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光学设计

销售排行榜

光学设计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光学设计
  • 书号: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0
    字数:610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
  • 定价: ¥4.05元
    售价: ¥3.2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光学设计专业的参考书。内容包括:象差计算、象差理论、各种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包括望远物镜、目镜、显微物镜、照相镜头、聚光照明系统、折反射系统)、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设计光学系统和光学传递函数。书中列举了二十多种典型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并附有大量数据可供设计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从事光学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光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光学设计专业的参考书。内容包括:象差计算、象差理论、各种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包括望远物镜、目镜、显微物镜、照相镜头、聚光照明系统、折反射系统)、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设计光学系统和光学传递函数。书中列举了二十多种典型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并附有大量数据可供设计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从事光学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光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引言
    第一章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2 共轴球面系统中光路计算的三角公式
    §1-3 几何光学的符号规则
    §1-4 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1-5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
    第二章 共轴系统的象差分类和象差计算
    §2-1 概述
    §2-2 介质的色散和折射率插值公式
    §2-3 光学系统的色差——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
    §2-4 轴上点的单色象差——球差
    §2-5 轴外点单色象差的分类
    §2-6 轴上点象差的计算
    §2-7 轴外点子午象差的计算
    §2-8 轴外点细光束子午和弧矢场曲的计算
    §2-9 近轴物点宽光束弧矢彗差——正弦差的计算
    §2-10 球面光路计算的向量公式
    §2-11 二次曲面光路计算的向量公式和细光束象散公式
    §2-12 高次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2-13 光路向量计算的起始和终结公式
    §2-14 编制象差计算程序中的几个光学问题
    §2-15 象差的曲线表示
    第三章 象差理论
    §3-1 概述
    §3-2 轴上点的初级球差公式
    §3-3 轴外点的初级象差公式
    §3-4 初级象差性质的讨论
    §3-5 共轴球面系统的初级象差计算公式
    §3-6 单个折射球面象差特性的讨论
    §3-7 场曲和光学系统结构关系的讨论
    §3-8 象差和光阑位置的关系
    §3-9 初级色差公式
    §3-10 共轴球面系统初级象差计算
    §3-11 玻璃平板的初级象差公式
    §3-12 波象差和几何象差的关系
    §3-13 适用于编制程序的初级象差公式和二次曲面的初级象差公式
    §3-14 象差的级数表示式
    §3-15 象差平衡
    §3-16 高级象差的数量估计
    §3-17 高级色差和色差的平衡
    §3-18 高级象差数量估计的应用举例
    第四章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象差
    §4-1 概述
    §4-2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单色象差公式
    §4-3 象差特性参数P、W的规化
    §4-4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色差公式
    §4-5 双胶合物镜结构参数和#、#、#的关系
    §4-6 选玻璃程序的编制
    §4-7 单透镜结构参数和#、#、#的关系
    §4-8 单个薄透镜球差特性的讨论
    §4-9 单个薄透镜对无限远物平面成象时的彗差和象散特性
    第五章 望远镜物镜设计
    §5-1 望远镜物镜的特点
    §5-2 望远镜物镜的类型和设计方法
    §5-3 双胶合望远镜物镜设计
    §5-4 双胶合望远镜物镜的二级光谱色差
    §5-5 消色差谱线的选择
    §5-6 摄远物镜设计
    §5-7 望远镜物镜象差的公差
    第六章 目镜设计
    §6-1 目镜的特点
    §6-2 常用目镜的类型和象差分析
    §6-3 冉斯登、惠更斯和凯涅尔目镜设计
    §6-4 对称式目镜和无畸变目镜设计
    §6-5 Ⅰ型广角目镜设计
    §6-6 Ⅱ型广角目镜(艾尔弗广角目镜)设计
    §6-7 望远镜系统象差的公差
    第七章 显微镜物镜设计
    §7-1 显微镜物镜的光学特性
    §7-2 显微镜物镜的类型
    §7-3 低倍消色差物镜设计
    §7-4 中倍消色差物镜设计
    §7-5 显微镜物镜象差的公差
    第八章 聚光照明系统设计
    §8-1 聚光照明系统的作用和要求
    §8-2 照明系统的类型
    §8-3 光线折射的作图法
    §8-4 透镜式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
    §8-5 非球面(二次曲面)照明系统设计
    §8-6 照明螺纹透镜设计
    第九章 照相物镜设计
    §9-1 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和设计特点
    §9-2 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
    §9-3 基本类型照相物镜的演变型式
    §9-4 变焦距照相物镜
    §9-5 象差变化量表的计算
    §9-6 照相物镜设计例一——根据象差变化量表用逐步修改的方法设计反摄远物镜
    §9-7 照相物镜设计例二——从设计半部系统出发设计双高斯物镜
    §9-8 照相物镜设计例三——从初级象差求解入手设计三片型照相物镜
    §9-9 照相物镜象差的公差
    第十章 折反射系统设计
    §10-1 概述
    §10-2 光程和等光程条件
    §10-3 反射和折反射的望远镜物镜和照相物镜
    §10-4 折反射显微镜物镜
    §10-5 施密特校正板的设计
    §10-6 折反射球面系统设计举例
    第十一章 使用象差自动校正程序进行光学设计
    §11-1 概述
    §11-2 象差自动校正的基本原理及其和人工校正过程的关系
    §11-3 象差自动校正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11-4 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
    §11-5 怎样使用适应法程序
    §11-6 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的一个例子
    §11-7 使用适应法程序的例子
    第十二章 光学传递函数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
    §12-1 概述
    §12-2 图象的分解和合成——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
    §12-3 什么是光学传递函数
    §12-4 怎样计算光学传递函数
    §12-5 几何传递函数的计算
    §12-6 波象差和瞳函数的计算
    §12-7 用两次傅里叶变换法计算光学传递函数
    §12-8 用自相关法计算光学传递函数
    §12-9 光学传递函数的应用
    附录
    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王冕玻璃在前)
    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火石玻璃在前)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