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主要介绍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常规疲劳寿命设计与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全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机械材料的疲劳强度、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无限寿命设计法、名义应力有限寿命设计法、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法、损伤容限设计、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及特殊载荷与环境下的疲劳强度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各个章节给出了典型例题,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书末附有若干附表。
本书可作为大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飞行器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船舶工程、热能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疲劳强度方面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疲劳强度的重要性
1.2 疲劳发展简史
1.3 国内外情况与发展水平
1.4 现代抗疲劳设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材料的疲劳强度
2.1 基本概念
2.2 金属疲劳破坏机制
2.3 疲劳破坏断口分析
2.4 疲劳试验试样及其制备
2.5 材料的S-N曲线
2.6 材料的疲劳极限
2.7 对数疲劳寿命的正态分布
2.8 材料的P-S-N曲线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3.1 形状因素
3.2 尺寸效应
3.3 表面加工的影响
3.4 平均应力的影响
3.5 载荷持续情况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无限寿命设计法
4.1 引言
4.2 设计计算公式
4.3 σ-1与τ-1的确定方法和影响系数确定方法
4.4 例题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名义应力有限寿命设计法
5.1 引言
5.2 疲劳累积损伤
5.3 等幅应力下的有限寿命设计
5.4 变幅应力下的有限寿命设计
5.5 例题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法
6.1 引言
6.2 低周疲劳
6.3 计数法
6.4 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疲劳寿命
6.5 例题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损伤容限设计
7.1 引言
7.2 应力强度因子与断裂韧性
7.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7.4 剩余寿命估算
7.5 断裂控制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
8.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8.2 正态分布函数及其代数运算
8.3 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8.4 系数修正
8.5 安全系数的确定
8.6 例题
8.7 威布尔分布
8.8 可靠度的置信度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特殊载荷与环境下的疲劳强度
9.1 复合应力疲劳
9.2 冲击疲劳
9.3 腐蚀疲劳
9.4 高低温疲劳与热疲劳
9.5 微动磨损疲劳与接触疲劳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给定可靠度R=P(ξ>xp)下的标准正态偏量up和对数疲劳寿命xp
附表B t分布数值表
附表C 由连接系数z求可靠度R
附表D 由可靠度R(0.5~0.99)求连接系数z
附表E 由可靠度R(0.5~0.999999999)求连接系数z
附表F 标准离差修正系数^k
附表G 20种常用国产材料标准光滑旋转弯曲试样或漏斗型旋转弯曲试样P-S-N曲线的ap与bp值
附表H 20种常用国产材料标准缺口试样P-S-N曲线的ap与bp值
附表I 某些美国工程合金的单调与循环应变特性
附表J 某些国产金属材料的单调与循环应变特性
附表K 20种常用国产材料的疲劳极限及标准缺口试样(缺口半径r=0.75mm,Kt=2)的疲劳极限
附表L 调质结构钢的疲劳极限均值及标准离差
附表M 铝合金的疲劳极限均值及标准离差
附表N xi-珚xs的起码值
附表O 调质结构钢的疲劳极限均值及标准离差
附表P 30CrMnSiA*钢和40CrNiMoA*钢在r=-1时的应力集中敏感系数q
附表Q 疲劳缺口系数的变异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