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藏工程原理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油气藏工程原理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油气藏工程原理
  • 书号:9787030214034
    作者:窦之林,王赟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712
    字数:103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19
  • 所属分类:TE3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定价: ¥145.00元
    售价: ¥114.5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阐述油气藏工程理论、方法、技术,涉及油气藏工程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油气藏工程工作经验与知识等。书中的素材大多取自作者几十年工作中的实例。本书从内容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章)主要介绍了油气藏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方法。
  第二部分(第11~15章)主要介绍油气藏开发专业知识,涉及油水驱替、提高采收率和剩余油的注水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还简单介绍根据下降曲线分析预测油井和储层的动态变化,即主要涉及油气采收率的提高。
  本书适合科研院校油气藏勘探开发或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油田生产单位油气藏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或工具手册使用。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油气藏
    1.1 油藏或气藏存在的条件
    1.2 沉积学
    1.3 油气的产生及其运移
    1.4 油气圈闭
    1.5 油藏温度和压力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 储层流体
    2.1 组分
    2.2 油藏条件下烃体系的相态
    2.3 储层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2.3.1 气和凝析气的体积特性与黏度
    2.3.2 原油的体积特性与黏度
    2.4 地层水性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储层岩石
    3.1 引言
    3.2 取心和测井:各自特点及相对优势
    3.2.1 取心
    3.2.2 测井
    3.2.3 岩心及测井测量的优缺点
    3.3 岩心和测井的组合使用
    3.4 位置相关标量的性质
    3.4.1 孔隙度
    3.4.2 流体饱和度
    3.4.3 压缩系数
    3.4.4 润湿性和毛管作用
    3.5 动力学性质
    3.5.1 渗透率
    3.5.2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3.5.3 相对渗透率概念的讨论
    3.5.4 沉积单元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计算
    3.5.5 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程
    3.6 油气藏地层划分
    3.6.1 地层划分的快捷方法
    3.6.2 统计分析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3.6.3 应用聚类分析进行地层划分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 油气储量评估
    4.1 引言
    4.2 可采储量
    4.2.1 证实可采储量
    4.2.2 未证实可采储量
    4.2.3 可采储量按生产状态的分类
    4.3 容积法可采储量计算的基本数据
    4.3.1 应用公式
    4.3.2 油气藏面积
    4.3.3 有效厚度
    4.3.4 孔隙度与平均孔隙度
    4.3.5 含水饱和度及其平均值的计算
    4.3.6 原油和天然气体积系数的计算
    4.3.7 采收率
    4.4 容积法计算可采储量
    4.4.1 确定性方法
    4.4.2 概率方法或蒙特·卡罗法
    4.5 按油气体积对油田分类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 弱可压缩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径向流动
    5.1 引言
    5.2 单相径向流方程
    5.3 水平径向流扩散方程的线性化——假设岩石—流体扩散与压力无关
    5.4 径向扩散方程的无因次形式
    5.5 流动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
    5.6 常压缩系数流体径向扩散方程的解
    5.6.1 瞬变流动
    5.6.2 拟稳态流动
    5.6.3 稳态流动
    5.7 应用于扩散方程求解的叠加原理
    5.8 生产井和注入井的测试
    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 油井试井解释
    6.1 引言
    6.2 产量和压力的测量
    6.3 非唯一性问题
    6.4 非圆形泄油面积时的pD(tD)函数计算
    6.5 压降试井解释
    6.5.1 概述
    6.5.2 恒速压降试井
    6.5.3 产量缓慢变化时的压降试井
    6.5.4 变速压降试井
    6.6 压力恢复试井解释
    6.6.1 概述
    6.6.2 稳产井的压力恢复测试
    6.6.3 非稳产井的压力恢复测试
    6.7 压力的时间导数
    6.8 样板曲线
    6.9 油藏非均质性对井底压力的动态影响
    6.9.1 井的几何尺寸造成的表皮效应
    6.9.2 层状或底水油气藏
    6.9.3 泄油区内存在渗透率障蔽层
    6.10 注入测试解释的讨论
    6.11 干扰试井
    6.12 脉冲试井
    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 气井生产测试解释
    7.1 引言
    7.2 真实气体拟压力m(p)
    7.3 利用m(p)函数对真实气体扩散方程线性化
    7.4 气体扩散方程的无因次形式
    7.5 非达西流
    7.6 向井方向的气体水平径向流动
    7.6.1 瞬变流
    7.6.2 拟稳态流
    7.6.3 稳态流
    7.6.4 气体扩散方程的通解
    7.7 气体流动方程m(p)解和p2解的比较
    7.8 气井产能测试
    7.8.1 引言
    7.8.2 拟稳态流动下的测试
    7.8.3 气井不稳定试井
    7.9 压力恢复试井解释
    7.10 等价性
    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 油气藏动态监测的井下测试
    8.1 引言
    8.2 选择性地层测试(RFT)
    8.3 生产测井
    8.3.1 井筒中流体速度的测量
    8.3.2 井筒流体密度的测量
    8.3.3 流体电容的测量
    8.3.4 井筒流体光电特性的测量
    8.3.5 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8.3.6 辅助测量
    8.3.7 生产测井的记录
    8.4 生产测井的解释标准
    8.4.1 油井的生产测井诊断
    8.4.2 气井的生产测井诊断
    8.4.3 注水井的生产测井诊断
    8.5 核测井
    8.5.1 概述
    8.5.2 放射性的基本知识
    8.5.3 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8.5.4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8.5.5 中子测井仪
    8.6 含气层段的识别
    8.6.1 新钻井或新完井的井
    8.6.2 生产井
    8.7 水淹层识别(Sw>Siw
    8.7.1 氯测井
    8.7.2 热中子衰减时间测井(TDT)
    8.7.3 碳氧比(COR)测井
    参考文献
    第9章 油气藏水侵
    9.1 引言
    9.2 We(t)经验方程
    9.2.1 Schilthuis方程
    9.2.2 Hurst方程
    9.3 We(t)的全局方程
    9.4 用常压缩性流体扩散方程的解计算We
    9.5 水层影响函数及其在We(t)预测中的应用
    9.5.1 由恒定流量的PD(tD)解计算We(t)
    9.5.2 水层“影响函数”
    9.6 有限水层的Fetkovich方法
    9.7 后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0章 物质平衡方程
    10.1 引言
    10.2 平均油藏压力
    10.3 干气藏
    10.3.1 封闭气藏
    10.3.2 与水层连通的气藏
    10.4 凝析气藏
    10.4.1 引言
    10.4.2 注水或循环注气保持压力
    10.4.3 封闭气藏
    10.4.4 与水层连通的气藏
    10.5 油藏
    10.5.1 油藏的一般物质平衡方程
    10.5.2 驱动指数
    10.5.3 特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二部分
    第11章 均匀孔隙介质中的非混相驱替
    11.1 引言
    11.2 基本假设
    11.3 一维系统中的驱替
    11.3.1 分流量方程
    11.3.2 Buckley-Leverett驱替方程
    11.3.3 前缘后平均饱和度的计算:Welge方程
    11.3.4 不同时间采油量和采出液流中驱替流体百分比的计算
    11.3.5 原油黏度和流量对驱替的影响
    11.3.6 前缘不稳定性:指进现象
    11.4 二维系统(x,z)中的驱替
    11.4.1 分异流动与垂向平衡
    11.4.2 分异流动前缘的重力稳定性
    11.5 拟相对渗透率与毛管压力曲线
    11.5.1 地层总层度ht远小于毛管过渡区高度hc
    11.5.2 地层总层度ht与毛管过渡区高度hc数量级相同
    11.5.3 地层总层度ht远大于毛管过渡区高度hc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2章 油藏注水
    12.1 引言
    12.2 注水技术的发展
    12.3 影响原油水驱采收率的因素
    12.4 ED:微观驱油效率
    12.5 EV:体积效率
    12.5.1 EA:平面波及效率
    12.5.2 EI:纵向波及效率
    12.6 近井区域油水界面的变形:水的锥进
    12.6.1 水锥进的临界流量计算
    12.6.2 高于临界产率的生产
    12.7 注水生产油藏的测试
    12.7.1 水驱前缘推进的监测
    12.7.2 井间测试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3章 油藏动态数值模拟
    13.1 引言
    13.2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3 数值模型的分类
    13.3.1 按流动方程离散化方法分类
    13.3.2 按油藏几何形态分类
    13.3.3 按流动相的数量和性质分类
    13.4 连续性方程
    13.5 流动方程
    13.6 微可压缩流体的单相流动
    13.7 气体的单相流动
    13.8 多相流动
    13.9 多相流动的广义组分方程
    13.10 流动方程的讨论
    13.10.1 单相流
    13.10.2 两相流
    13.10.3 三相流动
    13.11 有限差分方法的基本原理
    13.11.1 离散化
    13.11.2 网格类型
    13.11.3 有限差分法中导数项的离散化
    13.11.4 空间导数的时间选择和稳定条件
    13.11.5 舍入和截断误差
    13.12 单相流数值模拟
    13.12.1 单相流有限差分方程
    13.12.2 单相流有限差分方程的矩阵形式
    13.13 流动方程离散化导出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13.13.1 引言
    13.13.2 直接法
    13.13.3 迭代方法
    13.13.4 交替方向法
    13.14 多相流数值模拟
    13.14.1 多相流有限差分方程
    13.14.2 数值弥散及其在多相流动中的处理
    13.14.3 多相流有限差分方程的解
    13.15 数值模拟研究油藏动态介绍
    13.16 基本数据的收集、编辑和预处理
    13.16.1 选择油藏离散网格
    13.16.2 各层的总厚度与有效厚度
    13.16.3 孔隙度和孔隙可压缩系数
    13.16.4 水平渗透率
    13.16.5 垂向渗透率
    13.16.6 相关参数
    13.16.7 毛管压力曲线
    13.16.8 相对渗透率曲线
    13.16.9 PVT参数
    13.16.10 初始油气和油水界面
    13.16.11 参考基准面的初始压力、温度和温度梯度
    13.17 模型初始化
    13.17.1 几何参数的计算
    13.17.2 相压力的计算
    13.17.3 毛管压力和饱和度计算
    13.17.4 油藏中流体初始体积计算
    13.17.5 绘制等值线图
    13.18 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方法
    13.18.1 模型的选择
    13.18.2 收敛和稳定性条件
    13.18.3 驱替过程模拟:拟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拟毛管压力曲线的选择
    13.19 油藏历史拟合验证数值模型
    13.19.1 验证的范围和方法
    13.19.2 历史拟合所需的数据
    13.19.3 历史拟合模型的使用
    13.19.4 检查历史拟合
    13.20 油气藏动态预测
    13.20.1 引言
    13.20.2 生产的限制条件
    13.20.3 井产率的计算
    13.21 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4章 利用递减曲线和识别模型预测井与油藏动态
    14.1 引言
    14.2 产量递减曲线
    14.2.1 递减曲线的适用条件
    14.2.2 递减曲线的特征
    14.2.3 递减曲线法的实际应用
    14.3 识别模型
    14.3.1 油藏与水层为单一动力学系统
    14.3.2 系统论基础
    14.3.3 不连续动态系统
    14.3.4 模型识别的步骤
    14.3.5 实例:存在水层的气藏识别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5章 提高采收率技术
    15.1 引言
    15.2 世界石油储量现状
    15.3 剩余油的数量及分布
    15.3.1 引言
    15.3.2 剩余油总量评价方法
    15.3.3 油藏内剩余油分布的确定
    15.4 高级油藏管理(ARM):优化注水或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
    15.4.1 注水ARM
    15.4.2 顶部注非混相气体
    15.5 EOR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15.5.1 引言
    15.5.2 强化采油方法的分类
    15.6 蒸汽驱
    15.6.1 温度对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的影响
    15.6.2 蒸汽驱技术
    15.6.3 油藏中遇到的问题
    15.6.4 小结
    15.7 蒸汽吞吐或蒸汽浸泡
    15.7.1 方法的起源
    15.7.2 蒸汽吞吐技术
    15.7.3 油藏工程描述
    15.8 火烧油层
    15.8.1 方法原理
    15.8.2 油藏中发生了什么
    15.8.3 湿式燃烧
    15.8.4 氧气或富氧空气注入
    15.8.5 小结
    15.9 混相气驱
    15.9.1 引言
    15.9.2 油藏原油/注入气体混合物的拟三元相图
    15.9.3 油藏原油与气态烃和氮气混合物的相态
    15.9.4 油藏原油与二氧化碳混合物的相态
    15.9.5 计算最小混相压力的关系式
    15.9.6 混相气驱涉及的流动状态
    15.9.7 重力稳定条件下的驱替
    15.9.8 混相气驱技术
    15.9.9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和二氧化碳吞吐
    15.9.10 小结
    15.10 聚合物驱
    15.10.1 引言
    15.10.2 使用的聚合物
    15.10.3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
    15.10.4 聚合物凝胶对渗透剖面的改善
    15.10.5 聚合物技术
    15.10.6 小结
    15.11 胶束-聚合物驱
    15.11.1 引言
    15.11.2 水/原油/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
    15.11.3 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态
    15.11.4 水矿化度对体系性质的影响
    15.11.5 油藏岩石吸附(表面活性剂滞留)
    15.11.6 胶束—聚合物驱技术
    15.11.7 小结
    15.12 碱水驱
    15.12.1 引言
    15.12.2 碱引起的反应及相互作用
    15.12.3 碱水驱技术
    15.12.4 小结
    15.13 EOR油藏动态监测
    15.13.1 经典方法
    15.13.2 地震方法
    15.13.3 电和电磁方法
    15.13.4 小结
    15.14 特定油田适宜EOR方法的选择
    15.15 EOR的前景
    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