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法学 > 0301 法学 > 行政法

浏览历史

行政法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行政法
  • 书号:9787030282675
    作者:姜明安.余凌云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大16
  • 页数:772
    字数:133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5
  • 所属分类:D92 中国法律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枟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枠编写,全书除绪论外,下设11编54章。本教材在兼顾传统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之外,对以公众参与、公私合作、政府信息公开、柔性治理、硬软法结合等为基本要素的“新行政法”理论均有所介绍和述评;注重以最新资料,特别是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案例作为研究素材;坚持由浅入深,渐次深入的原则。内容安排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主导,原理及专题的阐述言简意赅。在介绍行政法学一般知识的同时,重点向学生传授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本教材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一本具有创新意味的教科书,也适用于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有意深入了解行政法学的读者。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出版说明
    总序言
    前言
    绪论
    什么是行政?
    什么是行政法?
    什么是“新行政法”?
    中国行政法是怎样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编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第1章 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之背景
    1.1 我国宪政运动和宪政思想产生的“先天不足”
    1.2 当代剧烈社会变革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1.3 行政法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呼唤
    第2章 行政法理论基础学说之概览
    2.1 国内相关学说之概览
    2.2 域外相关学说之概览
    第3章 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之述评
    3.1 已有研究成果之贡献
    3.2 最低限度共识之建立
    3.3 有效学术对话之展开
    3.4 实证基础研究之强化
    3.5 公共行政变迁之关注
    第二编 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4章 概述
    4.1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性
    4.2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产生途径与来源
    4.3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地位与功能
    4.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5章 依法行政原则
    5.1 法律优位原则
    5.2 法律保留原则
    第6章 平等原则
    6.1 平等原则的概念
    6.2 平等原则的衍生原则
    6.3 从平等原则看我国行政法制实践
    第7章 信赖保护原则
    7.1 信赖保护原则的概念
    7.2 信赖保护原则的发展
    7.3 信赖保护与法律安定
    7.4 信赖保护原则适用的条件
    7.5 信赖保护的方法
    7.6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领域
    7.7 信赖保护原则与我国行政法
    第8章 比例原则
    8.1 比例原则概述
    8.2 比例原则的内容
    8.3 比例原则与中国行政法制实践
    第9章 其他的行政法基本原则
    9.1 人性尊严原则
    9.2 诚实信用原则
    9.3 公益原则
    9.4 行政效能原则
    9.5 正当程序原则
    第三编 行政组织法与行政主体
    第10章 行政组织法与行政主体概说
    10.1 行政组织法
    10.2 行政主体
    第11章 行政机关
    11.1 行政机关概述
    11.2 行政机关的分类与特征
    11.3 行政机关组织法
    第12章 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
    12.1 概述
    12.2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2.3 受委托的组织
    第13章 公务员
    13.1 公务员制度概述
    13.2 公职关系
    第14章 行政相对人
    14.1 行政相对人概述
    14.2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第四编 行政规范的制定
    第15章 行政规范的类型与制度功能
    15.1 行政规范的类型
    15.2 行政规范的构成要件
    15.3 行政规范的制度变迁
    15.4 行政规范的制度功能
    第16章 行政规范的制定程序
    16.1 行政规范的制定程序
    16.2 行政规范制定的民主过程
    16.3 管制功能分析程序
    第17章 行政规范的法律效力
    17.1 行政规范有效性的判断
    17.2 行政规范的效力状态
    17.3 行政规范的司法拘束力
    17.4 内部行政规则的外部化
    17.5 行政规章对民事纠纷的适用
    第18章 行政规范的监督与审查机制
    18.1 法规清理制度
    18.2 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18.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8.4 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规定的审查
    18.5 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
    18.6 对行政规范的事实审查
    18.7 行政立法不作为的监督
    第五编 行政处理行为
    第19章 行政处理概述
    19.1 行政处理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属性
    19.2 行政处理的法律机制
    第20章 行政处理效力的构造和形态
    20.1 行政处理效力概述
    20.2 推定合法的公定力
    20.3 抵制改变的确定力
    20.4 强调遵从的拘束力
    20.5 诉诸强制的执行力
    第21章 行政处理的成立、生效与消灭
    21.1 行政处理的成立
    21.2 行政处理的生效
    21.3 无瑕疵行政处理的消灭
    第22章 行政处理的瑕疵及其处置
    22.1 行政处理瑕疵的基本形态
    22.2 错误瑕疵及其修正
    22.3 不当瑕疵及其变更
    22.4 “一般违法”瑕疵及其撤销
    22.5 “严重且明显”瑕疵及其无效
    第23章 行政处理行为各论
    23.1 行政许可
    23.2 行政处罚
    23.3 行政强制
    23.4 行政收用
    23.5 行政给付
    23.6 行政确认
    第六编 非强制行政行为
    第24章 非强制行政行为的理念
    24.1 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基本含义
    24.2 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基本类型
    24.3 非强制行政行为的现实问题和法治化对策
    第25章 行政计划与规划
    25.1 行政计划和规划的概念、特点与性质
    25.2 行政计划的产生发展与现实意义
    25.3 行政计划的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
    25.4 行政计划的类型、程序与救济
    25.5 行政计划的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
    第26章 行政指导
    26.1 行政指导的概念和重要特征
    26.2 行政指导的产生发展和国外做法
    26.3 行政指导的构成要件和基本功能
    26.4 行政指导的分类、方式和程序
    26.5 行政指导的现实问题和完善路径
    第27章 行政契约
    27.1 概述
    27.2 行政契约与依法行政
    27.3 行政契约中的权利义务
    27.4 程序
    27.5 法律救济
    第28章 行政调解
    28.1 概述
    28.2 行政调解的原则
    28.3 行政调解的程序
    28.4 我国行政调解的法律规定及制度
    第29章 行政奖励
    29.1 定义与属性
    29.2 合法要件
    29.3 运行过程
    29.4 法律救济
    第30章 行政资助
    30.1 行政资助概述
    30.2 行政资助中的权利义务
    30.3 行政资助的程序
    30.4 行政资助的法律救济
    第31章 政府采购
    31.1 政府采购的基本含义
    31.2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31.3 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状况
    31.4 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反思
    第七编 行政自由裁量行为
    第32章 现代社会中的行政自由裁量现象
    32.1 行政自由裁量概述
    32.2 产生行政自由裁量的原因分析
    32.3 控制与治理
    第33章 行政裁量与立法目的
    33.1 概述
    33.2 发现立法目的的路径与方法
    33.3 双重或多重目的
    第34章 行政自由裁量与相关考虑
    34.1 概述
    34.2 对相关因素的判断
    34.3 考虑不相关因素对裁量决定效力的影响
    34.4 未考虑相关因素对裁量决定效力的影响
    34.5 权重问题
    第35章 行政自由裁量与公正要求
    35.1 概述
    35.2 实质意义上的公正
    35.3 形式意义上的公正
    第36章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适当拘束
    36.1 概述
    36.2 行政不作为
    36.3 行政政策
    36.4 上级指示
    36.5 稀缺的公共资源
    第八编 行政程序
    第37章 行政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37.1 行政程序辨析
    37.2 行政程序法
    第38章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38.1 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概述
    38.2 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体系
    38.3 行政程序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
    第39章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39.1 关于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定位
    39.2 听取意见制度
    39.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39.4 行政程序法的其他基本制度
    第九编 监督行政与行政责任
    第40章 监督行政的体系、对象与内容
    40.1 监督行政与行政监督
    40.2 监督行政的体系
    40.3 监督行政的对象
    40.4 监督行政的内容
    第41章 监督行政的主体及其一般方式
    41.1 权力机关的监督
    41.2 司法机关的监督
    41.3 行政机关的监督
    41.4 公民社会的监督
    第42章 监督行政的专门方式
    42.1 行政监察监督
    42.2 审计监督
    第43章 行政责任概述
    43.1 行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43.2 行政责任与相关责任的区别
    43.3 违法行政行为与行政责任的形成
    43.4 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与方式
    43.5 行政责任的追究与免除
    第44章 行政赔偿责任
    44.1 行政赔偿概述
    44.2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44.3 行政赔偿范围
    44.4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44.5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44.6 行政赔偿程序
    44.7 行政追偿程序
    第45章 行政补偿
    45.1 行政补偿概述
    45.2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
    45.3 行政补偿的范围、方式与标准
    45.4 行政补偿的程序
    45.5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第46章 行政处分
    46.1 行政处分概述
    46.2 承担主体与承担方式
    46.3 行政处分的追究与解除
    46.4 政纪责任的救济程序
    第十编 行政救济
    第47章 行政救济概述
    47.1 救济
    47.2 行政救济
    47.3 理论基础
    第48章 信访
    48.1 概念
    48.2 地位
    48.3 历史
    48.4 条例
    第49章 行政复议
    49.1 概述
    49.2 规定
    49.3 问题
    第50章 行政诉讼
    50.1 概述
    50.2 类型
    50.3 受案范围
    50.4 管辖
    50.5 参加人
    50.6 证据
    50.7 程序
    50.8 裁判
    50.9 执行
    50.10 监督
    第十一编 公物法原理
    第51章 公物法的基本概念
    51.1 公物的起源
    51.2 公物的概念
    51.3 公物的种类
    51.4 公物的构成
    51.5 公物的特征
    51.6 公物法的地位
    第52章 公物的所有权与管理
    52.1 公物的所有权理论纷争
    52.2 公物的成立
    52.3 公物的管理
    52.4 公物的消灭
    第53章 公物的使用与使用人的权利
    53.1 公物使用的方式
    53.2 一般使用中的使用人权利
    53.3 公物使用的费用承担
    第54章 公物行政的监督与救济
    54.1 公物行政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54.2 公物行政的监督
    54.3 公物行政的救济
    54.4 公物行政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