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论 > 绿洲防风固沙体系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固阻结合流沙治理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绿洲防风固沙体系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固阻结合流沙治理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绿洲防风固沙体系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固阻结合流沙治理
  • 书号:9787030513823
    作者:贾志清,宁虎森,王让会,罗青红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04
    字数:25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17
  • 所属分类:
  • 定价: ¥88.00元
    售价: ¥69.5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详细介绍了极端干旱区植物材料选育、植被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护体系结构模式等内容,重点阐述了抗旱和耐盐碱固沙植物材料选育、水资源高效率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活化沙地植被重建、固阻结合流沙固定、绿洲多层次整体防护体系配置中的关键技术点。本书提供了干旱区绿洲边缘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的模式,为遏制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构建生态屏障、确保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本书对促进干旱沙区农牧民致富和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一、荒漠化土地治理及活化沙丘固定研究1
    二、盐碱地造林及微咸水高效利用研究3
    三、抗逆性植物材料筛选及运用技术研究4
    四、绿洲防护林景观格局及防护效应研究5
    五、防护林构建理论与模式研究7
    六、防护林体系生态安全评价及信息管理研究8
    第二节背景和意义10
    一、研究背景10
    二、科学意义11
    第三节研究区概况12
    一、地理位置12
    二、地质地貌13
    三、气象特征13
    四、水文特征16
    五、植被、土壤特征18
    六、区域环境形成和变化背景19
    参考文献20
    第二章优良沙生植物材料筛选22
    引言22
    第一节主要固沙树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22
    一、水分生理特征22
    二、光合生理特性24
    三、稳定碳同位素31
    四、叶绿素含量33
    五、抗旱能力综合评价33
    第二节主要固沙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34
    一、盆栽控制条件下不同幼树对盐胁迫的响应35
    二、水培控制条件下几种柽柳插穗的耐盐性比较46
    三、滴灌控制条件下几种杨树幼苗的耐盐性比较47
    四、天然混合群落中两种植物耐盐性比较56
    小结59
    参考文献61
    第三章植被优化配置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62
    引言62
    第一节微咸水灌溉土壤水盐运移规律62
    一、微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63
    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67
    第二节主要造林树种对微咸水灌溉的光合生理响应69
    一、净光合速率(Pn)-有效光辐射(PAR)响应特征69
    二、蒸腾速率(Tr)-有效光辐射(PAR)响应特征72
    三、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对有效光辐射(PAR)的响应特征74
    四、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效光辐射(PAR)响应特征75
    第三节主要造林树种的微咸水灌溉制度76
    一、不同咸水灌溉量下试验植物主要形态指标月变化规律76
    二、不同咸水灌溉量下试验植物主要形态指标年变化规律79
    第四节主要造林树种的节水灌溉制度82
    一、土壤水分条件对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82
    二、主要造林树种适宜土壤水分条件85
    小结86
    参考文献87
    第四章流沙固定综合治理技术88
    引言88
    第一节生物治沙技术88
    一、牧草对盐渍土的适应性和改良效果88
    二、灌木在沙丘治理中的生长适应性特征91
    三、典型治沙树种的综合种植技术92
    第二节生物新材料运用技术100
    一、保水剂对主要生态树种造林效果的影响100
    二、保水剂对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02
    第三节工程治沙技术105
    一、不同类型固沙方格的固沙效果比较研究105
    二、点阵式带状芦苇沙障研制105
    三、工程措施对土壤特性的影响105
    第四节绿洲边缘天然植被恢复技术108
    一、绿洲边缘及荒漠过渡带植被群落结构、分布特征108
    二、绿洲边缘及荒漠过渡带天然植被分布与地下水的关系110
    三、荒漠过渡带潜在植被发育特征111
    四、绿洲边缘表土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分析112
    小结113
    参考文献114
    第五章绿洲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动态115
    引言115
    第一节和田绿洲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趋势115
    一、和田绿洲1990~2009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115
    二、和田绿洲1998~2009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116
    第二节墨玉绿洲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趋势117
    一、墨玉绿洲遥感影像分类117
    二、墨玉绿洲景观指数特征117
    第三节人工防护林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趋势118
    一、1990~2000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119
    二、2010~2011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122
    小结124
    参考文献125
    第六章绿洲多层次整体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研究126
    引言126
    第一节多层次防护林空间结构研究126
    一、防护林不同树种的立体配置模式126
    二、不同配置模式防护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128
    三、不同配置模式树种存活情况分析129
    四、不同配置树种生长特性分析130
    五、不同配置模式防护林土壤特性差异比较132
    六、主要结论138
    第二节多层次防护林水土要素时空变化特征138
    一、水分要素时空变化特征139
    二、土壤理化性质时空变化特征139
    三、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141
    四、土壤盐分时空分布特征142
    五、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143
    六、土壤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143
    七、主要结论144
    第三节多层次防护林的生态效应评价145
    一、防风固沙效应145
    二、水热效应146
    三、土壤效应147
    四、生物多样性效应149
    五、碳储效应149
    六、社会经济效益150
    七、能值分析150
    八、生态功能服务价值152
    九、主要结论156
    参考文献157
    第七章绿洲防护林体系生态安全评价与信息管理158
    引言158
    第一节防护林体系生态安全评价原则和方法158
    一、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58
    二、防护林体系生态安全评价方法162
    三、防护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特征与分析164
    四、统计结果处理与评价标准制定171
    五、评价结果分析172
    第二节防护林生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174
    一、生态安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174
    二、系统开发语言工具与数据库175
    三、程序界面设计176
    四、系统界面模块与功能实现176
    小结180
    参考文献180
    附录18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