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
  • 书号:9787030192837
    作者:王继仁 金智新 邓存宝
  • 外文书名:
  • 装帧:精装
    开本:B5
  • 页数:420
    字数:502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15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煤自燃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量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并以实验为研究手段从微观角度系统研究了煤的化学结构,煤表面对氧分子及多组分气体的物理吸附机理,煤表面对氧分子的化学吸附机理,煤中有机大分子和低分子化合物发生氧化自燃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煤自燃机理理论。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矿业、煤化工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煤炭、煤化工行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煤自燃理论
    1.1.1  煤自燃理论学说
    1.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  煤的分子结构
    1.3  煤自燃与吸附
    1.4  煤自燃过程的化学反应理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理论和研究方法
    2.1  Schrödinger方程及近似
    2.2  分子轨道理论
    2.3  电子相关与多体微扰理论
    2.3.1  电子相关能
    2.3.2  组态相互作用理论
    2.4  密度泛函理论
    2.4.1  Kohn-Sham方程
    2.4.2  Hohenberg-Kohn变分
    2.4.3  Lee-Yang Parr的局域密度近似(LDA)
    2.5  振动频率的计算
    2.5.1  转动能量
    2.5.2  振动能量及量子化处理
    2.6  化学反应路径IRC近似
    参考文献
    第3章 煤的分子结构
    3.1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
    3.2  煤结构的红外光谱研究
    3.2.1  煤结构的红外光谱实验
    3.2.2  红外光谱谱图
    3.2.3  实验煤样红外光谱图谱官能团归属
    3.2.4  煤样氧化自燃生成气体红外光谱研究
    3.2.5  煤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
    3.3  煤分子化学基本结构单元的量子化学计算
    3.3.1  计算方法
    3.3.2  计算结果分析
    3.3.3  煤分子结构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分析
    3.3.4  前沿轨道能级与活性的关系研究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分子对氧分子的吸附
    4.1  引言
    4.2  吸附与煤的表面
    4.2.1  吸附
    4.2.2  煤的表面
    4.3  计算方法与模型
    4.4  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
    4.4.1  对单氧分子的吸附
    4.4.2  对两个氧分子的吸附
    4.4.3  对多个氧分子的吸附
    4.4.4  对多组分气体分子的混合吸附
    4.5  含硫、磷侧链基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
    4.5.1  含硫侧链基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
    4.5.2  含磷侧链基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
    4.6  对氧分子的化学吸附
    4.6.1  O2在—CH2—NH2基团上的化学吸附
    4.6.2  O2在—CH2—CH3基团上的化学吸附
    4.6.3  O2在—CH2—CH2OH基团上的化学吸附
    4.7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临界位置
    4.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煤中有机大分子与氧发生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5.1  煤分子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及其化学反应
    5.2  计算方法
    5.3  煤分子氧化自燃生成甲烷的反应的计算结果讨论
    5.3.1  各驻点几何构型
    5.3.2  IRC反应路径分析
    5.3.3  反应位垒的计算
    5.4  煤分子氧化自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计算结果讨论
    5.4.1  各驻点几何构型
    5.4.2  IRC反应路径分析
    5.4.3  反应位垒的计算
    5.5  煤分子氧化自燃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计算结果讨论
    5.5.1  各驻点几何构型
    5.5.2  IRC反应路径分析
    5.5.3  反应位垒的计算
    5.6  煤分子氧化自燃生成乙烯反应的计算结果讨论
    5.6.1  各驻点几何构型
    5.6.2  IRC反应路径分析
    5.6.3  反应位垒的计算
    5.7  煤分子氧化自燃生成水反应的计算结果讨论
    5.7.1  各驻点几何构型
    5.7.2  IRC反应路径分析
    5.7.3  反应位垒的计算
    5.8  通道间竞争性的讨论
    5.9  煤氧化自燃机理结论
    5.9.1  建立了煤氧化自燃机理模型
    5.9.2  煤的氧化自燃是一个分步式的自发反应
    5.9.3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得到煤分子结构中侧链基团活性顺序
    5.9.4  煤氧化自燃热量的来源与积聚
    参考文献
    第6章 煤结构中低分子化合物氧化自燃的反应机理
    6.1  引言
    6.2  研究和计算方法
    6.3  烷烃类低分子化合物自燃反应机理
    6.3.1  戊烷分子的几何构型
    6.3.2  氧化自燃反应的计算
    6.3.3  本节结论
    6.4  酮类低分子化合物自燃反应机理
    6.4.1  3-戊酮分子的几何构型
    6.4.2  3-戊酮分子氧化自燃反应的计算
    6.4.3  本节结论
    6.5  酸类低分子化合物自燃反应机理
    6.5.1  戊酸分子的几何构型
    6.5.2  戊酸分子氧化自燃反应的计算
    6.5.3  本节结论
    6.6  醇类低分子化合物自燃反应机理
    6.6.1  戊醇分子的几何构型
    6.6.2  煤中戊醇分子氧化自燃反应的计算
    6.6.3  本节结论
    6.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煤氧化自燃机理的实验研究
    7.1  煤氧化自燃机理的实验验证
    7.1.1  煤氧化自燃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煤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研究
    7.1.2  煤氧化自燃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红外光谱图
    7.1.3  煤氧化自燃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分析
    7.2  实验结果分析
    7.3  结论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