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我国西南八省岩溶工作者通力合作,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质环境和典型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该书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粤北)、湖南(湘西)、湖北(鄂西)、重庆、川南等我国主要岩溶省(区),是我国目前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客观地分篇论述了我国岩溶地区所面临包括石漠化、旱涝灾害、水质污染和典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并首次论述岩溶地区所面临的有机污染问题的专著。并针对各地区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提供了专门的对策。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现阶段环境地质问题的总结,也是各地今后进行环境地质调查及治理工作可参考的宝贵资料。
样章试读
目录
序前言
第一篇 综 合 篇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3 1 1 自然概况 3 1 2 社会经济状况 4 1 3 研究区地质环境类型及水文生态特点 5 1 4 近年来的新问题 7
第2章 典型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9 2 1 广西、云南、重庆野外考察 9 2 2 广东、贵州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10 2 3 湘、鄂西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11 2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2 5 工程建设造成含水层疏干和边界条件变化 14
第3章 石漠化问题 15 3 1 石漠化原因及现状 15 3 2 石漠化分布与发育特征 16 3 3 石漠化危害 17 3 4 石漠化综合治理 19 3 5 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6
第4章 旱涝问题 28 4 1 旱涝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回顾 28 4 2 西南地区干旱的现状 29 4 3 对2010年西南大旱的反思 31 4 4 结论和建议 34
第5章 水污染 36 5 1 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分布 36 5 2 水质状况 36 5 3 原因分析 53 5 4 对策与建议 55
第6章 典型工程地质环境灾害问题 57 6 1 岩溶区地质环境及典型工程地质灾害问题 57 6 2 以往工程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程度 58 6 3 工程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70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2 7 1 岩溶石山区地质环境脆弱 72 7 2 对策建议 74
本篇参考文献 78
第二篇 云 南 篇
第8章 云南省区域环境地质概况 81 8 1 地质环境概况 81 8 2 岩溶水的运动及赋存特征 87 8 3 云南岩溶环境调查 92
第9章 石漠化 93 9 1 石漠化概况 93 9 2 石漠化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97 9 3 石漠化的危害 99
第10章 旱涝灾害 102 10 1 旱涝灾害的分布及特征 102 10 2 干旱、内涝灾害成因 113
第11章 水污染 116 11 1 水质现状 116 11 2 地下水污染现状 119 11 3 地下水污染类型 121 11 4 岩溶水水质变化趋势 142
第12章 典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 143 12 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概况 143 12 2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泉水疏干 160
第13章 土壤As、Cd元素超标 177 13 1 As、Cd元素的背景含量 177 13 2 As、Cd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180 13 3 As、Cd元素的来源分析 182 13 4 As、Cd元素富集机理的初步认识 183
第14章 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对策及建议 186
14 1 综合对策及建议 186 14 2 专项措施建议 188 本篇参考文献 195
第三篇 贵 州 篇
第15章 环境背景 199 15 1 地形地貌 199 15 2 行政区划及人口 200 15 3 资源及其空间分布 200
第16章 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204 16 1 石漠化问题 204 16 2 岩溶干旱灾害问题 218 16 3 岩溶洪涝灾害 224 16 4 水环境问题 228 16 5 典型工程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254
第17章 对策和建议 266 17 1 管理性对策建议 266 17 2 科学技术性对策建议 268 17 3 工程性措施建议 269 17 4 结语 277
本篇参考文献 278
第四篇 广 西 篇
第18章 环境地质问题 281 18 1 岩溶石漠化 281 18 2 干旱 286 18 3 内涝 291 18 4 水污染 299 18 5 岩溶塌陷 313 18 6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325 18 7 重大交通建设 341
第19章 环境地质问题实例 342 19 1 武鸣灵水地下河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342 19 2 平果铝业公司矿山开采及土地复垦的成功经验 344
19 3 广西德保县酒精厂废水污染地下水 347 19 4 桂西铝土矿龙山排泥库渗漏污染地下水 348 19 5 华银铝业公司铝土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350 19 6 靖西湖润-大新下雷锰矿区采选矿对环境的影响 353 第20章 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措施及建议 355 20 1 政策措施 355 20 2 岩溶石山地区典型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356 本篇参考文献 359
第五篇 广东 (粤北 )篇
第21章 粤北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363 21 1 地理位置 363 21 2 气象水文 363 21 3 社会经济 363 21 4 地形地貌 364 21 5 区域地质 365
第22章 石漠化 369 22 1 石漠化发展趋势与现状 369 22 2 石漠化的分布特征 372 22 3 石漠化的影响因素 372 22 4 防治对策及建议 374
第23章 旱涝问题 376 23 1 干旱缺水 376 23 2 干旱缺水原因 379 23 3 治理对策及建议 380 23 4 洪涝灾害 380
第24章 水环境问题 382 24 1 水质概况 382 24 2 水环境问题实例 384
第25章 其他环境问题 390 25 1 岩溶地面塌陷 390 25 2 水库渗漏 391 25 3 潜在环境地质问题 392
本篇参考文献 394
第六篇 湖南 (湘西 )篇
第26章 湘西地质环境概况 397 26 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397 26 2 气象、水文 398 26 3 地形地貌 398 26 4 区域地质 400 26 5 岩溶发育强度 400 26 6 岩溶水文地质 401
第27章 湘西石漠化 403 27 1 石漠化分布情况及发展趋势 403 27 2 石漠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04 27 3 石漠化的成因分析 405 27 4 本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06 27 5 适宜于本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408
第28章 旱涝灾害 410 28 1 旱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特征 410 28 2 旱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413 28 3 应对干旱、洪涝灾害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413
第29章 水环境问题 415 29 1 水质污染概况 415 29 2 水质污染成因分析 418 29 3 防治对策建议 418
第30章 典型地质灾害或工程地质问题 419 30 1 典型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问题类型与分布 419 30 2 成因浅析 423 30 3 防治对策 423 30 4 决策建议 424
第七篇 湖北 (鄂西 )篇
第31章 鄂西岩溶石山地区基本概况 427 31 1 自然地理条件 427 31 2 地质背景条件 427 31 3 岩溶水系统特征 433
第32章 石漠化及防治对策 435 32 1 石漠化现状 435 32 2 石漠化分布与发育特征 435 32 3 石漠化防治对策 437
第33章 旱涝灾害及防治对策 438 33 1 旱灾的分布与特征 438 33 2 涝灾的分布与特征 439 33 3 旱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439 33 4 旱涝灾害的防治对策 440
第34章 宣恩县下坝村排涝工程实例 442 34 1 工程概况 442 34 2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442 34 3 排涝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447 34 4 排涝工程方案及工程地质建议 451
第35章 宣恩县西坪村排涝工程实例 453 35 1 工程概况 453 35 2 排涝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453 35 3 排涝工程方案及工程地质建议 459
第36章 岩溶地下水污染问题 462
第37章 岩溶地区地质灾害问题 463 37 1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463 37 2 岩溶地面塌陷 463 37 3 隧道岩溶突水突泥灾害 464
第八篇 川南、重庆篇
第38章 川渝岩溶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467 38 1 石漠化 467 38 2 岩溶地表地下水体污染 472 38 3 交通建设引发的水文环境地质问题 475 38 4 岩溶区灾害 476
第39章 对策建议 479 39 1 技术层面 479 39 2 决策层面 480
本篇参考文献 482
第九篇 有机污染篇
第40章 有机污染概述 485 40 1 有机污染物概述 485 40 2 工作来源及目标任务 496
第41章 研究区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 503 41 1 有机氯农药的空间分布特征 503 41 2 多氯联苯的空间分布特征 509 41 3 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41 4 邻苯二甲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512
第42章 岩溶区典型有机污染环境问题 513 42 1 农业有机污染问题 513 42 2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有机污染问题 515 42 3 矿山环境有机污染问题 517 42 4 交通建设带来的有机污染问题 518 42 5 石漠化对有机污染的影响 519 42 6 小结及建议 519
本篇参考文献 521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