引用和阐述,展示“组学”的应用及前景。同时,就“组学”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开放性的讨论。基于上述目的,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键的生物,对“组学”进行了概括介绍;第二部分,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结合应用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发展;第三部分,生物信息学,对这一在组学研究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阐述;第四部分,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归纳和展示了由“组学”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并开展了多方面、多视角的讨论。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参编者名单
    第一部分 关键的生物
    1 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工程 3
    1.1 绪论 3
    1.2 特定模式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工程 4
    1.3 真核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计划 17
    1.4 总结 30
    参考文献 32
    2 环境基因组:研究未获培养微生物的新手段 36
    2.1 绪论:为什么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微生物的基因组 36
    2.2 环境基因组学:方法学 37
    2.3 首试:海洋环境基因组学 38
    2.4 确定群体的环境基因组学:生物层和微生物层 39
    2.5 用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土壤微生物 40
    2.6 生物技术方面 42
    2.7 总结和展望 43
    参考文献 43
    3 基因组学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46
    3.1 绪论 46
    3.2 植物基因组 47
    3.3 表达序列标签 50
    3.4 基于DNA芯片的基因表达谱 51
    3.5 蛋白质组学 53
    3.6 代谢物组学 54
    3.7 功能基因组学 56
    3.8 总结 59
    参考文献 60
    4 人类遗传疾病 6 3
    4.1 绪论 63
    4.2 遗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65
    4.3 基因组和单基因缺陷 65
    4.4 基因组学和多基因疾病 68
    4.5 癌症的遗传基础 71
    4.6 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学 74
    4.7 总结 76
    参考文献 77
    第二部分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
    5 基因组定位和定位克隆及其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85
    5.1 绪论 85
    5.2 基因组作图 85
    5.3 定位克隆 89
    5.4 比较作图与定位克隆 94
    5.5 后基因组时代的遗传作图 98
    参考文献 100
    6 DNA测序技术 106
    6.1 绪论 106
    6.2 概观Sanger的双脱氧测序 107
    6.3 荧光染料化学 107
    6.4 DNA测序的生物化学 113
    6.5 荧光DNA测序仪器 118
    6.6 DNA序歹1J分析 126
    6.7 力求成本为1000美元的基因组DNA测序法 131
    参考文献 135
    7 用于生物研究的蛋白质组学和质谱 150
    7.1 绪论 150
    7.2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样品的定义 152
    7.3 新的发展——临床蛋白质组学 156
    7.4 质谱——基本的蛋白质组学技术 156
    7.5 样品驱动的蛋白质组学进程 162
    7.6 总结 170
    参考文献 170
    8 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分析 175
    8.1 绪论 175
    8.2 毛细管电泳技术 175
    8.3 用于蛋白质分析的毛细管电泳 178
    8.4 单细胞分析 181
    8.5 二维分离 182
    8.6 总结 183
    参考文献 184
    9 面向实验室的DNA芯片制作策略 185
    9.1 绪论 185
    9.2 数据库 189
    9.3 高通量的DNA合成 191
    9.4 扩增子产生 193
    9.5 基因芯片 194
    9.6 检测和扫描芯片 194
    9.7 总结 195
    参考文献 196
    10 DNA微阵列的应用原理 198
    10.1 绪论 198
    10.2 定义 199
    10.3 阵列的类型 199
    10.4 阵列的产生 199
    10.5 阵列的检测 201
    10.6 数据分析 208
    10.7 微阵列的记录 210
    10.8 微阵列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11
    10.9 总结 212
    参考文献 212
    11 酵母双杂交技术 216
    11.1 绪论 216
    11.2 经典的酵母双杂交系统 217
    11.3 双杂交系统的变型 217
    11.4 膜酵母双杂交系统 220
    11.5 对双杂交结果的解释 223
    11.6 总结 224
    参考文献 224
    12 结构基因组学 226
    12.1 绪论 226
    12.2 蛋白质晶体学与结构基因组学 226
    12.3 NMR与结构基因组学 233
    12.4 总结 239
    参考文献 240
    第三部分 生物信息学
    13 DNA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工具 247
    13.1 绪论 247
    13.2 比对方法 247
    13.3 序列比较方法 253
    13.4 一致法 255
    13.5 简单序列屏蔽 256
    13.6 罕见的序列构成 256
    13.7 重复鉴定 257
    13.8 序列模式的检测 258
    13.9 限制酶酶切位点和启动子共有序列 262
    13.10 EMBOSS的展望 268
    参考文献 269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中的软件工具 270
    14.1 绪论 270
    14.2 蛋白质鉴定 270
    14.3 蛋白质性质预测 279
    参考文献 290
    15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发现和研发中的应用 295
    15.1 绪论 295
    15.2 数据库 295
    15.3 药物靶标发现中的生物信息学 303
    15.4 化合物扫描和毒理基因组学的支持 305
    15.5 药物发展中的生物信息学 310
    15.6 总结 314
    参考文献 315
    16 通过图形的基因组数据表示法:MAGPIE/Bluejay系统 320
    16.1 绪论 320
    16.2 MAGPIE 绘图系统 321
    16.3 分级的MAGPIE显示系统 323
    16.4 概观图像 324
    16.5 编码区显示 326
    16.6 编码序列功能显示 330
    16.7 二级基因组背景图像 333
    16.8 Bluejay数据可视系统 337
    16.9 Bluejay系统结构 337
    16.10 Bluejay显示和数据探测 339
    16.11 Bluejay实用性特征 343
    16.12 总结与讨论 343
    参考文献 343
    17 研究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工具 345
    17.1 绪论 345
    17.2 背景知识和工具 348
    17.3 预处理 349
    17.4 分类比较——差异表达 351
    17.5 分类预测 352
    17.6 分类发现 353
    17.7 发掘意义 354
    参考文献 356
    18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358
    18.1 绪论 358
    18.2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信息的科学基础 358
    18.3 相互作用数据库的图表抽象 359
    18.4 为什么考虑相互作用数据的整合 359
    18.5 对更加详细的抽象的需要 360
    18.6 相互作用数据库作为细胞CAD系统的框架 361
    18.7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TheBiomolecular InteractionNetwork Database,BIND) 361
    18.8 其他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 363
    18.9 数据库标准 363
    18.10 用相互作用数据库来回答科学问题 363
    18.11 相互作用数据举例 365
    参考文献 378
    19 用于代谢途径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383
    19.1 绪论 383
    19.2 代谢路径的正规表示法 384
    19.3 数据库系统和整合 385
    19.4 不同的模型和方面 393
    19.5 模拟工具 399
    19.6 实例和讨论 402
    参考文献 406
    20 系统生物学 409
    20.1 绪论 409
    20.2 数据 410
    20.3 基本概念 411
    20.4 静态模型 413
    20.5 动态模型 416
    20.6 总结 417
    20.7 文献导读 418
    参考文献 420
    第四部分 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21 基因组研究和基因库的伦理学方面 425
    21.1 绪论 425
    21.2 遗传学研究的类型 425
    21.3 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426
    21.4 “遗传伦理学” 428
    21.5 建立DNA数据库 430
    21.6 所有权 437
    21.7 总结 440
    参考文献 441
    22 商业化的生物银行及其挑战 446
    22.1 绪论 446
    22.2 背景 447
    22.3 人群遗传学研究和公众的态度 448
    22.4 生物银行资源的商业化 449
    22.5 基因资源和知识产权:有什么样的利润?谁能够盈利 451
    22.6 人类遗传学资源和利益分享 455
    22.7 生物银行的商业化和责任管理 457
    22.8 总结 459
    参考文献 460
    23 (不)完美的人类——自身的创造者?生命之始的生物伦理和遗传学 464
    23.1 生命科学和不可侵犯的人类 465
    23.2 人及其神圣尊严的不可触碰性对生物伦理争议造成的影响 466
    23.3 总结 468
    参考文献 469
    第五部分 展望
    24 大规模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景 473
    24.1 绪论 473
    24.2 硬件的进步 473
    24.3 基因组数据和数据处理 476
    24.4 新一代的基因组研究实验室 478
    24.5 未来的基因组计划 480
    24.6 结束语 481
    中文索引 48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