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安全科学 > (第一卷)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演变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第一卷)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演变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第一卷)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演变
  • 丛书总主编:秦大河
  • 书号:7030100484
    作者:秦大河
  • 外文书名:
  •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 页数:
    字数:371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29
  • 所属分类:X21 环境与环境系统
  • 定价: ¥65.00元
    售价: ¥51.3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卷在对中国西部气候、生态环境综合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演变及青藏高原隆升和人类活动对西部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时期的开发总结了西北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及环境承载力。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及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卷 前言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提要
    1·1区域范围与地理位置
    1·1·1西部概念的形成与早期的东西部界线
    1·1·2目前的西部地区范围
    1·1·3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
    1·2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主要问题
    1·2·1地质环境特殊与多山地、高原、盆地
    1·2·2高寒、干旱气候困扰大部分地区
    1·2·3江河源地与内流区并存
    1·2·4荒漠、草原辽阔,森林仅分布于山地
    1·2·5难利用土地面积广阔
    1·3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
    1·3·1自然资源概述
    1·3·2耕地、林地与草地
    1·3·3水资源与水能
    1·3·4煤、石油和天然气
    1·3·5主要金属矿产、化工、冶金辅助原料及建材矿产
    1·3·6生物资源
    1·4社会经济状况
    1·4·1区位与交通
    1·4·2人口压力与人口素质
    1·4·3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5生态地理分区
    1·5·1生态她理分区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和等级系统
    1·5·2生态地理分区方案
    1·6各生态地理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6·1东部季风大区
    1·6·2西北干旱大区
    1·6·3青藏高寒大区
    1·7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气候变化
    提要
    2·1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
    2·1·1温度与光热条件
    2·1·2降水与水汽输送
    2·1·3气候极值
    2·1·4气候的季节特征
    2·1·5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
    2·2过去两千年的气候变化
    2·2·1气候变化背景
    2·2·2千年尺度气候波动
    2·2·3中世纪暖期
    2·2·4小冰期
    2·2·5中国气候变化的阶段性
    2·3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2·3·1中国西部的大暖期
    2·3·2过去两千年中国西部的气候变化
    2·3·3西部的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
    2·3·4近五百年中国西部的干旱
    2·3·520世纪中国西部的气候变暖
    2·4近五十年中国西部与东部气候变化对比
    2·4·1温度变化对比
    2·4·2降水变化对比
    2·4·3气候极值变化对比
    2·4·4气候变化季节特征
    2·5西部地区气候灾害
    2·5·1沙尘暴
    2·5·2雪灾
    2·5·3干旱与洪涝
    2·5·4寒潮
    2·6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环境的演变(上)
    提要
    3·1冰川
    3·1·1中国现代冰川分布特征与类型
    3·1·2距今2.1万年(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规模与环境
    3·t·3距今1万年以来的冰川进退波动
    3·1·4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3·2冻土
    3·2·1我国多年冻土类型及分布
    3·2·2确定古冻土存在的依据及原则
    3·2·3末次冰盛期我国多年冻土的扩展
    3·2·4全新世多年冻土的退缩与扩展
    3·3河流
    3·3·1我国西部河流概况
    3·3·2外流河特点及其变化
    3·3·3内陆河特点及共变化
    3·4湖泊
    3·4·1中国西部湖泊概况
    3·4·2末次冰盛期西部与东部湖泊环境特点
    3·4·3距今1.2万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湖面波动
    3·4·4二千年来湖泊环境变化过程
    3·4·5二百年来的湖泊变化
    3·4·6最近五十年未的湖泊变化
    3·5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变化
    3·5·1地下水资源现状
    3·5·2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条件
    3·5·3地下水资源的变化
    3·6山地灾害
    3·6·1山地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6·2山地灾害的危害
    3·6·3山地灾害的演变
    3·7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态环境的演变(下)
    提要
    4·1沙漠和沙漠化
    4·1·1现代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特点
    4·1·2末次冰期晚冰阶以来沙漠、沙地演变过程
    4·1·3沙漠演化(沙漠化)的成因
    4·2水土流失
    4·2·1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和特征
    4·2·2水土流失演化过程
    4·2·3水土流失中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贡献率的分析
    4·3盐渍土和盐渍化
    4·3·1盐渍土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4·3·2盐渍化演变过程
    4·3·3积盐过程及成因
    4·4生物多样性
    4·4·1生物多样性现状
    4·4·2生物多样性的演变
    4·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藏高原对西部环境演变的作用
    提要
    5·1高原隆升与西部地质气候变迁
    5·1·1高原隆升的5个临界尺度和相应的临界时间
    5·1·2高原隆升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
    5·1·3高原隆升在西部地质气候与环境演化中的作用
    5·2高原隆升对西部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
    5·2·1高原隆升与三级地势阶梯的形成
    5·2·2黄土高原的发展与红土高原的退化
    5·2·3水系格局的形成和变动
    5·2·4冰冻圈的形成和发展
    5·3西部现代气候中的高原影响
    5·3·1气压场和风场
    5·3·2气温
    5·3·3降水
    5·4高原隆升对西部自然环境区域分异的影响
    5·4·1西北区的山地湿岛、荒漠绿洲与亚洲干旱核心
    5·4·2藏东南的水汽通道与西南山地的干旱河谷
    5·4·3青藏高原山地垂直带类型的分布模式
    5·5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人类活动在西部地区环境演变中的作用
    提要
    6·1地球大气组成的变化
    6·1·1地球大气的组成
    6·1·2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大气组成的变化
    6·1·3西部地区大气组成变化的观测结果
    6·2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
    6·2·1地球气候与地气辐射平衡
    6·2·2大气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计算方法
    6·2·3主要辐射张追源及其大小
    6·2·4全球增温潜能(GWP)
    6·3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3·1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方式
    6·3·2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6·4近二千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6·4·1近二千年来人口增长和农耕区扩展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6·4·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对历史植被与土壤侵蚀加剧的影响
    6·4·3西南地区土地开发对森林覆盖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影响
    6·4·4西北干旱区绿洲扩大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6·5近五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1近五十年来西部土地利用的变化
    6·5·2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6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6·1生物多样性受损的原因分析
    6·6·2人类活动对西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6·3人类活动对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6·7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西北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与环境承载力
    提要
    7·1西北地区的潜在植被与原生植被
    7·1·1潜在植被
    7·1·2原生植被
    7·1·3原生植被重建对西部生态建设的意义
    7·2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重点与经验
    7·2·1西北地区历史上三次开发高潮的重点
    7·2·2西北地区开发史可供汲取的经验
    7·3农牧交错带的位移与环境演变
    7·3·1农牧交错带现状
    7·3·2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的位移
    7·3·3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开垦所导致的环境后果
    7·3·4开发不可过度
    7·4西北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7·4·1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
    7·4·2气候生产力
    7·4·3土地承载力
    7·4·4环境承载力与西部大开发
    7·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卷 名词解释
    第一卷 作者名单
    彩色插图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