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02 机械工程 > 现代工程图学

浏览历史

现代工程图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现代工程图学
  • 书号:9787030311542
    作者:杜镰,贾宏禹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96
    字数:505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22
  • 所属分类:TB2 工程设计与测绘 0802 机械工程
  • 定价: ¥42.00元
    售价: ¥33.18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总结编者多年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非机械类学生的综合制图能力而编写的。书中既包含空间思维与想象、形体表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也涉及工程机械设计制图的内容,并采用最新的制图国家标准。另外,在计算机绘图方面特别介绍了三维CAD造型。全书分三篇共11章。第一篇“投影原理”介绍点、线、面、立体的投影知识;第二篇“工程制图方法”介绍工程图规定画法、机件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及装配图;第三篇“现代制图技术”重点介绍AutoCAD 2006绘图方法,阐述了三维实体造型及相关软件的发展现状,并简单介绍了SolidWorks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非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制图教材,适用学时为40~60学时,也可供其他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投影原理
    第1章 正投影法基础
    1.1 投影法概述
    1.1.1 投影法形成
    1.1.2 投影法分类
    1.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2.1 单一投影面的局限性
    1.2.2 三投影面体系与三视图形成
    1.2.3 三投影面的展开方法
    1.2.4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1.3 点的投影
    1.3.1 三投影面体系中坐标系与空间划分
    1.3.2 点的三面投影图
    1.3.3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1.3.4 点的三面投影特性
    1.3.5 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
    1.3.6 无轴投影图
    1.4 直线的投影
    1.4.1 直线的投影图
    1.4.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4.3 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1.4.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5 平面的投影
    1.5.1 平面的表示方法及投影图
    1.5.2 各类平面的投影特性
    1.5.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1.6 投影变换
    1.6.1 投影变换概述
    1.6.2 变换投影面法
    1.6.3 解决倾斜位置几何元素换面的几个基本问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立体的投影
    2.1 平面立体投影
    2.1.1 基本概念与原则
    2.1.2 棱柱的投影
    2.1.3 棱锥的投影
    2.2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2.2.1 截交线的概念
    2.2.2 截交线的性质和特点
    2.2.3 求截交线的方法
    2.2.4 求截交线的步骤
    2.2.5 立体被单个平面截切
    2.2.6 立体被多个平面截切
    2.3 曲面立体投影
    2.3.1 基本概念
    2.3.2 圆柱投影
    2.3.3 圆锥体投影
    2.3.4 圆球(球)投影
    2.3.5 圆环(环)投影
    2.4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2.4.1 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性质
    2.4.2 曲面立体截交线的画法
    2.4.3 平面与圆柱体相交
    2.4.4 平面与圆锥体相交
    2.4.5 平面与球面相交
    2.4.6 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
    2.5 立体和立体相交
    2.5.1 相贯线的分类
    2.5.2 相贯线的主要性质
    2.5.3 相贯线作图方法
    2.5.4 利用积聚性面上取点法
    2.5.5 辅助平面法
    2.5.6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阅读
    3.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和表面过渡关系
    3.1.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
    3.1.2 组合体表面的过渡关系
    3.2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
    3.2.1 形体分析法
    3.2.2 线面分析法
    3.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3.3.1 组合体读图的基本要领
    3.3.2 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3.3 组合体读图举例
    3.3.4 线面分析技巧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1.1 轴测图的形成
    4.1.2 轴测图的基本参数
    4.1.3 轴测图的分类
    4.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4.2.2 平面立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4.2.3 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2.4 组合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4.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3.1 斜二轴测图的形成
    4.3.2 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4.3.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篇 工程制图方法
    第5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简介
    5.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5.1.2 比例
    5.1.3 字体
    5.1.4 图线
    5.1.5 尺寸注法
    5.2 常用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5.2.1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5.2.2 铅笔
    5.2.3 圆规和分规
    5.2.4 曲线板
    5.2.5 其他必备用品
    5.3 几何制图
    5.3.1 画圆内接正多边形
    5.3.2 斜度与锥度
    5.3.3 椭圆的近似画法
    5.3.4 圆弧连接
    5.4 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图方法
    5.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5.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5.4.3 平面图形的画法
    5.5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5.5.1 尺规绘图的方法及步骤
    5.5.2 徒手绘图
    5.6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6.1 标注尺寸要正确
    5.6.2 标注尺寸要完整
    5.6.3 标注尺寸要清晰
    5.6.4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骤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6.1 视图
    6.1.1 基本视图
    6.1.2 向视图
    6.1.3 局部视图
    6.1.4 斜视图
    6.2 剖视图
    6.2.1 剖视图的概念及基本画法
    6.2.2 剖视图的种类
    6.2.3 剖切面的种类
    6.3 断面图
    6.3.1 断面图的概念
    6.3.2 断面图的种类
    6.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6.4.1 局部放大图
    6.4.2 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标准件及常用件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7.1.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
    7.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7.1.3 螺纹的标注
    7.1.4 螺纹紧固件
    7.2 键与销
    7.2.1 键
    7.2.2 销
    7.3 齿轮
    7.3.1 齿轮的作用与种类
    7.3.2 齿轮各部分名称
    7.3.3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7.3.4 齿轮的画法
    7.4 滚动轴承
    7.4.1 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及代号
    7.4.2 滚动轴承的画法
    7.5 弹簧
    7.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
    7.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7.5.3 圆柱拉伸弹簧和圆柱扭转弹簧的画法简介
    7.5.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
    7.5.5 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7.5.6 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和画图步骤
    8.1.1 零件图的基本作用
    8.1.2 零件图的内容
    8.1.3 零件图的画图步骤
    8.2 零件上的常见结构与尺寸
    8.2.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8.2.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与尺寸标注
    8.3 零件的视图选择与尺寸标注
    8.3.1 典型零件的视图与尺寸
    8.3.2 零件图上尺寸合理标注的原则
    8.4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8.4.1 表面粗糙度
    8.4.2 极限与配合
    8.4.3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8.5 看零件图
    8.5.1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8.5.2 看零件图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1.1 装配图的作用
    9.1.2 装配图的内容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合理结构
    9.2.1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9.2.2 装配图的合理结构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9.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9.3.2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9.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9.4.1 零(部)件序号
    9.4.2 明细栏
    9.5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5.1 画装配图应表达的主要内容
    9.5.2 装配视图选择原则
    9.5.3 画装配图的两种方法
    9.5.4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6 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
    9.6.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6.2 读装配图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篇 现代制图技术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10.1 AutoCAD基本知识
    10.1.1 AutoCAD 2006的工作界面
    10.1.2 命令和数据的输入方式
    10.1.3 常用快捷键
    10.1.4 图层、线型和颜色的设定
    10.2 主要绘图命令
    10.2.1 LINE(直线)命令
    10.2.2 RAY(射线)命令
    10.2.3 XLINE(构造线)命令
    10.2.4 PLINE(多段线)命令
    10.2.5 POLYGON(多边形)命令
    10.2.6 RECTANGLE/RECTANG(矩形)命令
    10.2.7 ARC(圆弧)命令
    10.2.8 CIRCLE(圆)命令
    10.2.9 SPLINE(样条曲线)命令
    10.2.10 ELLIPSE(椭圆)命令
    10.2.11 BHATCH图案填充命令
    10.2.12 多行文字命令
    10.3 显示命令
    10.4 辅助绘图工具
    10.4.1 捕捉模式和栅格显示
    10.4.2 正交模式
    10.4.3 对象捕捉
    10.4.4 自动追踪
    10.4.5 线宽控制
    10.5 主要修改命令
    10.5.1 构造选择集
    10.5.2 删除(ERASE)命令
    10.5.3 偏移(OFFSET)命令
    10.5.4 阵列(ARRAY)命令
    10.5.5 修剪(TRIM)命令
    10.6 文本与尺寸标注
    10.6.1 创建、修改或设置命名文字样式
    10.6.2 书写文字
    10.6.3 创建或修改标注样式
    10.7 图块操作
    10.7.1 绘制粗糙度符号
    10.7.2 用ATTDEF命令输入属性
    10.7.3 用BLOCK或WBLOCK命令定义块
    10.7.4 用INSERT命令插入块
    10.8 机械工程CAD制图样板图的创建
    10.8.1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
    10.8.2 机械工程CAD制图样板图的创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CAD三维造型简介
    11.1 CAD三维造型技术的发展
    11.2 常用三维软件概述
    11.2.1 Unigraphics(UG)
    11.2.2 Pro/ENGINEER
    11.2.3 CAXA实体设计
    11.2.4 Autodesk Inventor
    11.2.5 SolidWorks
    11.3 SolidWorks三维建模基础
    11.3.1 SolidWorks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
    11.3.2 SolidWorks基本界面
    11.3.3 SolidWorks零件设计
    11.3.4 SolidWorks造型设计实例
    11.3.5 零件的虚拟装配和爆炸图
    11.3.6 工程图的生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