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正电子湮没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实验技术。利用正电子可以获得有关凝聚物质内部的电子结构、缺陷与相变等信息。由于测量设备比较简单,灵敏度较高,这种技术正在成为固体物理、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非晶态物理、表面物理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新型探测手段,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正电子湮没技术的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特别对七十年代以来将正电子技术应用于固体物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本书可作为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入门书,也可供从事核技术应用的工作者和应用正电子技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工作者参考。
目录
- 第一章 正电子湮没引论
1.1 正电子方法
1.2 自由正电子的湮没
1.3 实验技术
1.3.1 寿命测量
1.3.2 角关联测量
1.3.3 线形测量
1.3.4 寿命和动量之间的关联
1.4 正电子素的形成和湮没
1.5 正电子研究的课题
1.5.1 金属
1.5.2 金属缺陷
1.5.3 离子晶体
1.5.4 慢正电子和正电子素
1.5.5 气体和低温现象
1.5.6 分子固体
1.5.7 正电子素化学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属与合金中的电子动量密度
2.1 理论
2.1.1 动量密度
2.1.2 多体效应
2.1.3 正电子热化、有效质量和其它热效应
a)热化
b)有效质量
c)其它热效应
2.2 波函数
2.2.1 正电子波函数
2.2.2 电子能带结构和波函数
a)OPW法
b)APW法
c)KKR法及其有关方法
d)其它方法
2.2.3 Aj(p,k)的对称性质
a)径向特性
b)方向对称性
2.3 实验技术
2.3.1 2γ角关联测量
2.3.2 旋转样品法
2.3.3 多普勒增宽
2.3.4 样品制备
2.3.5 修正
a)“束分布”修正
b)衍射效应
c)角分辨率及正电子热运动
d)有限缝长
2.3.6 分析
2.4 关于金属中动量密度的工作
2.4.1 碱金属
2.4.2 其它简单金属
2.4.3 定向石墨、金刚石、硅和锗
2.4.4 贵金属
2.4.5 过渡金属与稀土金属
2.5 无序合金和有序金属化合物
2.5.1 无序合金
2.5.2 金属化合物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中点阵缺陷的正电子研究
3.1 缺陷研究中的湮没参数
3.1.1 缺陷捕获现象及其影响
3.1.2 正电子态和寿命谱
3.1.3 动量密度参数
3.2 平衡态中的单空位
3.2.1 温度效应的初步处理方法
3.2.2 先兆空位效应
3.2.3 其它复杂性
3.2.4 空位形成焓的测量
3.2.5 特征温度或阈温度
3.2.6 压力实验
3.3 非平衡研究
3.3.1 “多缺陷”问题
3.3.2 形变、淬火和辐照实验
3.3.3 退火研究
3.3.4 空洞的正电子研究
3.4 合金中缺陷的研究
3.4.1 缺陷和杂质问题
3.4.2 空位研究
3.4.3 相变和边界效应
3.5 液态金属和非晶态金属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完整固体中的正电子:理论
4.1 正电子分布、迁移和捕获
4.1.1 正电子的入射、减速和热化
4.1.2 迁移和扩散
4.1.3 正电子在固体中的分布
4.1.4 纯金属中的湮没特性与电子-正电子关联
4.1.5 温度对湮没特性的影响
4.1.6 正电子被缺陷捕获
4.1.7 自陷
4.2 金属中的缺陷
4.2.1 缺陷的电子结构
4.2.2 正电子-缺陷相互作用
4.2.3 湮没特性
4.2.4 应用
a)空位
b)位错
c)杂质与合金
d)空位团
e)表面
4.3 非金属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子固体中的正电子
5.1 实验方法
5.1.1 标准实验技术
5.1.2 特殊实验技术
a)二参数年龄-动量测量
b)磁猝灭测量
5.1.3 实验的困难
a)多成分寿命谱的分析
b)多成分动量分布的分析
c)源和表面对寿命谱的贡献
d)正电子源造成的辐照损伤
5.2 卤化碱的湮没特性
5.2.1 室温下低缺陷浓度晶体的测量
a)寿命谱
b)角关联曲线
c)多普勒增宽湮没线形
d)三量子湮没
5.2.2 温度效应
5.2.3 高缺陷浓度晶体电的湮没
a)热缺陷的产生
b)热淬火
c)增色过程
d)F#F﹣转变
e)F心的聚集
f)二价杂质掺杂
g)电离辐射产生缺陷
h)范性形变
i)固溶体
5.2.4 磁场效应
a)低缺陷浓度晶体
b)增色晶体
c)掺杂晶体
5.3 卤化碱中的正电子态
5.3.1 本征态
a)完整点阵中的近自由正电子
b)完整晶体中的准正电子素
5.3.2 湮没中心
a)cA心
b)aA﹢心
c)cA﹣心和cA﹣(Ca2﹢)心
d)aA心
e)#心和#心
5.3.3 态形成动力学
a)减速
b)在完整晶体中准正电子素的形成
c)A心的形成
5.4 其它离子化合物中的正电子湮没
5.4.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化物
5.4.2 铜、银、金、铊的卤化物
5.4.3 碱土金属卤化物
5.4.4 碱土金属氧化物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