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信息技术 > 信息安全 >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概论(第二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概论(第二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概论(第二版)
  • 副主编:张亚玲、吕晖、李军怀
  • 书号:9787030273802
    作者:吕林涛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 页数:344
    字数:506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 所属分类: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定价: ¥35.00元
    售价: ¥27.6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标准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黑客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Internet的基础设施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的防治、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信息隐藏技术和网络信息审计技术等。本书的附录给出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相关法规。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和通信等专业及其他IT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1.1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1.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网络安全的特征
    1.1.3 网络安全的目标
    1.2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1.2.1 网络的安全威胁
    1.2.2 网络安全的问题及原因
    1.3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1.3.1 网络安全策略
    1.3.2 网络安全体系
    1.4 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1.4.1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
    1.4.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标准简介
    习题1
    第2章 密码技术
    2.1 密码技术概述
    2.2 古典密码体制
    2.2.1 代换密码
    2.2.2 置换密码
    2.3 对称密码体制
    2.3.1 分组密码概述
    2.3.2 数据加密标准DES
    2.3.3 高级加密标准AES
    2.3.4 分组密码工作模式
    2.3.5 流密码
    2.4 非对称密码体制
    2.4.1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
    2.4.2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
    2.4.3 RSA算法
    2.4.4 RSA算法中的计算问题
    2.4.5 RSA算法的安全性
    2.4.6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应用
    2.5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2.5.1 椭圆曲线
    2.5.2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2.5.3 椭圆曲线上的密码算法
    2.5.4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性
    2.6 密码技术应用案例
    2.7 密码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2
    第3章 密钥管理技术
    3.1 密钥管理技术概述
    3.2 密钥的分类
    3.3 密钥的协商与分发技术
    3.3.1 双方密钥协商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
    3.3.2 基于密钥分发中心的密钥分发
    3.4 公钥基础设施PKI
    3.4.1 PKI概述
    3.4.2 公钥证书
    3.4.3 公钥证书管理
    3.4.4 PKI的信任模型
    3.5 密钥管理技术应用
    3.6 密钥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3
    第4章 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
    4.1 数字签名的概念与原理
    4.1.1 数字签名的概念
    4.1.2 数字签名的原理
    4.2 消息认证与哈希函数
    4.2.1 哈希函数的性质
    4.2.2 哈希函数的结构
    4.2.3 安全哈希函数(SHA)
    4.2.4 消息认证
    4.3 数字签名体制
    4.3.1 RSA数字签名体制
    4.3.2 ElGamal数字签名体制
    4.3.3 数字签名标准DSS
    4.4 身份认证技术
    4.4.1 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4.4.2 单向认证技术
    4.4.3 交叉认证技术
    4.4.4 身份认证系统实例——Kerberos系统
    4.4.5 X.509认证技术
    4.5 认证技术应用案例
    4.6 认证技术的发展趋势
    习题4
    第5章 黑客技术
    5.1 黑客的基本概念及攻击动机
    5.1.1 网络黑客的基本概念
    5.1.2 黑客攻击的动机
    5.2 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及流程
    5.2.1 黑客入侵前的攻击方法
    5.2.2 黑客入侵后的攻击方法
    5.2.3 黑客常用的攻击流程
    5.3 黑客常用的攻击技术
    5.3.1 协议漏洞渗透技术
    5.3.2 密码分析还原技术
    5.3.3 应用漏洞分析与渗透技术
    5.3.4 恶意拒绝服务攻击技术
    5.3.5 病毒或后门攻击技术
    5.3.6 社会工程学的攻击技术
    5.4 典型的黑客网络攻击技术
    5.4.1 拨号和VPN攻击技术
    5.4.2 针对防火墙的攻击技术
    5.4.3 网络拒绝服务攻击技术
    5.5 黑客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5
    第6章 网络漏洞扫描技术
    6.1 网络漏洞概述
    6.1.1 网络漏洞的概念
    6.1.2 存在网络漏洞的原因
    6.1.3 漏洞的危害
    6.1.4 公开的网络漏洞信息
    6.2 实施网络扫描
    6.2.1 发现目标
    6.2.2 搜集信息
    6.2.3 漏洞检测
    6.3 常用的网络扫描工具
    6.3.1 NetCat
    6.3.2 Nmap
    6.3.3 SATAN
    6.3.4 Nessus
    6.3.5 X-Scan
    6.3.6 PScan
    6.4 不同的扫描策略
    6.4.1 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扫描
    6.4.2 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
    6.5 网络漏洞扫描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6
    第7章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7.1 入侵检测原理
    7.1.1 入侵检测概念
    7.1.2 入侵检测模型
    7.1.3 IDS在网络中的位置
    7.2 入侵检测方法
    7.2.1 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技术
    7.2.2 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技术
    7.2.3 基于专家系统的检测技术
    7.2.4 基于模型推理的检测技术
    7.2.5 基于免疫的检测技术
    7.2.6 其他先进的入侵检测技术
    7.3 入侵检测系统
    7.3.1 入侵检测系统构成
    7.3.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7.3.3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7.3.4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7.3.5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7.4 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评估
    7.4.1 测试评估概述
    7.4.2 测试评估的内容
    7.4.3 测试评估标准
    7.4.4 IDS测试评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5 典型的IDS系统及实例
    7.5.1 典型的IDS系统
    7.5.2 入侵检测系统实例Snort
    7.6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7
    第8章 Internet的基础设施安全技术
    8.1 Internet安全概述
    8.2 Web的安全性
    8.2.1 Web的安全性要求
    8.2.2 安全套接字层
    8.2.3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8.3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8.3.1 PGP
    8.3.2 S/MIME
    8.4 DNS的安全性
    8.4.1 DNS的安全威胁
    8.4.2 DNS欺骗
    8.4.3 拒绝服务攻击
    8.5 安全协议IPSec
    8.5.1 IPSec安全协议——AH
    8.5.2 IPSec安全协议——ESP
    8.5.3 IPSec安全协议——IKE
    8.6 虚拟专用网及其安全性
    8.6.1 VPN简介
    8.6.2 IPSec VPN
    8.6.3 MPLS VPN
    8.6.4 SSL VPN
    8.6.5 VPN的安全性
    8.7 VPN应用实例
    8.8 Internet发展趋势
    习题8
    第9章 防火墙技术
    9.1 防火墙的概念
    9.2 防火墙的原理及分类
    9.2.1 防火墙的原理
    9.2.2 防火墙的分类
    9.3 防火墙技术
    9.3.1 隔离的技术
    9.3.2 管理的技术
    9.3.3 防火墙操作系统的技术
    9.3.4 通信堆叠的技术
    9.3.5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9.3.6 多重地址转换技术
    9.3.7 虚拟私有网络技术
    9.3.8 动态密码认证技术
    9.3.9 代理服务器技术
    9.4 防火墙体系结构
    9.4.1 双宿主主机体系结构
    9.4.2 堡垒主机过滤体系结构
    9.4.3 过滤子网体系结构
    9.4.4 应用层网关的体系结构
    9.5 防火墙的构成
    9.5.1 防火墙的构成
    9.5.2 防火墙的配置
    9.6 包过滤的工作原理
    9.6.1 包过滤技术传递的判据
    9.6.2 包过滤技术传递操作
    9.6.3 包过滤方式的优缺点
    9.7 包过滤路由器的配置
    9.7.1 协议的双向性
    9.7.2 “往内”与“往外”
    9.7.3 “默认允许”与“默认拒绝”
    9.8 包的基本构造
    9.9 包过滤处理内核
    9.9.1 包过滤和网络策略
    9.9.2 一个简单的包过滤模型
    9.9.3 包过滤器操作
    9.9.4 包过滤设计
    9.10 包过滤规则
    9.10.1 制定包过滤规则时应注意的事项
    9.10.2 设定包过滤规则的简单实例
    9.11 依据地址进行过滤
    9.12 依据服务进行过滤
    9.12.1 往外的Telnet服务
    9.12.2 往内的Telnet服务
    9.12.3 Telnet服务
    9.12.4 有关源端口过滤问题
    9.13 防火墙选择原则
    9.13.1 防火墙安全策略
    9.13.2 选择防火墙的原则
    9.14 防火墙建立典型案例
    9.14.1 包过滤路由器的应用案例
    9.14.2 屏蔽主机防火墙的应用案例
    9.14.3 屏蔽子网防火墙的应用案例
    9.14.4 某企业防火墙建立案例
    9.15 防火墙发展趋势
    习题9
    第10章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的防治
    10.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0.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10.1.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0.1.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0.2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10.2.1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10.2.2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机制
    10.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制
    10.2.4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10.2.5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机制
    10.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命名规则
    10.3.1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0.3.2 计算机病毒的命名规则
    10.4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10.4.1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10.4.2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10.4.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10.5 恶意代码
    10.5.1 恶意代码的概念
    10.5.2 恶意代码的分类
    10.5.3 恶意代码的防治
    10.6 典型案例
    10.7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发展趋势
    习题10
    第11章 信息隐藏技术
    11.1 信息隐藏技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隐藏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分类
    11.2.1 信息隐藏技术的应用
    11.2.2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
    11.3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
    11.3.1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11.3.2 空域图像水印技术
    11.3.3 频域的图像水印技术
    11.4 数字文本水印技术
    11.4.1 数字文本水印技术的一般原理
    11.4.2 行移编码
    11.4.3 字移编码
    11.4.4 特征编码
    11.4.5 编码方式的综合运用
    11.5 数字语音水印技术
    11.5.1 最低有效位方法
    11.5.2 小波变换方法
    11.6 数字视频水印技术
    11.6.1 数字视频水印技术的一般原理
    11.6.2 原始视频水印
    11.6.3 压缩视频水印
    11.7 信息隐藏技术应用实例
    11.7.1 用于图像认证的数字水印算法设计
    11.7.2 用于图像认证的数字水印算法实现
    11.8 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趋势
    习题11
    第12章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
    12.1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12.1.1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的产生背景
    12.1.2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2.1.3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的流程
    12.1.4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的应用领域
    12.2 基于指纹的身份认证
    12.2.1 指纹身份认证的原理
    12.2.2 指纹身份认证的方法
    12.3 基于虹膜的身份认证
    12.3.1 虹膜身份认证的原理
    12.3.2 虹膜身份认证的方法
    12.4 基于人脸的身份认证
    12.4.1 人脸身份认证的原理
    12.4.2 人脸身份认证的方法
    12.4.3 人脸身份认证系统实例
    12.5 基于其他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
    12.5.1 人脸温谱图认证
    12.5.2 视网膜认证
    12.5.3 手部脉络模式认证
    12.5.4 手形认证
    12.5.5 签名认证
    12.5.6 语音认证
    12.6 典型应用——人脸照片比对系统
    12.7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12
    第13章 网络信息审计技术
    13.1 网络信息审计概述
    13.2 数据截获技术
    13.3.1 文本的向量化
    13.3.2 中文自动分词技术
    13.3.3 模式匹配算法
    13.4 不良图像识别技术
    13.4.1 基于肤色和纹理的不良图像过滤
    13.4.2 压缩域肤色和纹理检测
    13.5 视频过滤技术
    13.6 绿色上网工具软件
    13.6.1 反黄软件介绍
    13.6.2 反黄效果测试
    13.6.3 政府采购的反黄软件
    13.7 网络信息审计技术发展趋势
    习题13
    附录
    附录A 中国发布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部分法规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