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研究进展

浏览历史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研究进展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研究进展
  • 书号:9787030300720
    作者:秦大庸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384
    字数:45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P33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 定价: ¥70.00元
    售价: ¥55.30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论述了“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研究进展,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章)总结了降水过程、蒸发过程、地表水过程、地下水汇流等基本循环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第二部分(第5~8章)阐述了强人类活动干扰下,水循环二元化过程中伴随的水环境二元演变、水生态的二元演变,以及农业水循环、城市水循环的形成和演变;第三部分(第9~12章)论述了研究二元水循环所需的流域下垫面获取技术,分布式水文模型,区域目标ET控制技术、地下水CFCs定年和环境示踪技术等有关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海河流域典型单元的应用研究。
本书可供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农田水利、环境工程、水文地质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研究生等阅读。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部分 基本循环过程、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的技术方法
    1 海河流域降水演变研究进展
    1.1 降水形成机制
    1.1.1 降水的形成过程
    1.1.2 降水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
    1.1.3 降水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2 海河流域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子
    1.2.1 海河流域不同区域降水特征
    1.2.2 海河流域不同季节降水特征
    1.2.3 海河流域降水的主要影响因子
    1.3 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1.3.1 气候变化影响降水的事实
    1.3.2 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1.3.3 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
    1.3.4 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降水演变特征
    1.4 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4.1 下垫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1.4.2 城市化对海河流域降水格局的影响
    1.5 降水监测与时空展布
    1.5.1 降水监测方法
    1.5.2 降水空间展布方法
    1.5.3 降水时间展布方法
    参考文献
    2 蒸发过程
    2.1 蒸散发理论研究进展
    2.1.1 蒸散发机理的研究
    2.1.2 蒸散发的测定
    2.1.3 蒸散发的两个假设
    2.2 蒸散发的模拟现状研究
    2.2.1 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蒸散发的模拟
    2.2.2 陆面过程模型对蒸散发的模拟
    2.3 基于Budyko假设的流域水热耦合规律研究
    2.3.1 Budyko假设的提出
    2.3.2 Budyko理论框架下的研究
    2.4 海河流域蒸散发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3 地表过程研究综述
    3.1 产流机理
    3.1.1 简述
    3.1.2 蓄满产流模式
    3.1.3 超渗产流模式
    3.1.4 混合产流模式
    3.1.5 不同产流模式对比
    3.2 汇流模拟方法
    3.2.1 水文学方法
    3.2.2 水动力学方法
    3.2.3 其他水流演进方法
    3.3 径流变化的主要研究方法
    3.3.1 径流变化周期的研究方法
    3.3.2 径流变化趋势的研究方法
    3.3.3 径流突变点的研究方法
    3.4 人类活动对海河径流演变的影响
    参考文献
    4 地下水文过程
    4.1 概述
    4.1.1 地下水的重要性
    4.1.2 研究的主要任务
    4.1.3 地下水研究的历史进展
    4.1.4 当前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4.2 地下水文过程
    4.2.1 地下水的补给
    4.2.2 地下水的排泄
    4.3 地下水评价方法
    4.3.1 经验方法
    4.3.2 数值模拟法
    4.3.3 有关问题的探讨
    4.4 海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4.4.1 海河流域地下水概况
    4.4.2 人类活动下的地下水演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水循环的二元演化及其伴生过程
    5 流域水环境演化机制与水污染控制
    5.1 流域水环境演变的特征与机理分析
    5.1.1 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发展特征
    5.1.2 海河流域水环境剧烈变化的现状
    5.1.3 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应对措施
    5.2 流域水污染及其控制研究现状与趋势
    5.2.1 流域水污染及其控制研究现状
    5.2.2 流域水污染识别与污染特征
    5.2.3 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
    5.2.4 污染源的控制措施与对策
    5.2.5 流域水污染识别与调控研究的趋势
    5.3 流域水体水环境承载力
    5.3.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简述
    5.3.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
    5.3.3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方法
    5.4 流域水环境系统模拟
    5.4.1 流域水环境系统模拟简述
    5.4.2 水质模型研究综述
    5.4.3 流域水环境系统模拟简述
    5.4.4 流域系统模型研究
    参考文献
    6 水生态演变
    6.1 水生态系统演变
    6.1.1 水循环过程中的生态效应
    6.1.2 海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二元演化驱动力研究
    6.1.3 海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研究
    6.2 生态需水计算理论
    6.2.1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
    6.2.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
    6.2.3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理论
    6.3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3.1 生态水文分区
    6.3.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时空尺度
    6.3.3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4 总结
    参考文献
    7 农业水循环
    7.1 农业水循环演变
    7.1.1 雨养农业
    7.1.2 灌溉农业
    7.1.3 节水农业
    7.2 农业水循环通量
    7.2.1 农业水循环通量核算
    7.2.2 农田蒸散发核算
    7.3 农业用水量
    7.3.1 作物需水量
    7.3.2 非耕地与人畜用水量
    7.3.3 农业用水量核算与预测
    7.3.4 海河流域农业用水量
    7.4 农业用水效益和效率
    7.4.1 农业用水效益
    7.4.2 农业用水效率
    7.4.3 高效用水
    7.4.4 节水潜力的计算
    7.5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7.5.1 农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7.5.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参考文献
    8 城市水循环
    8.1 城市化的水循环效应
    8.1.1 城市化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
    8.1.2 城市化对社会循环的影响
    8.1.3 城市化的虚拟水效应
    8.2 城市二元水循环过程及其演变
    8.2.1 城市二元水循环过程
    8.2.2 城市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量演变
    8.3 城市水循环系统健康状态评价及调控机制
    8.3.1 城市水循环系统状况表征
    8.3.2 城市水循环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8.3.3 健康目标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调控机制研究
    8.4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城市和农村水资源联合调控
    8.4.1 以水源类型为区分的取水调控
    8.4.2 以侧支水循环为基础的用水调控
    8.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二元水循环的先进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
    9 流域下垫面数据获取技术
    9.1 地形数据及其处理
    9.1.1 地形数据
    9.1.2 地形数据DEM的获取方法
    9.1.3 地形数据DEM在流域水文的应用
    9.1.4 强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平原区数字水系提取实例应用
    9.2 土地利用和土壤数据获取与处理
    9.2.1 土壤数据获取与处理
    9.2.2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与处理
    9.3 人工用水数据获取与处理
    9.3.1 人工用水过程
    9.3.2 人工用水数据处理及展布
    9.4 小结
    参考文献
    10 分布式水文模型技术
    10.1 分布式水文模型综述
    10.1.1 国外研究进展
    10.1.2 国内研究进展
    10.2 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WEP
    10.2.1 WEP模型的发展
    10.2.2 WEP模型结构
    10.2.3 WEP模型特点
    10.2.4 海河流域WEP模型
    10.3 SWAT模型
    10.3.1 SWAT模型的发展
    10.3.2 SWAT模型结构
    10.3.3 SWAT模型特点
    10.3.4 SWAT模型应用进展
    10.3.5 海河流域强人类活动地区SWAT模型
    参考文献
    11 区域目标ET控制技术
    11.1 区域ET研究进展
    11.2 区域目标ET计算
    11.2.1 区域目标ET的制定原则
    11.2.2 区域目标ET分类
    11.2.3 区域目标ET的计算方法
    11.3 区域目标ET的调控措施
    11.3.1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11.3.2 推广抗旱节水品种
    11.3.3 测墒灌溉
    11.3.4 秸秆覆盖
    11.3.5 灌溉设施节水
    参考文献
    12 地下水CFCs定年和环境示踪技术
    12.1 概述
    12.2 CFCs定年方法及原理
    12.2.1 数学物理模型
    12.2.2 地下水CFCs年龄计算
    12.2.3 地下水补给温度估算
    12.2.4 地下水CFCs比值年龄
    12.2.5 地下水混合比估算
    12.3 影响CFCs地下水定年的主要因素
    12.3.1 温度对CFCs定年的影响
    12.3.2 过量空气
    12.3.3 不饱和带厚度
    12.3.4 土壤吸附
    12.3.5 生物降解
    12.3.6 污染
    12.4 地下水CFCs定年和示踪若干应用
    12.4.1 降水垂直入渗速率估算
    12.4.2 岩溶水与河水的关系
    12.4.3 农灌水入渗评价
    12.5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CFCs年龄和可更新能力
    12.5.1 研究区概况
    12.5.2 研究方法
    12.5.3 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
    12.5.4 第四系浅部含水层分布特征
    12.5.5 第四系深部含水层分布特征
    12.5.6 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12.5.7 地表水δ^18O和δ^2H同位素
    12.5.8 浅层地下水年龄
    12.5.9 深层地下水年龄
    12.5.10 地下水年龄与可更新能力评价
    12.5.11 结论
    12.6 河水与地下水关系应用研究——以关中盆地为例
    12.6.1 研究区概况
    12.6.2 采样和测试
    12.6.3 结果分析
    12.6.4 结论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