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保护 > 中国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50年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50年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50年
  • 书号:9787030243928
    作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外文书名:
  •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 页数:704
    字数:1270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 所属分类:X57 热污染及其防治
  • 定价: ¥160.00元
    售价: ¥126.40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对过去50年在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学科建设与发展 主要从冰川学/冻土学、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高原大气物理研究等学科方向,对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沙漠研究所和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前40年和“三所”整合后10年来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回顾。
  第二部分 研究创新与展望 主要从“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到“中国冰冻圈变化影响研究50年”;从“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年”到“中国多年冻土区环境研究”;从“5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50年”;从“大气电学研究50年”到“边界层气象学和干旱环境研究50年”;从“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研究50年”到“中国沙区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研究50年”;从“中国内陆河流域科学50年及发展趋势”到“中国绿洲研究50年”;从“中国寒旱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现状与展望”到“中国寒旱区遥感研究进展与成果回顾”等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三部分 学科平台建设 首先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介绍,然后从“耕耘于冰雪荒漠,铸就起寒旱区科学研究的强力基石”出发,对该所5个国家级野外研究站和所级的几个野外台站以及主办的4种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作为重要研究力量和科学研究支撑平台,全面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涉及寒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的各个方面,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均可从中获益,特别适合相关学科专业的广大研究生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50年创新与发展中的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涛
    第一部分 学科建设与发展
    中国冻土学研究50年成就与展望 程国栋
    中国冰川学发展50年 秦大河 姚檀栋
    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50年 王涛
    50年奋进中的寒区旱区大气物理研究 吕世华
    第二部分 研究创新与展望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施雅风
    中国冰冻圈变化影响研究50年 丁永建
    中国冰川物理研究 任贾文
    中国极地冰川学研究进展 效存德 任贾文 秦大河
    中国冰雪灾害研究 何元庆
    中国山地冰芯研究 侯书贵
    中国寒区水文研究回顾 叶柏生 丁永建
    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年 马巍
    中国冻土工程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吴青柏
    中国多年冻土区环境研究 牛富俊
    5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吴正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50年 董治宝
    近50年来中国沙漠形成演变研究进展 李保生 董光荣 高尚玉
    我国风沙工程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屈建军 凌裕泉 陈广庭
    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50年 王涛 陈广庭
    中国西北干旱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杨保
    黄河风沙粗泥沙研究进展 拓万全
    大气电学研究50年 刘欣生 言穆弘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王介民 胡泽勇 文军
    青藏高原气候研究 沈志宝 高晓清
    短期气候预测探索的新方向和新方法 汤懋苍
    边界层气象学和干旱环境研究50年 胡隐樵 吕世华
    与研究所同龄的干旱气候研究 钱正安 韦志刚
    大气环境研究工作回顾与展望 余晔 陈玉春
    人工影响天气与雷达气象科学发展50年 王致君
    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研究50年 赵哈林 王涛
    中国沙区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研究50年 李新荣 周海燕 王新平
    寒旱区生物抗逆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昕 李新荣
    中国内陆河流域科学50年及发展趋势 肖洪浪
    中国绿洲研究50年 赵文智
    中国干旱区生态水文研究10年 赵文智
    水文研究动态及荒漠水文水资源研究进展 冯起
    寒旱所的生态经济研究 徐中民
    我国寒旱区水文研究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蓝永超 高前兆 康尔泗
    黑河寒区水文过程研究10年 陈仁升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变化中的人为因素研究回顾 肖生春 肖洪浪
    中国寒旱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现状与展望 李新 王建
    冰冻圈遥感研究与成果回顾 王建
    中国干旱区遥感研究进展与成果回顾 马明国
    寒旱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 郭建文 李新
    第三部分 学科平台建设
    竞逐在国际冻土科学研究前沿的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巍 程国栋
    发展中的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任贾文 秦大河
    回报社会 任重道远——创新发展中的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王涛 董治宝
    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 肖洪浪 赵文智 冯起
    耕耘于冰雪荒漠,铸就起寒区旱区科学研究的强力基石——写在寒旱区野外观测试验研究50年之际 丁永建
    守望包兰铁路,开拓我国沙漠生态治理与研究的先河——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50余载硕果累累 李新荣
    中国冰川定位观测与研究——天山冰川站50年回顾与展望 李忠勤
    青藏高原冰冻圈环境的定位监测与综合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赵林 李述训
    从沙漠化治理到生态过程的长期定位监测与恢复生态学综合研究——奈曼站从事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研究50年 赵学勇 张铜会 赵哈林
    从绿洲沙害治理到内陆河流域综合管理研究——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发展历程 赵文智 张智慧
    从人工防雹到雷电雹暴和微气象综合观测研究——平凉雷电与雹暴试验站发展历程及展望 张彤 韦志刚
    我国寒旱区农业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皋兰生态与农业综合试验站发展历程 谢忠奎 苏培玺 王亚军
    开创极端干旱区生态水文研究 支撑荒漠绿洲生态稳定建设——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回顾与展望 冯起
    近10年来我国海洋型冰川的研究进展——玉龙雪山冰川站简介 何元庆
    从“大雪山冰川站”到“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风雨兼程50年 秦翔 王宗太
    不觉春华耕耘忙,转眼秋实硕果丰 张耀南
    创新与超越,构建《冰川冻土》期刊发展的品牌战略之路 沈永平
    创新与发展中的《中国沙漠》 金炯
    《高原气象》近30年回顾 倪建红
    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的国际舞台——《寒旱区科学》(英文版) 孙良英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