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第1章 什么是数字革命
第1节 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
新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浪潮—数字革命—
进化的数字革命—数字革命的变迁—
第2节 “模拟派”一族的数字技术入门
电子学的进展开始于模拟技术
浅显易懂地说明数字技术
数字化优点之一—LSI技术进入日常生活—
数字化优点之二—易于实现高功能化—
数字化优点之三—无比正确—
第3节 数字的本质
数字与模拟技术是否相同?!
人的本质是数字的
第2章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革命
第1节 带来成百倍生产率的半导体微细加工/高度集成化技术的进展
半导体从发明到现在的进展
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集成2亿个晶体管
第2节 陆续问世的新型处理器改变着世界
处理器不断进化的过程及其可能性
媒体处理器问世加速了数字革命
第3节 创造新世界的信息压缩
信息压缩的功能
压缩技术是什么样的技术
第4节 全球网络缩短了时间和距离
网络改变着世界
因特网带来了什么
日本网络如此变化
第5节 广播与通信的融合
广播的数字化
电视与个人计算机的融合
通信线路与广播网络结成一体
第6节 软件领域的重大革新
第7节 数字化革命使将来如何变化
第3章 新型广播多媒体
第1节 数字广播如何发展
100频道以上及专用频道
第2节 支持广播多媒体的数字技术
数字传输如何发展
传输正确信息的纠错技术
密钥信息(加密、限定接收技术)
第3节 计算机与广播的融合
来自空中的信息
实现高质量图像的逐行扫描技术
在移动体中也能实现高品质的广域服务
第4节 数字广播标准及业务发展动向
欧洲的发展动向
美国的发展动向
日本的发展动向
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向
全球化广播的发展新动向
第5节 广播多媒体的未来
开拓新的频带
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
第4章 新型图像多媒体
第1节 图像如何发展(从平面到立体)
立体显示器的展望
将普通图像变为立体图像的2D/3D变换技术
能简单地制作立体多媒体内容的编著技术
第2节 立体图像的应用
立体图像应用于娱乐领域
立体图像应用于医疗领域
立体图像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
立体图像应用于教育领域
第3节 在家里欣赏立体广播的时代
目前的立体广播实验
世界上的第一个数字立体广播系统
用于欣赏立体广播的立体显示器
数字立体广播系统的将来
第5章 新型通信、网络多媒体
第1节 数字通信如何发展
电子通信的进程—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未来
第2节 通信形态将如何改变
通信业务的开放使通信成本大幅度下降
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
世界统一标准的W-CDMA
第3节 图像传输也成为可能
数据通信时代终于到来
无线数据通信的发展动向
通向真正的多媒体通信时代
第4节 因特网把世界缩小了
利用因特网的通信业务
因特网带来的变革
因特网存在的问题
第5节 通向SOHOMO时代
SOHO时代
对移动计算的需求
移动计算应用的将来—通向SOHOMO时代—
第6章 新型多媒体信息载体
第1节 新型包装系列信息载体的发展
从CD系列到DVD系列的更新换代
进入大容量化时代的可重写型光盘
包装系列多媒体信息载体的应用
通信与广播共同改变着世界
第2节 光盘开拓着新世界
CD的问世
CD的同类产品
通向高密度光盘之路
从CD到DVD
第3节 从磁带到新光盘时代
可写光盘
新一代高密度记录再现技术
从磁带转录到光盘
第4节 新型照相机的使用开拓着人们的世界
第7章 方便的人机接口
第1节 熟练地操作高性能、高功能的设备
第2节 采用语音和手写的简单操作方法
新的语音识别、合成技术
新开发的话速变换技术
新的文字识别技术
人机接口高度化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第3节 通向人机和谐的时代
对话型接口
实现顺畅的信息交换的多形态接口
智能接口—代理人型接口—
第8章 支撑数字发展的元器件技术
第1节 支撑21世纪世界的新元器件如何发展
第2节 开拓0.15μm加工工艺,通向单片系统时代
以微细加工技术实现小型化、高速化
单片系统带来的高功能化
30cm直径的集成电路的基板带来的低成本化
第3节 支撑新一代光盘系统的半导体激光器
第4节 连接人与数字化世界的薄型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
液晶背面投影电视
等离子显示板
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
数字微型反射镜器件
场致发射显示器
第5节 支撑数字时代的新型电池
向着小型化和大容量化方向发展
改变电池概念的聚合物电池
第9章 开创数字革命的21世纪的世界
第1节 相互连接的世界—2010年的社会—
走向数字全球化网络的时代
家庭将成为信息的发送地
小型办公室和虚拟公司
如何利用数字革命带来的富余时间
通向“珍惜相互接触的社会”
第2节 超数字时代—2020年前后的社会—
家庭学校的世界
一家只用一人?智能管家(机器人管家)
根据不同目的或集合或解散的虚拟公司
出门时不要忘记
微型机器人也将上市
拯救人类的全球化能源网络将问世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