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用生动的案例和精美的图像阐述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和构筑基本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重点是地带性规律,旁及人地关系规律和距离衰减规律。基本概念的重点是区位,旁及景观、区域、边界和区划。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丛书》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人地关系1
1.1 地理环境综合体1
1.1.1 自然环境的层次2
1.1.2 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5
1.2 地理环境的影响5
1.2.1 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5
1.2.2 地理环境对交通规则的影响6
1.2.3 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8
1.3 人地关系必然律10
1.3.1 无此必不然——人离不开自然10
1.3.2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10
1.3.3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11
1.4 人地关系递进律11
1.4.1 自然环境对社会影响的阶段性11
1.4.2 美国地域开发的阶段性12
1.5 人地关系反馈律13
1.5.1 自然规律不可违背13
1.5.2 违反自然规律,受自然的惩罚14
1.5.3 土豆与爱尔兰人口15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6
1.6.1 社会进步的标志16
1.6.2 人地和谐的元阳梯田16
2 纬度地带性19
2.1 地带性规律的基础19
2.1.1 纬度与太阳辐射19
2.1.2 地球自转与气压带20
2.1.3 南北差异——纬度地带性的表现22
2.2 纬度地带性对人种的影响22
2.3 我国东部的纬度地带性24
2.4 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27
专栏 1 我国文化南北差异27
南婉北爽28
南柔北刚31
南米北面33
南北凝聚34
专栏 2 经济文化中心的南北转移35
3 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36
3.1 经度地带性是地带性的一次叠加36
3.2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36
3.2.1 季风的正面影响37
3.2.2 季风的负面影响38
3.3 我国社会经济的东西差异39
3.3.1 一江春水向东流39
3.3.2 历史发展与东西差异41
3.3.3 经济区划中的东西差异烙印42
3.4 垂直地带性是地带性的二次叠加43
3.5 垂直地带性的影响44
3.5.1 山脊的分界性44
3.5.2 山区景观多样性45
3.5.3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46
3.6 青藏高原的独特景观49
3.6.1 自然景观特色49
3.6.2 人文景观特色50
专栏 3 海陆分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2
东半球和西半球社会发展的差异52
欧亚大陆东部和西部的地理环境差异53
中美两国经度地带性比较53
专栏 4 山水文化54
4 非地带性因素57
4.1 岩石和矿床57
4.1.1 岩石57
4.1.2 矿床61
4.2 瀑布61
4.3 地震和火山62
4.3.1 地震62
4.3.2 火山64
4.4 地热和温泉65
4.5 坡地重力地质作用67
4.6 岛屿68
5 景观.70
5.1 地域分异70
5.2 景观72
5.2.1 独特的环境塑造独特的景观72
5.2.2 人是景观的魂74
5.2.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76
5.2.4 燕园寻芳78
5.3 景观保护80
专栏 5 文学的环境背景81
唐诗《清明》析疑81
《桃花源记》原址在哪里?83
大观园园址的争议85
6 建筑中的地理环境烙印86
6.1 对立的观点产生对立的评价86
6.1.1 中央电视台新楼评价的分歧86
6.1.2 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87
6.1.3 温柔敦厚和楞歪斜怪88
6.1.4 丑的审美价值90
6.2 距离产生美90
6.2.1 环境与建筑美91
6.2.2 与环境协调的杭州三塔91
6.3 地理环境与色彩观93
6.3.1 希腊蓝与中国红93
6.3.2 天轻地重94
6.4 中西建筑比较95
6.4.1 木结构对建筑体形的影响95
6.4.2 外实内虚,墙体发达96
专栏 6 对复制与拆真建假的反思96
城市文化景观无法复制97
城市自然环境无法复制98
拆真建假不可取99
济南火车站的拆与建99
北京王府井的景观开发101
7 区位103
7.1 区位的特征103
7.1.1 综合性103
7.1.2 确定性和稀缺性104
7.1.3 层次性105
7.1.4 历史性105
7.2 距离与距离衰减规律106
7.2.1 距离的多样性106
7.2.2 距离时空压缩107
7.2.3 距离衰减规律108
7.3 有关区位的理论109
7.3.1 农业区位论109
7.3.2 区位商110
7.4 区位宏观预测111
7.4.1 中心区位111
7.4.2 门户区位112
7.5 区位微观预测112
7.5.1 区位的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112
7.5.2 城市的转移和蠕移113
7.5.3 地价缺口115
7.6 地理界线115
7.6.1 突变型界线和渐变型界线115
7.6.2 胡焕庸人口分布线116
7.6.3 边境优势117
7.6.4 一带一路推动边境口岸繁荣119
8 区域121
8.1 区域的特征121
8.1.1 区域多样性和可度量性121
8.1.2 区域历史性122
8.1.3 区域层次性123
8.2 区域发展指标123
8.3 区域发展条件124
8.3.1 比较优势124
8.3.2 后发优势125
8.4 区域发展规律127
8.4.1 产业现代化128
8.4.2 聚落城市化129
8.4.3 环境生态化130
8.4.4 区域经济开放化130
8.4.5 区域内部平衡化130
8.5 行政区131
8.5.1 行政区经济132
8.5.2 行政中心强集聚力132
8.6 区划133
8.6.1 区划原则133
8.6.2 公路自然区划134
专栏 7 主体功能区划135
主体功能区划原则135
四类主体功能区域135
实施主体功能区划的保障138
9 地理环境评述139
9.1 有关人地关系的论述139
9.1.1 地理环境决定论139
9.1.2 “人定胜天”观 140
9.2 自然资源评价141
9.2.1 自然资源有用性141
9.2.2 自然资源有限性142
9.2.3 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性142
9.2.4 自然资源中有人的附加劳动143
9.3 评价自然环境的综合观144
9.3.1 有利和不利统一144
9.3.2 数量和质量统一,绝对量和相对量统一144
9.4 区域综合观 146
9.4.1 时空综合146
9.4.2 要素综合146
专栏 8 评价大型工程的综合观 147
专栏 9 澳门环境评述 148
双屿港陨落和澳门兴起148
填海架桥150
澳门的优势151
大三巴和圣保罗学院153
中葡交融的景观155
主要参考文献156
图目录
图 1.1 地理环境综合体示意图1
图 1.2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3
图 1.3 乌兰布统草原风力发电3
图 1.4 新疆喀什土楼4
图 1.5 交通规则左行与右行分析图(一)6
图 1.6 交通规则左行与右行分析图(二)7
图 1.7 交通规则左行与右行分析图(三)7
图 1.8 吐鲁番坎儿井示意图13
图 1.9 工业污染大气图15
图 1.10 元阳梯田细部17
图 1.11 元阳梯田孕育快乐的哈尼女孩 17
图 2.1 纬度与太阳高度角图19
图 2.2 地球自转与大气环流示意图20
图 2.3 全球陆地表面 30 年(1982~2011)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布图21
图 2.4 丹凤眼和马来眼23
图 2.5 不同厚度的嘴唇24
图 2.6 北京平谷冬季雾凇景观25
图 2.7 广州电视塔夜景26
图 2.8 广州元霄夜露天聚餐26
图 2.9 南骗北抢29
图 2.10 上海电视塔30
图 2.11 北京电视塔 31
图 2.12 月下洞箫和塞上唢呐32
图 3.1 河网中捕鱼的鹭鸶38
图 3.2 福建霞浦可以养殖的滩涂40
图 3.3 翩翩起舞的白天鹅41
图 3.4 新疆天山天池速写46
图 3.5 四川凉山带山羊过溜索47
图 3.6 我国连片贫困区分布示意图48
图 3.7 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图49
图 3.8 从绒布寺观赏珠穆朗玛峰51
图 3.9 阿里玛旁雍错51
图 3.10 《庐山高图》局部.55
图 3.11 采菊东篱下 55
图 4.1 黄山风光58
图 4.2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景观58
图 4.3 广西阳朔兴坪59
图 4.4 桂林芦笛岩60
图 4.5 张家界泥盆纪砂岩地貌61
图 4.6 地震遗址——汶川中学教学楼63
图 4.7 羊八井热喷泉66
图 4.8 腾冲僳僳族澡堂会盛况67
图 4.9 舟曲泥石流前后对比分析图68
图 5.1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71
图 5.2 米切尔察岛环状礁位置73
图 5.3 水母湖中的黄金水母73
图 5.4 阿拉善旗额济纳河旁胡杨林夕照74
图 5.5 山西蒲州鹳雀楼75
图 5.6 京都古街穿和服的女子76
图 5.7 京都街上的人力车76
图 5.8 北京香山曹雪芹纪念馆77
图 5.9 北京大学未名湖79
图 5.10 雪地中飞舞的雀群81
图 5.11 “牧童遥指杏花村”图 82
图 5.12 《桃花源记》图84
图 6.1 观点不同88
图 6.2 中央电视台新楼与保利大厦89
图 6.3 钱塘江畔的六和塔92
图 6.4 西湖畔的雷峰塔92
图 6.5 西泠印社华严经塔93
图 6.6 圣托里尼岛上的教堂94
图 6.7 一座上部硕大的建筑95
图 6.8 杭州埃菲尔塔周边97
图 6.9 北京远郊的丹麦别墅98
图 6.10 有露天休闲设施的四合院99
图 6.11 圆明园遗址 100
图 6.12 1912 年设计的济南火车站100
图 6.13 1995 年重建的济南火车站101
图 7.1 杜能农业环示意图109
图 7.2 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1986)114
图 7.3 胡焕庸人口分布疏密线与农牧交错带图117
图 7.4 阿黑土拜克边防哨所风光118
图 7.5 树立在院落中央的界碑118
图 7.6 姐告中缅街的缅式商铺119
图 8.1 北京市行政区界线变化示意图122
图 8.2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图134
图 8.3 我国功能区域示意图136
图 9.1 双屿港图149
图 9.2 16 世纪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居留地变迁图150
图 9.3 1590 年的澳门152
图 9.4 圣保罗教堂和圣保罗学院素描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