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保护 > 中国半干旱生态脆弱带遥感理论与实践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半干旱生态脆弱带遥感理论与实践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半干旱生态脆弱带遥感理论与实践
  • 书号:9787030174154
    作者:谭克龙 高会军 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 页数:236
    字数:278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22
  • 所属分类: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定价: ¥45.00元
    售价: ¥35.5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以我国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区域、重点区和典型区三个层面,按三种不同比例尺,以系统生态综合研究为主线,运用3S理论和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实际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行生态因子选择与分类、遥感信息源选择、生态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对区域生态系统作了系统研究;划分出不同的生态区和亚区,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定量地评价出生态质量的优、中、劣,对各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和治理对策;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和典型区的生态因子特征、存在问题和动态演替规律作了深入探讨。
本书可供生态、环境、地理、农业、林业、牧业、水土保持、土地利用、治沙、地质、遥感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篇 绪论
    第1章 研究进展
    1.1 国内外生态评价进展与发展趋势
    1.1.1 国内外生态评价进展
    1.1.2 生态评价内容
    1.1.3 区域生态评价研究方法进展
    1.1.4 生态评价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区研究进展
    1.2.1 研究概况
    1.2.2 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生态概况
    2.1 区位与交通
    2.1.1 区位
    2.1.2 交通网络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质
    2.2.3 气候
    2.2.4 水资源
    2.2.5 土壤
    2.2.6 植被
    2.3 社会经济
    2.3.1 自然资源
    2.3.2 社会经济
    2.4 主要生态问题
    2.4.1 水土流失
    2.4.2 沙质荒漠化
    2.4.3 土壤次生盐渍化
    2.4.4 旱涝灾害
    2.4.5 其他生态问题
    第二篇 生态遥感技术理论基础
    第3章 生态因子的选取及分类系统
    3.1 生态因子选取
    3.1.1 选取原则
    3.1.2 选取的生态因子
    3.2 生态因子分类系统
    3.2.1 水土流失分类系统
    3.2.2 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
    3.2.3 土壤盐渍化分类系统
    3.2.4 植被覆盖度分类系统
    3.2.5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2.6 生态地质背景分类
    第4章 遥感信息源选取、处理与数字地理底图编制
    4.1 遥感信息源选取
    4.1.1 选取原则
    4.1.2 类型选取
    4.1.3 时相选择
    4.1.4 时段确定
    4.1.5 图像选用
    4.2 数字地理底图编制
    4.2.1 技术要求
    4.2.2 数字化采集
    4.2.3 地理底图产品
    4.3 遥感图像处理
    4.3.1 图像质量
    4.3.2 图像处理
    4.3.3 遥感图像产品
    第5章 生态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
    5.1 生态信息提取
    5.1.1 解译标志建立与初步解译
    5.1.2 野外调查与验证
    5.1.3 专题图件编制及面积量算
    5.2 信息综合分析
    5.2.1 现状分析与成因分析
    5.2.2 生态因子遥感动态分析
    5.2.3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第三篇 区域生态遥感实践研究
    第6章 水土流失
    6.1 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判定
    6.1.1 水土流失类型的确定
    6.1.2 水土流失强度的判定
    6.2 水土流失现状
    6.2.1 水力土壤侵蚀
    6.2.2 风力土壤侵蚀
    6.2.3 冻融土壤侵蚀
    6.3 主要粗泥沙来源区遥感分析
    6.3.1 岗纳格玛错黄河干流区
    6.3.2 玛曲黄河干流区
    6.3.3 共和盆地黄河干流区
    6.3.4 沙坡头至磴口黄河干流区
    6.3.5 鄂尔多斯高原周缘覆沙丘陵区
    6.3.6 鄂尔多斯东北部土石丘陵区
    6.3.7 黄土高原北部砂黄土区
    6.4 水土流失治理
    6.4.1 成效
    6.4.2 存在问题
    第7章 沙质荒漠化
    7.1 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遥感特征
    7.2 沙质荒漠化现状
    7.2.1 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
    7.2.2 沙质荒漠化程度
    7.3 沙质荒漠化分区及特点
    7.3.1 青藏高原区
    7.3.2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区
    7.3.3 鄂尔多斯盆地区
    第8章 土壤盐渍化
    8.1 土壤盐渍化类型遥感特征
    8.2 土壤盐渍化现状
    8.3 土壤盐渍化发展趋势
    8.4 盐渍化土壤类型与分布
    8.5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其防治与改良
    8.5.1 土壤盐渍化的成因
    8.5.2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与改良
    8.5.3 存在问题与对策
    第9章 植被覆盖度
    9.1 植被覆盖度遥感特征
    9.2 植被覆盖度现状
    9.2.1 植被覆盖度
    9.2.2 植被分区
    第四篇 生态分区、综合评价与治理
    第10章 生态分区
    10.1 目标与原则
    10.1.1 分区目标
    10.1.2 分区原则
    10.2 生态分区
    10.2.1 分区指标
    10.2.2 分区结果
    第11章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11.1 评价指标选取与标准化
    11.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1.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11.1.3 评价指标信息的获取
    11.1.4 评价指标信息的标准化
    11.2 权重的确定
    11.2.1 专家知识库判定法
    11.2.2 层次分析法
    11.3 评价结果
    11.4 生态区生态质量评述
    11.4.1 黄土高原生态区
    11.4.2 鄂尔多斯高原唱河套平原生态区
    11.4.3 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区
    第12章 生态治理对策
    12.1 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区
    12.2 黄土高原生态区
    12.3 鄂尔多斯高原唱河套平原生态区
    第五篇 重点及典型地区生态特征与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第13章 重点地区生态遥感研究
    13.1 区域概况
    13.1.1 位置及交通
    13.1.2 自然地理
    13.1.3 社会经济
    13.2 沙质荒漠化成因与动态变化分析
    13.2.1 成因分析
    13.2.2 沙质荒漠化现状和危害
    13.2.3 沙质荒漠化遥感动态变化分析
    13.3 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13.3.1 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条件
    13.3.2 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遥感特征
    13.3.3 水土流失现状
    13.3.4 水土流失遥感动态变化分析
    13.4 植被覆盖度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13.4.1 植被覆盖度遥感特征
    13.4.2 植被覆盖度现状
    13.4.3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第14章 典型区主要生态因子研究
    14.1 1∶5万老高川幅水土流失遥感分析
    14.1.1 概况
    14.1.2 水土流失现状遥感分析
    14.2 1∶5万镇罗堡幅土壤盐渍化遥感分析
    14.2.1 概况
    14.2.2 盐渍化土地类型遥感特征
    14.2.3 土壤盐渍化现状
    14.2.4 盐渍化土壤类型与分布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