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论述了结构振动分析的动态子结构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重点讲述了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和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及其它几种方法的发展与内在联系,并结合BCDSP模态综合程序阐述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力学、机械、航空航天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结构动力分析、研究、计算、设计等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教师参考。
目录
- 绪论
1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动力学原理及基本概念
1.1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理论基础——瑞利-李兹法
1.2 缩减动力系统自由度的简单方法
1.2.1 静力减缩
1.2.2 质量减缩
1.3 模态综合法的基本概念及各种模态集的生成
1.3.1 子结构的划分原则和对接界面
1.3.2 子结构的各种模态及两类广义坐标
2 古典的模态综合技术及其发展
2.1 分支模态法
2.1.1 分支模态综合法
2.1.1 惯性耦合法
2.1.1 应用举例
2.2 假设子结构模态综合法(Water C. Hurty法)
2.3 早期的自由界面法和固定界面法
2.3.1 S. N. Hou自由界面法的早期思想及计算步骤
2.3.2 W. C. Hurty固定界面法的早期思想
2.4 模态综合技术的发展
3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3.1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3.1.1 Hurty方法的主要思想
3.1.2 Craig方法——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3.2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Craig法)的不足及几种改进的方法
3.2.1 子结构固定界面主模态的减缩
3.2.2 分层多重动态子结构法(逐级Craig 综合法)
3.3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
3.3.1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与分支模态法的内在联系
3.3.2 固定界面法与有限元法的类比关系
4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4.1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S. N. Hou 法)
4.2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改进——双协调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4.2.1 子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及频率截取准则
4.2.2 子结构的剩余模态、附着模态、惯附模态
4.2.3 应用双协调法对接关系综合整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4.3 双协调自由界面法电算程序及其应用
4.3.1 BCDSP综合程序简介
4.3.2 BCDSP综合程序的使用与计算实例
5 其它几种模态综合方法
5.1 子结构模态代入法(广义惯性耦合法)
5.1.1 自由界面对接加载综合法
5.1.2 固定界面对接加载综合法
5.2 无界面模态综合法
5.2.1 无界面模态综合法
5.2.2 无界面模态综合法的修正
5.3 模态综合超单元法
5.3.1 静力变换超单元法(Guyan减缩法)
5.3.2 定频动力变换超单元法(Kuhar减缩法)
5.3.3 变频动力变换超单元法(模态综合超单元法)
5.4 方法评价与综合效率比较准则
附录 BCDSP程序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