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人文地理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 书号:9787030090652
    作者:邹逸麟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437
    字数:64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2-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360.00元
    售价: ¥284.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政治中心的分布与变化、人口分布与变迁、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工矿业分布与发展、城市与交通、商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等。
  本书系我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专著,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将来的学术巨著。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一 (i)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iii)
    前言 (iX)
    第一章 绪论 (1)
    参考文献 (8)
    第二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过程 (9)
    第一节 先秦时期华夏诸国疆域的形成和后代人文区域的关系 (9)
    第二节 秦汉统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及其自然、人文地理背景 (1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区民族的壮大与周边疆界的变迁 (19)
    第四节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魏晋以来多民族融合的结果 (22)
    第五节 两宋时期各分裂政权的疆域——新兴边区民族势力的崛起 (29)
    第六节 元统一帝国的出现——蒙古势力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33)
    第七节 明时期中国的疆域形势——农耕、游牧、渔猎区的分裂 (36)
    第八节 清帝国的形成——中华帝国最终疆域的形成,反映农耕、游牧、渔猎三大区域的最后融合 (42)
    第九节 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 (47)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历代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结构、职能的变迁 (54)
    第一节 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55)
    第二节 郡县制的确立与划分 (56)
    第三节 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与解体 (61)
    第四节 道路制度的出现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演变 (67)
    第五节 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80)
    第六节 地方行政区与自然区、经济区的关系 (91)
    参考文献 (97)
    第四章 历代政治中心都城的分布、转移和都城内部布局的变化 (99)
    第一节 从七大古都的更迭看历史上定都的原则和实施 (100)
    第二节 区域性都城和陪都选择的历史地理背景 (107)
    第三节 古代都城内部建制和布局的变化 (118)
    参考文献 (131)
    第五章 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 (132)
    第一节 历史时期人口总数的变迁 (132)
    第二节 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 (138)
    第三节 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的开发 (146)
    第四节 周边民族内迁与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154)
    第五节 边疆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分布 (164)
    参考文献 (174)
    第六章 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特征 (175)
    第一节 历史时期农耕区的地域拓展 (17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其地域差异 (189)
    第三节 农作物种类及其农业地理意义 (199)
    第四节 各农业区的发展进程与农作物组合特征 (207)
    第五节 历史时期农业开发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232)
    参考文献 (236)
    第七章 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兴衰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238)
    第一节 丝棉织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238)
    第二节 刻书印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247)
    第三节 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和变迁 (254)
    第四节 陶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258)
    第五节 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265)
    第六节 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 (281)
    参考文献 (293)
    第八章 城市兴起发展的地理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294)
    第一节 城邑的萌芽(原始社会晚期的城邑遗址) (294)
    第二节 早期城市的兴起(夏商) (299)
    第三节 两周时期的城市发展高潮 (304)
    第四节 统一王朝大型都城的建立与全国交通-城市体系的形成(秦汉)(311)
    第五节 北方城市的残破和南方城市的发展(魏晋南北朝) (317)
    第六节 全国城市体系的重建与发展(隋唐五代) (323)
    第七节 城市重心的东移与江南市镇的繁荣(宋辽金) (330)
    第八节 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与运河地带城镇的发展(元) (336)
    第九节 北京的建立与全国各类工商城镇的繁荣(明) (340)
    第十节 边疆、沿海城市的发展与近代全国城市总格局的确立(清) (345)
    参考文献 (351)
    第九章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演变 (352)
    第一节 商品生产地的时空变化与控制因素 (353)
    第二节 商品流通与影响流通的外部环节 (357)
    第三节 商业空间布局与商业中心 (362)
    第四节 区域市场网络及其发展特征 (365)
    第五节 地域商帮及其发展特征 (368)
    第六节 古代对外贸易的时空变化特征 (369)
    参考文献 (369)
    第十章 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371)
    第一节 历史区域人群 (371)
    第二节 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的地理背景 (427)
    第三节 学术文化中心区的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 (432)
    参考文献 (436)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