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 > 中医学术发展史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医学术发展史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医学术发展史
  • 书号:9787030669971
    作者:严世芸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929
    字数:14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368.00元
    售价: ¥290.7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受东方哲学思想的启迪和指导,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是世界之瑰宝。本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为读者一幕幕揭开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帷幕。全书分为七章,勾勒了从先秦两汉到清代中医学术发展的历程,并强化了文化对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特别强调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哲学、科技与医学的交融,尤其是哲学的时代突破对医学理论突破的重要促进与指导作用,体现了“有大儒方能有大医”。强化了中医药对外学术与文化交流,凸显中医药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元素在历史上的过往,对当今的中医药对外学术与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与进一步的研究素材。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先秦、两汉医学 1
    第一节 中医学术理论的产生 4
    一、先秦文化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 4
    (一)传统思想方法对医学的指导 5
    (二)哲学影响下医学理论的确立 11
    二、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对医学的影响 26
    (一)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和物候学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26
    (二)冶金技术与“九针”之制 30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 32
    一、养生术的起源与导引吐纳、养神服食 32
    二、出土古医书中的养生内容 33
    三、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论说 36
    (一)老子及其弟子的养生思想 36
    (二)庄子及子华子的养生观点 37
    (三)孔子、荀子、韩非子及管子的养生论述 38
    四、《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 38
    (一)法天顺时 38
    (二)知本去害 39
    (三)顺性贵生 40
    (四)胜理归朴 40
    五、《淮南子》和《素问》的养生思想 41
    (一)《淮南子》的养生思想 41
    (二)《素问》论养生 42
    六、“食禁”及“房中”养生 43
    (一)《神农黄帝食禁》及其他 43
    (二)“房中”养生论 44
    第三节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46
    一、《内经》《难经》医学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 46
    二、藏象学说的建立 48
    (一)解剖与度量 48
    (二)“司外揣内”的藏象学说 49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 52
    四、病因学说的发端 55
    五、疾病学(病证)和病机理论的构建 57
    (一)病证记载概况与初步的疾病分类 57
    (二)病机理论研究 58
    六、诊断学基础的确立 61
    (一)色诊 62
    (二)脉诊 63
    七、治法与治则的制定 65
    (一)治未病 67
    (二)治有标本 67
    (三)适事为故 67
    (四)正治反治 68
    (五)治求其属 68
    (六)食养尽之 68
    (七)各种病证的具体治则 68
    第四节 辨病脉证论治体系的确立 69
    一、“伤寒”外感病脉证论治 69
    (一)六经病辨证论治 69
    (二)辨证平脉 71
    二、杂病脉证论治 71
    第五节 本草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74
    一、本草学的形成 74
    二、《神农本草经》成书 76
    第六节 古代医学气象学——运气学说的产生 79
    一、两汉时期律历与运气学说的关系 79
    二、两汉时期有关运气学说的概况 80
    三、运气的推算及其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 82
    (一)五运(中运、主运、客运) 82
    (二)六气(主气、客气、客主加临) 83
    四、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85
    第七节 扁鹊、仓公及仲景、华佗的传世散佚 86
    一、扁鹊的传世遗佚 86
    二、淳于意《诊籍》——医案集的典范 88
    三、张仲景的遗方佚论 90
    四、华佗的佚方遗论 90
    第八节 出土先秦两汉的医学文献 94
    一、马王堆汉墓医书 94
    二、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 95
    三、张家山汉简医书 97
    四、其他出土医籍 97
    (一)周家台秦简《病方》 97
    (二)阜阳汉简《万物》 97
    (三)武威汉简 98
    (四)其他散在医学简牍 98
    第九节 现存的中医药学经典著作 98
    参考文献 102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 105
    第一节 文化与哲学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109
    一、魏晋玄学与中医学 109
    二、道家、道教与中医学 110
    第二节 经典著作及基础理论研究 112
    一、吕广《黄帝众难经》——开《难经》注释之先河 112
    二、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学术的发展 113
    三、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首次整理修订 116
    四、王叔和及高阳生对脉学的贡献 118
    (一)王叔和撰著《脉经》 119
    (二)六朝高阳生的《脉诀》 120
    五、全元起始为《素问》训解 121
    六、《华佗内视》及《中藏经》——华佗医学的遗承 123
    (一)《华佗内视》的贡献 123
    (二)《中藏经》的发现 123
    第三节 本草学的迅猛发展 124
    一、《神农本草经》的注释著作及其本草理论研究 124
    (一)《名医别录》——《神农本草经》的补注本 125
    (二)李当之《药录》和吴普《吴普本草》 125
    (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127
    二、《雷公炮炙论》——药物炮制学的专著 128
    第四节 诸家养生学的发展 130
    一、嵇康及其《养生论》 130
    二、《抱朴子》论养生之道 131
    三、张湛及其《养生要集》 132
    四、支法存著《道林摄生论》 135
    五、陶弘景及其《养性延命录》 136
    六、《大清经》和《黄帝养生经》 137
    七、《食经》及“房中”养生 138
    (一)各种“食经”著作 138
    (二)“房中”养生著作 139
    八、服石及其“解散” 139
    九、养生学在隋唐的延续和发展 143
    (一)智顗的“止观法”和“六妙法门” 143
    (二)孙思邈论“养性”“养老” 144
    (三)司马承祯和胡愔的道家养生 146
    (四)服石遗风及疗治 146
    第五节 医家辈出,竞著方书 148
    一、靳邵方 148
    二、葛洪《玉函方》及《肘后救卒方》 149
    三、陈廪丘方 151
    四、《范汪方》 152
    五、《胡洽百病方》 153
    六、秦承祖方 154
    七、褚澄《褚氏遗书》 154
    八、陈延之《小品方》 155
    (一)关于“旧方”今用 156
    (二)四时外感病的论治特色 158
    (三)杂病证治举要 159
    九、《刘涓子鬼遗方》 161
    十、《深师方》 162
    十一、徐嗣伯方 163
    十二、徐之才《药对》与《逐月养胎方》 164
    十三、谢士泰《删繁方》 167
    十四、姚僧垣《集验方》 170
    十五、德贞常《产经》 171
    第六节 现存各家医著 172
    参考文献 179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学 180
    第一节 文化融合与医学教育及伦理的发展 182
    一、文化的融合统一与类书编撰思想的成熟 182
    (一)文化的融合发展 182
    (二)类书编撰思想的成熟 182
    二、世界最早医学教育体制的创立 183
    (一)医学教育机构的创兴 183
    (二)分科教学原则和医学考试选拔制度的确立 185
    三、中医医德理论体系的形成 185
    (一)医德理论的系统阐发 186
    (二)医德规范和行医准则的建立 187
    第二节 医学理论的分类整理与充实创新 189
    一、巢元方等对病因病机学的总结与拓展 189
    二、杨上善对《内经》医学理论的分类与阐发 189
    三、王冰对《内经》医学理论的系统诠释 192
    四、王焘《外台秘要》对伤寒温病理论的探索 195
    五、藏医学理论的新突破 195
    第三节 疾病分类体系的成熟与临床各科的发展 196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疾病学发展概况 196
    (一)疾病谱方面的新拓展 196
    (二)温病与伤寒关系认识上的深化 197
    二、疾病分类体系的成熟 197
    (一)疾病分科体系的形成 197
    (二)病因病机学说的新探索 198
    (三)疾病分类体系的初步确立 198
    (四)方证论治体系的创新发展 198
    三、伤寒与内科杂病学方面的新探索 199
    (一)孙思邈对伤寒病研究的贡献 199
    (二)孙思邈对内伤杂病学的新突破 200
    四、妇产科、儿科学术的新发展 201
    (一)妇产科学术成就 201
    (二)儿科学术成就 202
    五、疾病学在两宋时期的进一步深化 203
    第四节 唐代本草学成就 205
    一、《新修本草》——第一部国家药典的颁行 205
    二、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207
    三、五代时的《蜀本草》和《日华子诸家本草》 208
    (一)后蜀修订《蜀本草》 208
    (二)《日华子诸家本草》 208
    四、孟诜的《食疗本草》和昝殷《食医心鉴》 209
    五、其他各种本草著作 209
    第五节 方剂学的新发展 210
    一、孙思邈在方剂学上的贡献 211
    二、王焘《外台秘要》的方剂学贡献 213
    三、《四部医典》的方剂学贡献 216
    四、其他重要医方著作的方剂学贡献 217
    第六节 “明堂经脉”研究及针灸、按摩学术的发展 232
    一、“明堂经脉”研究 232
    (一)甄权《明堂人形图》 232
    (二)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233
    (三)杨玄操《黄帝明堂经》 233
    (四)孙思邈《明堂三人图》 233
    (五)王焘《明堂灸法》 233
    (六)佚名氏《黄帝明堂经》 234
    二、针灸、按摩学术发展概况 234
    (一)针灸学术成就 234
    (二)按摩术的发展 235
    第七节 医书的编撰整理与现存诸家医著 235
    一、医书的编撰整理 236
    (一)医经的总集编次 236
    (二)经方的总集编次 240
    二、现存诸家医著 242
    参考文献 251
    第四章 两宋医学 252
    第一节 医学理论的整理继承和深入研究 255
    一、宋代医学学术发展史上的四件大事 255
    (一)医学书籍的大量校正刊行 255
    (二)儒医大量出现及医官的设立 257
    (三)宋代官药局的出现 258
    (四)运气学说的推广盛行 260
    二、《素问》《灵枢》《难经》及《神农本草经》的校注 263
    (一)《素问》的新校正注释 263
    (二)《灵枢》的校正和音释 264
    (三)《难经》的校勘注释 264
    (四)《神农本草经》的辑复、注疏 266
    (五)现存《内经》《难经》注本 266
    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校定和两宋医家的“伤寒学”研究 268
    (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校定 268
    (二)两宋医家“伤寒学”研究的贡献 269
    (三)各家“伤寒学”研究重要学术成就 270
    (四)现存各家伤寒论著 275
    (五)温病学说的承先启后时期 280
    第二节 本草学的发展与繁茂 286
    一、两宋时期本草学发展概况 286
    二、“舶来药”与“海上丝绸之路” 290
    三、现存的重要本草著作 291
    第三节 医方著作的大量辑著 294
    一、宋初的《神医普救方》和《太平圣惠方》 294
    二、《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著作 295
    三、丰富多彩的各家方书 297
    四、围绕《易简方》的学术争鸣 299
    五、宋代医方的学术成就 300
    六、现存的两宋方书 304
    第四节 诊法学的进步 314
    一、施发创制脉象图 314
    二、对伪托王叔和《脉诀》的攻驳 314
    三、现存的宋代脉学著作 316
    第五节 临床各科的学术进展 317
    一、内科学杂病病机研究和临床辨证论治的进步 317
    (一)病因病机理论的深入研究 317
    (二)各种病证论治成就举隅 322
    二、外科学学术发展 327
    (一)外科学学术发展概况 327
    (二)《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的外科学术成就 328
    (三)现存的外科学专著 330
    三、妇产科学学术的发展 331
    (一)妇产科学学术发展概要 331
    (二)《太平圣惠方》中的妇产科学学术成就 332
    (三)《圣济总录》中的妇产科学学术成就 336
    (四)现存的妇产科专著 338
    四、儿科学成就 340
    (一)钱乙和陈文中的儿科学术 341
    (二)小儿指纹诊法和痧、痘、惊、疳证治 342
    (三)现存的儿科学专著 343
    五、眼科学的发展 345
    (一)“五轮八廓”学说 345
    (二)眼科内外障及七十二证论治 346
    六、针灸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成就 347
    (一)王惟一、王执中和窦材等医家的学术成就 347
    (二)现存的针灸学术专著 348
    第六节 解剖学和法医学的成就 351
    一、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探索 351
    二、法医学的创立 353
    三、现存的法医学著作 354
    第七节 养生学的发展 355
    一、两宋时期养生学学术发展 355
    (一)养生学学术发展概况 355
    (二)理学家的养生思想 357
    (三)道家的养生学派 359
    (四)各种养生论著 361
    二、宋代养生对后世的影响 365
    (一)对金元医家及道家养生的影响 365
    (二)对明代养生学发展的影响 370
    (三)对清代养生医学发展的影响 379
    参考文献 381
    第五章 金元医学 382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对金元医学的影响 383
    一、宽松的社会文化背景孕育了医学新说 383
    二、理学对金元医学的影响 384
    (一)理学治学方法的影响 384
    (二)理学流派和学术论争与金元医家学术争鸣 385
    (三)金元名家的医学文化观 385
    三、民族文化对金元医学的影响 387
    (一)医学科别的变化与正骨金镞科的设立 387
    (二)少数民族医药机构的设置 387
    (三)汉族医学与其他民族医学融合 387
    四、原始宗教巫祝医疗盛行于民间 388
    第二节 “新学肇兴”的时代 389
    一、刘河间的学术思想 391
    (一)将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 392
    (二)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394
    (三)“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395
    (四)阐发“亢害承制” 395
    (五)创立“玄府气液宣通”说 395
    二、张元素的学术思想 397
    (一)脏腑辨证论 397
    (二)遣药制方法 399
    (三)重视扶养脾胃 400
    三、张从正的学术思想 401
    (一)张从正的驱邪学说 401
    (二)发展汗、吐、下三法 401
    (三)提倡食疗补虚 403
    (四)推崇情志疗法 403
    四、李东垣学说及其传人 404
    (一)李氏“脾胃中心论” 404
    (二)疫病史视域下的“脾胃论” 406
    (三)东垣传人 406
    五、丹溪学说及其传人 407
    (一)相火论 409
    (二)阳有余阴不足论 410
    (三)阴升阳降论 410
    (四)火证及气血痰郁论治心法 411
    (五)丹溪传人 413
    六、金元各家传世医论名著 414
    第三节 《内经》《难经》研究 423
    一、研究《内经》,发挥新说 423
    二、研究《难经》诸家 425
    第四节 注解《伤寒论》以及“伤寒”病临床研究 426
    一、成无己开《伤寒论》注解之先河 427
    二、刘完素论“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429
    三、王好古发明伤寒内感阴证 430
    四、现存的伤寒学专著 431
    第五节 诊法学成就 435
    一、金元医家的诊法学研究 435
    (一)脉学研究 435
    (二)舌诊研究成果 436
    二、现存的脉学专著 437
    第六节 本草专著和药学新说 438
    一、金元本草著作及存世诸书 438
    二、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学说 440
    第七节 金元医方著作及传世诸书 441
    一、各种医方著作 441
    二、现存的医方书 442
    第八节 临床各科的学术发展 445
    一、内科杂病论治的发展 445
    (一)中风论治 445
    (二)三消论治 446
    (三)虚损论治 446
    (四)痢疾、泄泻论治 447
    (五)其他疾病论治 447
    (六)李杲、朱丹溪和葛可久的杂病论治举要 447
    二、妇产科学术的发展 448
    (一)月经病 448
    (二)带下病 449
    (三)胎前病证 449
    (四)产后病证 450
    三、儿科学术的发展 450
    (一)金元时期儿科学概况 450
    (二)现存的儿科专著 451
    四、针灸学术发展的重要成就 453
    (一)针灸学发展概况 453
    (二)金元四大家在针灸学术方面的贡献 454
    (三)现存的针灸学著作 455
    五、外科学和伤骨科学术成就 457
    (一)李杲、齐德之对外科学的贡献 457
    (二)金元时期的伤骨科学术成就 458
    六、眼科学学术成就 459
    (一)张从正、李杲和倪维德等对眼科学的贡献 459
    (二)现存的眼科专著 461
    参考文献 461
    第六章 明代医学 463
    第一节 明理以尽术,明代医家的学术特征 464
    一、纲目分类,由“博”而“约”的格物之法 465
    二、“类推心悟”是理学认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466
    第二节 承继金元医学之绪余 467
    一、金元医家学术的继承 467
    二、丹溪传人的学术成就 467
    三、东垣学说的研究和发挥 473
    四、折中诸家之说 476
    第三节 医学教育和经典医籍研究 478
    一、入门医著的编撰 478
    二、《内经》研究诸家 480
    三、对《难经》的研究 485
    四、《神农本草经》的辑佚和辑注 486
    五、伤寒学研究的继续深入 487
    (一)历朝伤寒研究概况 487
    (二)伤寒学研究的新见和争鸣 493
    六、《金匮要略》研注的开始 496
    第四节 寒凉时弊和温补学说的产生 496
    一、寒温之辨 496
    二、赵献可的水火不足论治 499
    三、张介宾论“阳非有余,阴亦不足” 501
    第五节 四诊内容的充实和辨证论治纲领的逐步完善 504
    一、四诊内容的不断充实 504
    (一)对望诊的重视与研究 504
    (二)问诊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505
    (三)脉学发展的新阶段 506
    二、辨证纲领的完善和确立 514
    第六节 藏象辨证论治研究的深入 516
    一、脾肾、肝肾和脾阴的研究 517
    (一)脾肾关系认识的日趋完善 517
    (二)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520
    (三)脾阴学说的确立 521
    二、命门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522
    (一)左肾右命门与肾间命门说 523
    (二)命门有形说 524
    (三)肾间动气说 524
    (四)命门君火说 525
    (五)命门为“真阴之藏”说 525
    三、三焦形质论的形成 527
    四、对奇经八脉的研究 529
    第七节 本草学研究的辉煌成就及临证实用医方著作 530
    一、《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的撰著 531
    二、颇具特色的各家本草著作 536
    三、丰富多彩的临证实用的医方著作 544
    第八节 疾病学的不断拓展 552
    一、外感温疫病论治 552
    (一)温疫病新说 552
    (二)明代温疫病论著 557
    (三)清代温疫辨证论治 563
    二、杂病论治的发展 569
    (一)杂病辨证论治成就举要 569
    (二)历朝医家的杂病研究著述 573
    三、妇科学术的发展 580
    (一)妇科学术成就概要 580
    (二)历朝妇产科学术论著 581
    四、儿科学术的发展 586
    (一)儿科学术成就概述 586
    (二)历朝儿科学研究成就 587
    五、外科学术的发展 594
    (一)外科学术发展概要 595
    (二)历朝外科学专著 597
    六、伤科学术发展概况 601
    七、针灸学术发展概要 603
    八、推拿学术的发展及其主要成就 608
    九、眼科及咽喉口齿科的学术发展 609
    十、临床医案的汇辑 613
    第九节 医论、医话中的学术思想 616
    第十节 综合性医著的大量辑著 620
    第十一节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 625
    一、中日医药交流 626
    二、中朝医学交流 627
    (一)中国医书对《东医宝鉴》等朝鲜医籍的影响 627
    (二)医事的频繁往来 628
    (三)药物的互通有无 628
    三、中国与东亚及东南亚医药交流 628
    四、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 629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629
    (二)早期西洋医学机构 630
    (三)中西药物交流 630
    五、结束语 630
    参考文献 631
    第七章 清代医学 632
    第一节 清代学术变迁对中医学的影响 633
    一、清代学术的楔子 633
    二、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考据学、八股文和文字狱 634
    三、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的历史背景 636
    四、温病学的发展 638
    (一)金、元时期温病学的推进 639
    (二)明代温病学的发展 639
    (三)清代温病学的发展 640
    五、清代疾病体系的不断深化 642
    (一)首次在清代医著文献中出现的疾病 643
    (二)清代疫病中时空分布范围较广的疾病 644
    六、清代临证医学的大发展 646
    (一)诊断 646
    (二)内科 647
    (三)外科与伤科 647
    (四)妇产科 647
    (五)儿科 647
    (六)五官科 647
    (七)眼科 648
    (八)针灸 648
    (九)推拿 648
    第二节 医学经典著作研究的继续深入 648
    一、《素问》《灵枢》研究 648
    (一)注解《素问》《灵枢》全书 649
    (二)对《素问》《灵枢》择要注释 650
    (三)《素问》《灵枢》的分类研究 651
    (四)缘《内经》之旨发挥己见 653
    (五)对《内经》文字的研究 653
    (六)“中西汇通”研究医经 654
    二、《难经》研究 655
    三、《神农本草经》的辑佚和研究 656
    四、《伤寒论》研究 659
    (一)历朝著名伤寒学家的论著 659
    (二)各家有影响的伤寒学说 669
    五、《金匮要略》研究和各家著作 679
    第三节 医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683
    一、诊法学研究的进展概况 683
    (一)望诊 684
    (二)切诊 687
    (三)闻诊 691
    (四)问诊 692
    二、本草学研究进展 692
    (一)经方药物研究 692
    (二)《本草纲目》的后续著作 693
    (三)其他丰富多彩的本草著作 695
    三、品类繁多的医方著作 698
    (一)方论方解 698
    (二)大型医籍中医方的选辑 701
    (三)集录经验良方 703
    (四)专病专方著作 706
    (五)医方歌诀的流行 707
    (六)丸散膏丹药目 708
    第四节 临床各科学术发展 709
    一、临证综合研究成果 710
    二、外感温热、温疫病研究的重要发展回顾 713
    (一)温病学名家名著 713
    (二)温病学重要学术理论和辨证论治经验 718
    三、内科杂病论治的成就 736
    四、妇科学术的发展 740
    五、儿科学术的发展 743
    六、外科学术的发展 751
    七、伤科学术的发展 754
    八、咽喉科学术的发展 759
    九、眼科学术的发展 762
    十、针灸学术的发展 763
    十一、推拿术的发展 766
    十二、临证医案的大量积累 767
    第五节 临床专题研究各家学说 778
    一、叶桂的胃阴学说 778
    二、徐大椿的亡阴、亡阳论治 780
    三、各家肝病论治研究 780
    (一)叶桂的“阳化内风”论治 781
    (二)魏之琇的阴虚论治 782
    (三)王泰林总结肝病治法 783
    (四)费伯雄治肝方 783
    四、气血论治的进展 784
    (一)王清任气虚血瘀证治创见 784
    (二)唐宗海的《血证论》 785
    五、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等领域内的临床运用 786
    六、石芾南的燥、湿论治 787
    七、吴师机对外治法的总结与发展 788
    第六节 清代医家的学术争鸣 790
    一、对温补时弊的批判 790
    (一)温补时弊的产生及其批判 791
    (二)有关学术争议 792
    二、外科“正宗派”和“全生派”的学术分歧 793
    第七节 医论、医话及类书、丛书 794
    一、医论、医话 794
    二、医学类书、丛书 803
    (一)清廷纂修的大型综合性医籍 803
    (二)学者选辑的医学丛书 805
    (三)各家综合性医著 805
    第八节 中西医学汇通思潮的产生和尝试 809
    一、中西医学汇通思潮的产生 809
    二、中西医学汇通思潮的代表医家 810
    参考文献 815
    附 历代中医学术纪事年表 816
    先秦、两汉 816
    三国、两晋、南北朝 823
    隋、唐、五代 830
    两宋、金元 840
    明代 867
    清代 890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