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语言学 > 中国语言学 > 中国当代文学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浏览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 书号:9787030500045
    作者:罗长青 著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04
    字数:310
    语种:中文(简体)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4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自“中国当代文学”概念诞生以来,“编撰”和“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一直是研究界的讨论话题。为数众多的学者就“编撰”和“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但对长期以来的“编撰”和“重写”讨论现象,以及讨论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当前研究界尚缺乏学术史回顾和专题性研究。 本书在完成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出版目录,以及在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论争的基础上,对已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论述的过程中,本书抓住“中国当代文学”概念这个核心问题,围绕“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所指”与“能指”,分成“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歧、当代文学的“性质”判定、当代文学“分期”的困惑当代“文学史”叙述的难度、当代作家的文学史“定位”五个部分,深入揭示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深层次矛盾,如时间起止、性质判定、阶段分期、叙史模式、作家定位等。本书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基础问题为背景,从学科发展长远角度来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问题,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研究的学科意识自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一部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研究著作(郜元宝)I
    前言ix
    绪论1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分歧14
    第一节 如何理解中国“当代”文学14
    一、当代文学的“起点”14
    二、“起点”定位依据及其规律21
    三、当代文学“终结”的说法26
    第二节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文学30
    一、台港澳文学“怎样”入史30
    二、华文文学“能否”入史33
    三、“跨区域”的种族、国籍、语言、创作地36
    四、少数民族文学“是否”入史40
    第三节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文学”45
    一、“通俗文学”入史涉及的诸多问题45
    二、“非虚构文学”入史的窘况50
    三、“网络文学”入史的相关争议53
    第二章当代文学的“性质”判定58
    第一节 从“新中国文学”到“社会主义文学”58
    一、《新民主主义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预设59
    二、具有权宜性质的“新中国文学”说法59
    三、“新文学”重命名与“社会主义文学”表述空间60
    四、“当代文学”概念的“社会主义文学”所指62
    第二节 “民国文学”研究影响下的“共和国文学”65
    一、“共和国文学”概念的提出65
    二、“民国文学”研究导致的影响67
    三、“共和国文学”作为方法70
    第三节 强调体制化特征的“国家文学”73
    一、以“国家文学”为视角的考察74
    二、“国家文学”的文学史意义78
    三、“国家文学”概念产生的问题80
    第四节 突出“当前”“同时代性”的文学82
    一、“当前/同时代”文学的具体所指82
    二、“当前/同时代”文学的“相对性”84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85
    第三章当代文学“分期”的困惑88
    第一节 文学史“分期”的处理现状88
    一、代表性文学史著的文学“分期”88
    二、编撰者经常选用的文学分期标志93
    三、重要文学分期说法的源起100
    第二节 文学史“分期”争议的相关问题118
    一、造成文学史分期争议的原因118
    二、如何理性地看待文学分期争议124
    第四章当代“文学史”叙述的难度135
    第一节 “当代”批评与“文学史”的矛盾135
    一、“新时期”的文学性质定位质疑135
    二、唐弢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引发的讨论139
    三、“体制”推动“文学史”叙述的事实146
    四、研究心态与叙述重点152
    第二节 “文学”史与社会“思想”史的取舍156
    一、当代文学史的叙述模式156
    二、“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173
    第五章当代作家的文学史“定位”181
    第一节 作家“入史”与“排序”问题181
    一、“入史”与“作家”中心叙述181
    二、知名作家的“排序”185
    第二节 作家“个像”与整体“群像”189
    一、作家“个像”的刻画189
    二、整体“群像”的塑造194
    三、“个像”与“群像”的矛盾202
    第三节 “当时影响”抑或“后见之明”206
    一、从“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评价说起206
    二、“真实”“知识考古”“价值立场”210
    三、“红色经典”与“历史检验”问题212
    结语220
    参考文献225
    附录242
    附录1 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出版目录242
    附录2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状况与编辑策略252
    附录3 理解“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三个维度265
    致谢279
    后记28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