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材料工程 > 光功能材料科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光功能材料科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光功能材料科学
  • 书号:9787030371409
    作者:樊美公,姚建年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456
    字数:563
    语种:汉语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16
  • 所属分类:TB3 工程材料学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主要是光电功能材料及相应光电器件工作原理的阐述和分析。内容包括:荧光化学敏感器;有机光致发光材料与电致发光材料以及荧光探针和传感器件;有机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材料;有机光折变材料的新进展;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微纳米加工技术与工程;新型光信息存储原理、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分子器件;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究及其进展;绿色能源化学——光电转换原理、器件与太阳能的利用。   本书可供光电功能材料科学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科学家、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理工科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光诱导电子转移和电荷转移及其在荧光化学敏感器中的应用
    1.1 概述
    1.2 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辐射衰变和非辐射衰变
    1.3 光诱导电子转移及其在荧光化学敏感器工作机制中的重要性
    1.4 荧光化学敏感器(或称传感器)的研究
    1.4.1 报告器
    1.4.2 替续器
    1.4.3 接受体的原理和设计
    1.4.4 荧光化学传感器
    参考文献
    第2章 有机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材料
    2.1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2.1.1 光致变色概述
    2.1.2 俘精酸酐家族化合物
    2.1.3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体系
    2.1.4 吡喃类化合物
    2.1.5 螺吡喃和螺嗪
    2.1.6 光致变色席夫碱
    2.1.7 特殊环境中的光致变色
    2.2 电致变色材料
    2.2.1 引言
    2.2.2 电致变色材料的基础参数
    2.2.3 在共轭高分子中电致变色的形成机制
    2.2.4 电致变色高分子的表征方法
    2.2.5 电致变色高分子的多重颜色调控
    2.2.6 高分子电致变色器件
    2.2.7 展望
    2.3 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双功能材料
    2.3.1 二芳基乙烯类双功能材料
    2.3.2 螺嗪类双功能材料
    2.4 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研究进展
    3.1 概述
    3.2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的必要组分及性能表征
    3.2.1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的必要组分及相互间能级关系
    3.2.2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的性能表征
    3.2.3 外电场对高分子光折变材料的影响
    3.3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
    3.3.1 以非线性光学聚合物为基础的高分子光折变材料
    3.3.2 以光导性聚合物为基础的高分子光折变材料
    3.3.3 全功能型高分子光折变材料
    3.3.4 无定形小分子光折变材料
    3.4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中的取向增强作用
    3.5 高分子光折变材料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微纳米结构加工
    4.1 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本原理
    4.1.1 电介质中的光诱导极化和物质的非线性光学响应
    4.1.2 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应用
    4.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4.2.1 有机非线性光学分子的分子设计
    4.2.2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4.2.3 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4.2.4 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应用
    4.3 激光微纳米结构加工技术与应用
    4.3.1 双光子过程
    4.3.2 激光微纳米加工的基本原理
    4.3.3 双光子聚合加工材料
    4.3.4 双光子微纳米结构加工
    4.3.5 微纳米结构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型光存储原理、材料与器件
    5.1 光子型光存储的原理和类型
    5.1.1 光谱烧孔光存储
    5.1.2 电子俘获光存储
    5.1.3 光折变光存储
    5.1.4 光致变色光存储
    5.2 光子型光存储的记录方式
    5.2.1 斑点式
    5.2.2 矢量式
    5.2.3 阵列式
    5.2.4 全息光栅式
    5.3 有机和生物分子光致变色材料用于光存储
    5.4 可擦重写光致变色光盘
    5.5 双色光致变色材料双波长光存储
    5.6 光致各向异性用于光存储
    5.7 双光子三维光存储
    5.7.1 双光子三维光存储原理
    5.7.2 双光子三维光存储方式
    5.7.3 光致变色双光子三维光存储材料
    5.8 光子型光存储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6章 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复合材料
    6.1 概述
    6.2 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致变色材料
    6.2.1 简介
    6.2.2 MoO_3、WO_3的光致变色
    6.2.3 小结
    6.3 无机/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
    6.3.1 光致变色机制
    6.3.2 多酸的烷基铵盐
    6.3.3 自组装多层光致变色超薄膜
    6.3.4 过渡金属多酸/高分子复合光致变色薄膜
    6.3.5 多酸/有机胺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
    6.4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致变色
    6.4.1 简介
    6.4.2 组成
    6.4.3 机制研究
    6.4.4 器件开发
    6.4.5 其他
    6.4.6 小结
    6.5 二氧化钛薄膜及纳米颗粒——环境治污明星
    6.5.1 简介
    6.5.2 实际应用
    6.6 半导体光诱导特性在绝缘体表面金属化的应用
    6.7 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及其进展
    7.1 概述
    7.2 对OLED器件功能的评价和功率效率
    7.3 OLED的发展简史
    7.3.1 单层发光器件
    7.3.2 异质结OLED的出现
    7.3.3 能量转移和染料掺杂的OLED
    7.4 有关能量转移问题的讨论
    7.5 高分子的电致发光器件
    7.6 有关激子的形成和三重态磷光OLED
    7.7 蓝色三重态发光化合物的研究及吸热的能量转移
    7.8 有关提高器件量子产率的进一步讨论
    7.9 有关器件的输出耦合问题
    7.10 载流子的注入——决定器件功率效率的重要因素
    7.10.1 电极与有机层的接触及载流子的注入
    7.10.2 在电极与有机层间插入缓冲层以提高器件工作效率的问题
    7.11 有关OLED的老化和破坏问题
    7.12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8章 绿色能源化学——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
    8.1 概述
    8.2 半导体材料
    8.2.1 能带结构和导电机制
    8.2.2 费米能级和平衡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8.2.3 光吸收性质
    8.2.4 半导体/电解液界面性质
    8.3 纳米粒子半导体
    8.3.1 光学性质
    8.3.2 电学性质
    8.4 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
    8.4.1 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化学过程
    8.4.2 能量转换效率
    8.4.3 光稳定性能
    8.5 纳晶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
    8.5.1 半导体纳晶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8.5.2 半导体纳晶薄膜电极的光谱敏化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