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医学 > 1002 临床医学 > 肿瘤学——研究模型与技术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肿瘤学——研究模型与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肿瘤学——研究模型与技术
  • 书号:9787030794451
    作者:焦作义,徐骁,刘连新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30
    字数:251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0-01
  • 所属分类:1002 临床医学
  • 定价: ¥69.80元
    售价: ¥55.14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教材以肿瘤研究模型和核心研究技术为基础。其中模型部分介绍了肿瘤生物样本、肿瘤细胞系模型和肿瘤动物模型,并涵盖了肿瘤类器官。技术部分介绍了肿瘤治疗靶点表达检测技术,肿瘤治疗靶点互作因子及活性位点鉴定技术,肿瘤治疗靶点细胞亚定位技术,肿瘤治疗靶点组学筛选技术,肿瘤治疗靶点过表达、敲减及敲除技术,抗原纯化与抗体制备技术及肿瘤治疗靶点晶体结构解析技术,并概述了肿瘤新药研发所涉及的药物筛选、改造、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方法。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肿瘤生物样本 1
    第一节 肿瘤生物样本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1
    第二节 肿瘤生物样本种类及相应功能 3
    第三节 肿瘤生物样本库的构建规范及质量控制 4
    第四节 生物样本高通量检测技术 6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6
    第二章 肿瘤细胞系模型 7
    第一节 肿瘤细胞系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7
    第二节 现有肿瘤细胞系特点 7
    第三节 原代细胞提取及鉴定 8
    第四节 肿瘤细胞系表型检测 9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10
    第三章 肿瘤动物模型 11
    第一节 动物模型的主要分类及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 11
    第二节 细胞系异种移植小鼠模型 12
    第三节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 14
    第四节 环境因素诱导肿瘤小鼠模型 15
    第五节 人源化异种移植小鼠模型 17
    第六节 其他肿瘤动物模型 18
    第七节 总结与展望 19
    第四章 肿瘤类器官 21
    第一节 肿瘤类器官在肿瘤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21
    第二节 肿瘤类器官模型 22
    第三节 基于成体干细胞及多能干细胞诱导类器官的方案 23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30
    第五章 肿瘤治疗靶点表达检测技术 33
    第一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33
    第二节 免疫印迹技术 34
    第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36
    第四节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 37
    第五节 原位杂交技术 39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41
    第六章 肿瘤治疗靶点互作因子及活性位点鉴定技术 43
    第一节 免疫共沉淀技术 43
    第二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 45
    第三节 谷胱甘肽S- 转移酶融合蛋白沉降技术 48
    第四节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50
    第五节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微量热涌动及等温量热滴定技术 52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55
    第七章 肿瘤治疗靶点细胞亚定位技术 56
    第一节 免疫荧光技术 56
    第二节 免疫电镜术 60
    第三节 活细胞成像技术 62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64
    第八章 肿瘤治疗靶点组学筛选技术 65
    第一节 转录组学技术 65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 66
    第三节 代谢组学技术 68
    第四节 单细胞测序技术 70
    第五节 空间转录组技术 72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73
    第九章 肿瘤治疗靶点过表达、敲减及敲除技术 74
    第一节 肿瘤靶点过表达技术 74
    第二节 肿瘤靶点敲减技术 76
    第三节 肿瘤靶点敲除技术 78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81
    第十章 抗原纯化与抗体制备技术 82
    第一节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82
    第二节 抗体制备技术 83
    第三节 抗体药物研发实例 86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87
    第十一章 肿瘤治疗靶点晶体结构解析技术 88
    第一节 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 88
    第二节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 91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93
    第十二章 靶向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技术 94
    第一节 肿瘤药物研发起点 - 靶点确立 94
    第二节 可成药靶点的先导化合物发现技术 95
    第三节 不可成药靶点的肿瘤先导化合物发现技术 98
    第四节 不可成药靶点的药物发现技术 101
    第五节 虚拟高通量筛选技术 103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104
    第十三章 从先导化合物向临床候选药物优化技术 105
    第一节 先导化合物靶点选择性和成药性评价 105
    第二节 先导化合物优化策略 106
    第三节 先导化合物的前药设计策略 109
    第四节 先导化合物新剂型的设计与开发 111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112
    第十四章 候选药物的临床前性质评价及临床试验 113
    第一节 候选药物的临床前性质评价 113
    第二节 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 118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123
    第十五章 肿瘤新药研发实例 124
    第一节 前言 124
    第二节 KRAS抑制剂研发进展 124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129
    参参考献 130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