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 本商品为预售商品,预计发货时间为X月X日!
  • 书号:9787030520470
    作者:(英)A.帕斯克(Alistair Pask)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88
    字数:27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376.00元
    售价: ¥376.00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生理育种Ⅱ: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为《生理育种I: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的姊妹篇,两本书均为满足作物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对大田作物研究的需求而著,其共同主线是提供可靠的表型鉴定理论和方法,涉及的范围从育种到基因挖掘。书中内容均以作者的早期著作《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为基础。
本书遵循《生理育种I》的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作物的多种表型鉴定方法,重点列举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常用的田间表型鉴定方法,旨在为精准测量小麦全生育期的生理性状提供指导。本书包括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的测定,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光合作用与光截获、生长发育和农艺等性状的检测技术,以及田间表型鉴定的综合建议。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 1
    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1
    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2
    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2
    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3
    第五篇 作物观测 3
    第六篇 综合建议 3
    参考文献 8
    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第一章 冠层温度 1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1
    (二)时间 1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2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2
    (五)步骤 12
    (六)测定建议 13
    (七)使用“第六感LT300”的详细建议 15
    (八)准备工作 16
    (九)试验测定 16
    (十)测定完成 16
    (十一)校准 16
    (十二)数据和计算 16
    (十三)故障排除 17
    延伸阅读 17
    第二章 气孔导度 18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9
    (二)时间 19
    (三)植物发育阶段 19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9
    (五)步骤 20
    (六)测定建议 20
    (七)准备工作 20
    (八)试验测定 20
    (九)数据和计算 21
    (十)故障排除 21
    延伸阅读 21
    第三章 叶片水势 2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23
    (二)时间 23
    (三)植物发育阶段 2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24
    (五)步骤 24
    (六)测定建议 24
    (七)准备工作 24
    (八)试验测定 25
    (九)温室测定 26
    (十)数据和计算 26
    (十一)故障排除 26
    延伸阅读 27
    第四章 渗透调节 28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28
    (二)时间 28
    (三)植物发育阶段 29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29
    (五)步骤 29
    (六)测定建议 29
    (七)准备工作 30
    (八)温室测定 30
    (九)田间测定 31
    (十)实验室测定 31
    (十一)数据和计算 31
    (十二)故障排除 32
    参考文献 32
    延伸阅读 32
    第五章 叶片相对含水量 3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33
    (二)时间 33
    (三)植物发育阶段 3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34
    (五)步骤 34
    (六)测定建议 34
    (七)准备工作 34
    (八)田间测定 34
    (九)实验室测定 34
    (十)数据和计算 35
    (十一)试验样例(表5.1) 35
    (十二)故障排除 36
    参考文献 36
    延伸阅读 36
    第六章 碳同位素分辨力 37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37
    (二)时间 37
    (三)植物发育阶段 37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38
    (五)步骤 38
    (六)测定建议 38
    (七)准备工作 38
    (八)试验测定 38
    (九)实验室测定 38
    (十)质谱法分析碳同位素 39
    (十一)数据和计算 39
    (十二)故障排除 40
    参考文献 40
    延伸阅读 40
    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第七章 光谱反射率 4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44
    (二)时间 44
    (三)植物发育阶段 4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44
    (五)步骤 44
    (六)测定建议 45
    (七)准备工作 45
    (八)初始测定 45
    (九)试验测定 45
    (十)数据和计算 46
    (十一)故障排除 48
    延伸阅读 48
    第八章 归一化植被指数 49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49
    (二)时间 50
    (三)植物发育阶段 50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50
    (五)步骤 50
    (六)测定建议 50
    (七)准备工作 51
    (八)试验测定 51
    (九)测定完成 51
    (十)数据和计算 52
    (十一)故障排除 52
    延伸阅读 53
    第九章 叶绿素含量 54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54
    (二)时间 54
    (三)植物发育阶段 5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54
    (五)步骤 55
    (六)测定建议 55
    (七)准备工作 56
    (八)初始测定 56
    (九)试验测定 56
    (十)数据和计算 56
    (十一)故障排除 57
    延伸阅读 57
    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第十章 作物地面覆盖度 61
    一、试验规划 6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61
    (二)时间 61
    (三)植物发育阶段 6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62
    (五)步骤 62
    (六)测定建议 62
    二、目测法 62
    三、数字图像分析法 63
    (一)准备工作 63
    (二)试验测定 63
    (三)图片处理 64
    (四)软件 64
    (五)界面设置 64
    (六)创建、记录并测试一个“操作” 65
    (七)运行DGC运算程序 68
    (八)图像自动批量处理 69
    (九)数据处理 69
    (十)范例 70
    (十一)故障排除 70
    延伸阅读 70
    第十一章 光截获 7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71
    (二)时间 71
    (三)植物发育阶段 7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72
    (五)步骤 72
    (六)测定建议 72
    (七)准备工作 72
    (八)试验测定 74
    (九)数据和计算 74
    (十)故障排除 75
    参考文献 75
    延伸阅读 75
    第十二章 叶面积、绿色面积与衰老 76
    一、试验规划 76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76
    (二)时间 76
    (三)植物发育阶段 77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77
    二、用自动面积测定仪进行损伤性测量 77
    (一)步骤 77
    (二)测定建议 77
    (三)准备工作 79
    (四)实验室测定 79
    三、无损测量 79
    (一)步骤 79
    (二)测定建议 80
    (三)LAI和/或GAI评分 80
    (四)植株衰老的试验评价 80
    (五)数据和计算 81
    (六)故障排除 81
    延伸阅读 81
    第十三章 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 82
    一、试验规划 8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83
    (二)时间 83
    (三)植物发育阶段 8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83
    (五)步骤 83
    二、叶绿素荧光测定 84
    (一)测定建议 85
    (二)准备工作 85
    (三)试验测定 85
    (四)测定完成 86
    三、气体交换测定 86
    (一)测定建议 87
    (二)准备工作 88
    (三)试验测定 88
    (四)测定完成 89
    (五)数据和计算 89
    (六)故障排除 90
    参考文献 90
    延伸阅读 90
    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第十四章 关键生育期的确定 9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94
    (二)时间 94
    (三)植物发育阶段 9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95
    (五)步骤 95
    (六)测定建议 95
    (七)小麦生育时期 98
    (八)故障排除 98
    第十五章 当季生物量测定 100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00
    (二)时间 100
    (三)植物发育阶段 100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00
    (五)步骤 101
    (六)测定建议 101
    (七)准备工作 102
    (八)田间测定 102
    (九)实验室测定 103
    (十)数据和公式 104
    (十一)故障排除 104
    第十六章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06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06
    (二)时间 106
    (三)植物发育阶段 106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07
    (五)步骤 107
    (六)测定建议 107
    (七)准备工作 108
    (八)田间测定 108
    (九)实验室测定 108
    (十)分析 108
    (十一)蒽酮法测定WSC含量 109
    (十二)使用校准曲线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109
    (十三)数据和计算 109
    (十四)故障排除 109
    第十七章 测定水分、养分和根系含量的土壤取样 11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11
    (二)时间 11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1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11
    (五)步骤 112
    (六)测定建议 112
    (七)准备工作 113
    (八)田间测定 113
    (九)实验室测定 114
    (十)数据和计算 118
    (十一)故障排除 119
    第十八章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21
    一、试验规划 12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21
    (二)时间 12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2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21
    (五)步骤 122
    (六)田间测定 122
    二、方法A:全生物量收获 123
    三、方法B:二次抽样收获 124
    四、方法C:减少脱粒的收获 125
    五、测定产量构成因素 127
    (一)收获前的测量 127
    (二)收获样品的测量 128
    (三)收获数据的计算 129
    (四)故障排除 130
    第五篇 作物观测
    第十九章 作物形态特征 13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33
    (二)时间 133
    (三)植物发育阶段 13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33
    (五)步骤 134
    (六)性状测量 134
    (七)性状观察 136
    (八)故障排除 140
    第二十章 季节性损害的观测 14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41
    (二)时间 14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4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41
    (五)步骤 142
    (六)测定建议 142
    (七)试验测定 142
    (八)故障排除 144
    第六篇 综合建议
    第二十一章 良好田间操作的通用建议 149
    (一)种质生理性状试验设计 149
    (二)取样和样品选择 150
    (三)进行测量和观察 151
    (四)田间调查表和田间地图 152
    (五)作物、地点和环境信息记录 152
    第二十二章 常用仪器介绍 156
    (一)正确使用仪器 156
    (二)样品干燥 156
    (三)样品的精确称量 157
    (四)常用的量程和单位 159
    (五)仪器型号建议 159
    附录一 术语表 161
    附录二 缩略词 164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