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序
前言
第一篇 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研究
第一章 电力市场概述
1.1 电力市场定义
1.2 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
1.3 电力市场的形式
1.4 电力市场四大要素
1.5 发电侧电力市场的交易类型
1.5.1 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现货交易
1.5.2 实时电力交易
1.5.3 辅助服务交易
1.5.4 期货交易
第二章 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2.1 电力市场发展概况及其对电网商业化运营的要求
2.2 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2.2.1 基本思路
2.2.2 发电侧有限竞争的电力市场——模式Ⅰ
2.2.3 发电侧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模式Ⅱ
2.2.4 独立电网公司及其商业化运行——模式Ⅲ
2.3 电力市场运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4 建立电力市场运营的技术支持系统
2.4.1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组成
2.4.2 电力市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
2.5 电力市场初级阶段的运营模式
2.5.1 初级电力市场运营的条件
2.5.2 初级电力市场运行原理
第二篇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设计方案(应用软件部分)
第三章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3.1 设计方法
3.2 设计特点
第四章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组成
4.1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总体结构
4.2 电力市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
第五章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设计
5.1 能量管理系统
5.2 电能计量系统
5.3 负荷预报系统
5.3.1 设计要求
5.3.2 功能设计
5.3.3 负荷预报数据的发布
5.3.4 负荷预报系统的主要界面
5.4 电力市场适应性评估管理系统
5.4.1 对中期适应性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
5.4.2 对短期适应性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
5.5 合同管理系统
5.5.1 合同种类
5.5.2 功能设计
5.6 电力市场期货交易管理系统
5.6.1 设计要求
5.6.2 各类交易合同成分的相互关系
5.6.3 期货交易计算程序的功能实现
5.6.4 功能设计
5.7 电力市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5.7.1 电力市场预调度计划管理系统
5.7.2 电力市场实时调度管理系统
5.7.3 电力市场运行记录管理及运行考核系统
5.8 电力市场即时信息系统
5.8.1 概述
5.8.2 总体要求
5.8.3 主要功能
5.8.4 即时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
5.8.5 即时信息系统软件包的组成
5.8.6 界面设计与人机接口
5.8.7 信息发布的详细内容及要求
5.8.8 数据申报的内容及要求
5.8.9 即时信息系统各成员功能配置
5.9 结算系统
5.9.1 市场成员
5.9.2 结算内容
5.9.3 设计要求
5.9.4 结算规则
5.9.5 功能设计
第六章 电力交易市场时序
6.1 期货交易时序
6.2 预调度计划时序
6.3 实时调度时序
6.4 结算时序
第七章 地区电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第八章 机组竞价上网管理系统
第九章 数据库维护及权限管理
9.1 数据库维护
9.2 系统权限管理
第三篇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平台部分)
第十章 系统平台总体设计
10.1 系统设计目标
10.2 系统边界定义
10.2.1 系统环境分析
10.2.2 系统的边界定义
10.2.3 方案的设计范围
10.3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原则
10.3.1 满足有关规范和标准
10.3.2 重视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发展
10.3.3 重视电力市场业务现状与发展
10.3.4 借鉴成功经验
10.3.5 集成性
10.3.6 安全性
第十一章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11.1 系统软件平台的技术要求
11.2 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11.2.1 CORBA技术
11.2.2 Internet/Intranet设计
11.3 数据库
11.3.1 选型原则
11.3.2 数据库设计
11.4 系统软件
11.5 Web服务器管理软件
11.6 浏览器
第十二章 主机系统
12.1 设计原则
12.2 主机系统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12.3 数据的存放方式分析
12.4 主机内存的确定
12.4.1 数据库服务器主机内存的确定
12.4.2 应用服务器主机内存的确定
12.5 数据库服务器主机外存的确定
12.6 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主机的其他指标的确定
12.7 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12.7.1 服务器配置
12.7.2 方案的特点
12.8 应用服务器设计
12.8.1 服务器配置
12.8.2 DS20产品的技术特点
12.9 Web服务器设计
12.10 Email服务器和域名服务器设计
12.11 防火墙服务器设计
12.12 备份服务
第十三章 网络系统
13.1 网络需求分析
13.1.1 应用类型
13.1.2 传输信息类型
13.1.3 网络平台要求
13.2 网络设计原则
13.3 网络系统设计
13.3.1 核心网技术介绍
13.3.2 网络设计
13.3.3 网络设计特点
13.4 网络管理
13.5 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
13.5.1 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13.5.2 企业内部网络的可靠性
13.6 网络拓扑结构
13.7 防火墙设计
第十四章 系统管理设计
14.1 数据库可靠性
14.2 数据库的性能
14.3 数据库集中管理
第十五章 机房场地要求
15.1 机房位置的确定
15.2 机房面积
15.3 机房环境条件
15.4 UPS电源
第十六章 工程组织与实施
16.1 系统工程方法概述
16.1.1 结构化开发生命周期法
16.1.2 快速原型法
16.2 项目组织和管理
16.2.1 项目组织
16.2.2 项目管理
16.3 软件工程实施步骤与计划
16.3.1 系统方案确定
16.3.2 系统开发
16.3.3 系统运行
第十七章 系统维护和服务
17.1 系统维护与服务
17.2 维护承诺
17.3 及时维护
17.4 维护方式
17.5 系统定期检修和性能定期整合
17.6 系统升级
第四篇 国外电力市场实例
第十八章 澳大利亚及其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概况
18.1 澳大利亚电力工业概况
18.2 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概况
第十九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市场
19.1 电力市场目标
19.2 电力市场发展原则
19.3 电力市场模型
19.3.1 电力市场概况
19.3.2 州级电力市场法规
19.4 电力市场主体
19.4.1 发电公司
19.4.2 配电商和大用户
19.4.3 互联交易机构
19.4.4 雪山公司的交易人
19.4.5 网络运行人员
19.4.6 市场和系统操作人员
19.4.7 参与方谨慎要求
19.5 电力市场运行
19.5.1 市场时序
19.5.2 系统适应性评估
19.5.3 发电公司机组运行安排
19.5.4 报价与基本数据
19.5.5 预调度
19.5.6 实时调度
19.5.7 输电损失系数
19.5.8 电网辅助服务
19.5.9 调节补偿
19.5.10 实时电价的确定
19.6 计量
19.7 结算
19.7.1 市场结算
19.7.2 合同结算
19.7.3 电量定向销售
19.7.4 结算账目
19.8 市场信息
19.9 电网使用费和市场管理费
19.10 合同环境
19.10.1 协议合同
19.10.2 授权合同
19.11 争端解决和市场改进
19.12 电力市场审计
19.13 电力市场休市
附录
附录1 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电力改革大事记
附录2 新南威尔士州电力组织结构重组图
附录3 系统适应性评估(PASA过程)
附录4 市场交易时间表——计划1
附录5 发电机组投标数据——计划2
附录6 配电商和终端用户投标数据——计划3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