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人口学 > 汶川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汶川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汶川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
  • 书号:9787030501387
    作者:张果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80
    字数:25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16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政府高度重视地震后家庭恢复,四川省因地制宜,适时出台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衍生出新的问题:由于人口再生育关怀是在灾后建立的临时性救助措施,所以未能充分考虑再生育家庭和小孩发展的长远规划。
  本书针对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的后续问题,对再生育家庭和小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本书分为9章,内容主要围绕灾后人口再生育关怀时期面临的新问题展开,尤其是再生育家庭发展和再生育子女的教育问题。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汶川地震背景 1
    1.1.2 汶川地震对人口及家庭发展的冲击 5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2.1 研究目的 7
    1.2.2 研究意义 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2
    1.3.3 研究评述 13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
    1.4.1 基本人口学相关理论 14
    1.4.2 非常态人口学相关理论 21
    1.4.3 干预性人口学相关理论 27
    第2章 汶川地震人口损失统计及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的产生 33
    2.1 汶川地震人口损失数据 33
    2.1.1 全国区域基础人口损失数据 33
    2.1.2 调查区域基础人口损失数据清单 33
    2.2 调查区域地震后人口再生育诉求 34
    2.3 灾后人口损失分析 34
    2.3.1 人口损失与失独家庭的定义 34
    2.3.2 震区失独家庭概况 34
    2.4 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产生背景 35
    2.5 人口再生育关怀应急管理阶段总结 36
    2.5.1 应急处置阶段(2008年5~9月) 36
    2.5.2 恢复重建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9月) 37
    2.5.3 巩固提升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2月) 38
    2.5.4 人口再生育关怀阶段(2009~2027年) 38
    2.6 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总结与模式化推广 39
    第3章 再生育家庭现状实证调查分析 41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1
    3.1.1 调查背景 41
    3.1.2 调查区域和调研方法 41
    3.1.3 调查成果 42
    3.2 调查区域人口损失概况介绍 43
    3.2.1 德阳市、绵阳市、阿坝州人口损失情况分析 43
    3.2.2 汶川县、青川县、北川县人口损失分析 43
    3.3 再生育小孩健康发展分析 44
    3.3.1 再生育小孩出生时的健康状况分析 44
    3.3.2 再生育小孩父母健康状况分析 49
    3.4 再生育小孩教育发展分析 50
    3.4.1 再生育小孩父母教育结构分析 50
    3.4.2 再生育小孩父母对小孩的教育理念分析 52
    3.4.3 再生育小孩对家庭的重要程度分析 59
    3.4.4 再生育家庭未来发展保障性分析 61
    3.5 再生育家庭生存与发展现状典型案例 64
    3.5.1 再生育小孩健康成长案例 64
    3.5.2 再生育小孩家庭发展案例 67
    3.5.3 再生育小孩政府关怀案例 71
    第4章 再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研究 76
    4.1 再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76
    4.2 研究的方法与模型 77
    4.3 研究变量定义、数据分析 79
    4.3.1 变量选择与定义 79
    4.3.2 数据统计与描述 81
    4.4 实证结果和机理分析 83
    4.4.1 再生育小孩健康发展影响因素及机制 83
    4.4.2 再生育小孩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及机制 84
    4.4.3 再生育家庭发展影响因素及机制 86
    4.5 再生育家庭发展影响机制总结分析 88
    第5章 基于实证调查及模式机制研究的再生育家庭发展核心问题 90
    5.1 再生育家庭发展基本问题梳理 90
    5.1.1 再生育家庭小孩健康问题 90
    5.1.2 再生育家庭小孩教育问题 90
    5.1.3 再生育家庭发展问题 91
    5.2 个体与家庭发展的问题 91
    5.3 国家、政府与再生育家庭发展问题 92
    5.3.1 医疗保障问题 92
    5.3.2 再生育小孩的长期教育问题 93
    5.3.3 社会保障问题 93
    5.4 社会(非)公益组织与再生育家庭发展的问题 94
    第6章 再生育小孩可持续发展模式 95
    6.1 成长发育阶段理论划分 95
    6.1.1 医学上的成长发育阶段 95
    6.1.2 社会学发展阶段的划分(0~18岁) 97
    6.2 基于成长阶段论的再生育小孩可持续发展 97
    6.2.1 孕前优生优育准备阶段 97
    6.2.2 孕期保健阶段 100
    6.2.3 幼儿阶段健康快乐教育模式 103
    6.2.4 青少年阶段“人格、价值、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107
    6.2.5 再生育小孩在成年阶段的自我选择与发展模式 110
    6.2.6 再生育小孩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 110
    第7章 再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类隔代家庭”发展模式 115
    7.1 “类隔代家庭”发展理论提出 115
    7.1.1 “类隔代家庭”首次提出 115
    7.1.2 灾后“类隔代家庭”特征及发展模式 116
    7.2 “类隔代家庭”可持续发展模式 118
    7.2.1 “类隔代家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118
    7.2.2 家庭主体——“自我重建”发展 119
    7.2.3 国家政策——“核心支撑”发展 122
    7.2.4 社会力量——“监督参与”发展 126
    第8章 映秀镇再生育家庭“类隔代教育”的实证研究 130
    8.1 重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130
    8.1.1 “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 130
    8.1.2 “类隔代教育”施教主体的基本情况 132
    8.1.3 “类隔代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 133
    8.1.4 “类隔代家庭”教育内容的调查 134
    8.1.5 “类隔代家庭”教育行为的调查 137
    8.2 汶川地震重灾区“类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39
    8.2.1 巨大的年龄差导致心理代沟 140
    8.2.2 经济缺口产生抚养“青黄不接”局面 141
    8.2.3 家庭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观念)陈旧 142
    8.2.4 缺乏情感沟通与引导 142
    8.2.5 对孩子寄予高期望值 143
    8.3 汶川地震重灾区“类隔代教育”影响的原因分析 144
    8.3.1 家庭客观因素对“类隔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144
    8.3.2 家庭主观因素对“类隔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146
    8.3.3 家庭外部因素对“类隔代家庭”教育的影响 147
    8.4 汶川地震重灾区“类隔代家庭”教育的对策性建议 147
    8.4.1 政府推行人口再生育延续政策,减轻再生育家庭后续成本 148
    8.4.2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设施,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149
    8.4.3 促进家校联系,提升家长监护素养 149
    8.4.4 加强管理,弥补“类隔代孩子”家庭教育空白 151
    8.4.5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自我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52
    第9章 试探重大灾害后“人口补偿”机制体系 154
    9.1 “人口补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 154
    9.1.1 “人口补偿”的内涵和意义 154
    9.1.2 “人口补偿”机制体系的实践条件 155
    9.2 基于成长阶段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56
    9.2.1 孕前阶段“绿色通道” 156
    9.2.2 幼儿阶段保育模式 156
    9.2.3 青少年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157
    9.3 基于社会学基础的教育可持续发展 157
    9.3.1 学龄前的早教阶段 157
    9.3.2 常规教育阶段 157
    9.4 基于“类隔代家庭”模式的“三位一体”家庭可持续发展 158
    附录 161
    参考文献 165
    索引 17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