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教育/体育/文化/艺术 > 教育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研究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研究
  • 书号:9787030797957
    作者:陈伟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84
    字数:36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1-01
  • 所属分类:教育
  • 定价: ¥158.00元
    售价: ¥124.8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理路,遵循高等教育与本土国情的结构耦合逻辑,遵奉转识成智的学术使命,具体针对大学治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之间的结构关系、教师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以比较研究、总体解析西方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及其历史智慧为基础,深入探究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逻辑和实践智慧。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 探索本土智慧 解析中国逻辑 1
    第一节 国际比较:探索本土智慧解析中国逻辑的重要路径 2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的国际背景 3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的逻辑内涵 14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的时代价值 17
    第二节 结构耦合:本土智慧的生成逻辑 24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生成的结构性前提 25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生成的结构化过程 31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智慧生成逻辑的结构化实践 36
    第三节 转识成智:探究本土智慧、解析中国逻辑的学术使命 39
    一、何谓“转识成智” 40
    二、该转何识 43
    三、如何转识 47
    四、转成何智 50
    第四节 研究设计 57
    一、研究立意 57
    二、概念界定 58
    三、研究框架 60
    四、研究方法 63
    第一章 大学治理的实践逻辑 65
    第一节 大学“自治、自主”何以可能:理论的阐释 66
    一、对大学自治的误解 66
    二、大学据以赢得自治、自主的资源依据 69
    三、大学捍卫自治、自主的多元基础 74
    四、大学赢得自治、自主的资源基础 77
    五、大学自治、自主的域限 80
    第二节 大学自治:西方大学治理的历史和逻辑 82
    一、西方大学自治的历史进路 83
    二、西方大学自治的逻辑内涵 96
    第三节 办学自主:高等学校治理的中国实践逻辑 107
    一、办学自主的论题生成 109
    二、办学自主的实践进化 114
    三、办学自主的中国特色 120
    四、办学自主的现实规制 130
    第二章 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践逻辑 134
    第一节 从弱相关到强相关:大学与政府关系变迁的西方逻辑 135
    一、从宗教性到世俗化:西方大学与政府关系从弱到强的关键外因 136
    二、大学与政府相关关系的结构分析框架 142
    三、政府对大学:从“弱资助、弱管理”到“强资助、强管理” 144
    四、大学对政府:从“弱服务、弱合作”到“强服务、强合作” 146
    五、西方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总体变化逻辑 152
    第二节 从科层单耦到创业共耦:府学关系建构的中国逻辑 154
    一、耦合:中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分析工具 155
    二、强耦合:中国高校与政府耦合关系的生成机制 157
    三、从科层单耦到创业共耦:中国高校与政府强耦合关系的变迁逻辑 167
    四、中国高校与政府创业共耦的实践深化 190
    第三节 从中央指令到省域统筹:央地治理的变革逻辑 196
    一、制度传统:高等教育的中央集中管理 197
    二、变革趋势: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 200
    三、“创业型反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省域统筹方式创新 211
    第三章 高等学校之间的结构逻辑 223
    第一节 差序格局:高等学校之间关系的运行逻辑 223
    一、高等学校之间的三维结构关系 223
    二、高等学校结构关系的中国特色:差序格局 225
    三、高等学校差序格局的变革反思:以团体格局为镜鉴 230
    第二节 分类发展:高等学校之间关系的变革逻辑 236
    一、分类发展政策的实践梳理和逻辑反思 236
    二、分类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与“理想类型”建构 248
    第四章 教师与大学关系的变革逻辑 259
    第一节 从身份到契约:历史中的变革逻辑 259
    一、学术职业的身份传统 260
    二、身份传统的黄昏:学术职业的契约化变革 263
    三、从身份到契约:学术职业变革反思 266
    第二节 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现实的变革逻辑 270
    一、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语用分析 270
    二、教授治校的困境 273
    三、教授治学的挑战 277
    四、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对变革的理解 278
    后记 28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