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

浏览历史

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
  • 书号: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
  • 页数:0
    字数:539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Q94 植物学
  • 定价: ¥5.80元
    售价: ¥4.58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次把植被科学中的英美和欧洲两大学派的观点综合成了一部整体性的著作,同时也叙述了苏联和东欧学派的概念;归纳了近代广泛采用的植被分析方法,适于世界性的植被分类系统,对植被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作了解释。
全书分五个部分:一、概论;二、野外植被分析;三、植被资料的分类和排序;四、植被分布格局的时间、空间解释;五、结论。可供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自然地理学科研人员,大专院校生物系、地理系、农、林、牧专业的师生,以及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第一部分 概论
    第1章 引言——概念的澄清
    1.1 植被生态学
    1.2 怎样识别植物群落
    1.3 欧洲和英美学派的术语
    1.4 本书的范围
    第2章 植被生态学的背景和现代的趋势
    2.1 地理描述的方向
    2.2 系统-类型学的方向
    2.3 环境的方向
    2.4 实验的方向
    2.5 动态的方向
    2.6 数学-统计学的方向
    2.7 地区-地理学和历史学的方向
    2.8 制图学的方向
    2.9 应用的方向
    2.10 生态系统的方向:概念的综合
    第3章 植物群落的假说
    3.1 有机体的比拟及其后果
    3.2 群落——个体的结合
    3.3 群落的鉴定
    3.4 确定群落的植被参数
    3.5 具体群落和抽象群落
    第4章 植被取样须知
    4.1 取样的基本步骤
    4.2 样地的主观选择和客观选择
    4.3 识别客观对象或群落
    4.4 在识别的植被片段中样地的选择
    4.5 两种不同的取样途径
    第二部分 野外植被分析
    第5章 群落取样:样地记录法(The Relevé Method)
    5.1 一个样地(sample stand)的三项要求——特别是同质的要求
    5.2 最小样地面积——大小要求
    5.3 样地记录分析的实例
    5.4 种的数量估算
    第6章 种的定量测定
    6.1 植被的定量参数
    6.2 样方中密度的测定
    6.3 频度的测定
    6.4 如何确定样地的大小
    6.5 盖度的测定
    第7章 样地计数法
    7.1 样地计数法和样地记录法的差异
    7.2 标准木调查法
    7.3 记数样地分析的实例
    7.4 无样地取样技术
    7.5 Bitterlich的可变半径法
    7.6 Wisconsin距离法
    7.7 北美野外定量分析的文献实例
    第三部分 植被资料的分类与排列
    第8章 植被结构、分类及系统
    8.1 植被结构的概念
    8.2 植物生活型
    8.3 生活型谱
    8.4 生物量的成层现象及剖面图
    8.5 植物群落的物候相
    8.6 分类:局限性和可能性
    8.7 植被的结构单位及系统
    8.8 植被-环境结合的方案或生态系统方案
    8.9 按植物种类划分的植被单位和系统
    第9章 植被分类排表比较法
    9.1 原始表的设计
    9.2 计算恒有度等级
    9.3 识别区别种
    9.4 不分等级的抽象植物群落
    9.5 抽象植物群落的分等级
    9.6 植物群丛和特征种的确定
    9.7 群丛属概念的值
    第10章 植被资料的数学处理
    10.1 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
    10.2 种间的相关性
    10.3 种的序列
    10.4 客观的分类
    10.5 用带视孔的穿孔卡片综合样地记录
    10.6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样地记录综合
    10.7 样地的序列
    10.8 树状线谱法
    第四部分 植被分布格局的空间和时间解释
    第11章 植被-环境相关性研究
    11.1 生态种组
    11.2 土地的生态分类
    11.3 环境梯度分析
    第12章 对植物群落起源的因果分析探究
    12.1 因果分析研究途径的范围
    12.2 群落形成的原因
    12.3 植物区系在群落形成中的重要性
    12.4 植被和生境
    12.5 食草动物
    12.6 竞争
    12.7 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
    12.8 因果分析的历史与演化的重要性
    12.9 植物群落的因果分析
    第13章 演替顶极和稳定性
    13.1 演替的概念
    13.2 演替的种类
    13.3 研究演替的方法
    13.4 演替的例子
    13.5 顶极群落概念和稳定性
    第14章 植被和生境制图
    14.1 植被和生境制图的概念
    14.2 植物群落的镶嵌
    14.3 制图目的
    14.4 图的内容和比例尺
    14.5 现存植被与潜在植被
    14.6 图的符号和颜色
    14.7 野外制图辅助物
    14.8 植被和生境制图方法的比较
    第五部分 结论
    第15章 植被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的综合
    15.1 科学上与实践上的重要性
    15.2 植被生态学的未来发展
    15.3 方法的综合
    附录A 亚类修订过的Raunkiaer植物生活型检索表
    附录B 世界植物群系的外貌-生态分类试行方案
    附录C 依据比例尺为1∶31680航空照片镶嵌图绘制的斯里兰卡东南部植被结构类型图图例
    附录D 用1∶15840标准航空照片绘制曼尼托巴东南部森林生境类型图的图例
    参考文献
    内容索引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