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低温年代学:原理与应用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低温年代学:原理与应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低温年代学:原理与应用
  • 书号:9787030409515
    作者:周祖翼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40
    字数:35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9/26
  • 所属分类:
  • 定价: ¥98.00元
    售价: ¥98.0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同济大学盆地与造山带研究小组是国内较早开展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的团队之一。本书首先对低温热年代学有关测试方法、特别是U-Th/He年代学的原理、方法作了深入的介绍。然后结合团队开展的研究对低温热年代学在造山带抬升剥露、盆地分析与盆山耦合以及古地形恢复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反映了各领域的基本共识以及国际研究前沿的成果。最后,介绍了研究小组十余年来利用裂变径迹和U-Th/He开展区域地质研究所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1裂变径迹分析基本原理及方法 1

    1.1裂变径迹分析的基本原理 1

    1.1.1裂变径迹的形成 1

    1.1.2径迹的观测和统计 3

    1.1.3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4

    1.2裂变径迹退火行为 9

    1.2.1裂变径迹退火机理 10

    1.2.2退火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1.3实验径迹退火模型 18

    1.3.1磷灰石径迹退火模型 18

    1.3.2锆石径迹退火模型 20

    1.4裂变径迹分析流程 22

    1.4.1岩石预处理 22

    1.4.2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流程 23

    1.4.3锆石裂变径迹分析流程 24

    1.4.4Autoscan裂变径迹统计 24

    2(UTh)/He技术原理与方法 28

    2.1(UTh)/He定年原理与计算 29

    2.2氦气在矿物内的热扩散 30

    2.2.1氦气热扩散机理 30

    2.2.2矿物(UTh)/He封闭温度 31

    2.2.3矿物(UTh)/He部分保留带 31

    2.2.4矿物(UTh)/He热史正演模型 34

    2.3α离子射出效应(aenjection)与校正模型 35

    2.3.1“均匀球”校正模型 36

    2.3.2元素环带校正模型 38

    2.3.3晶体几何形状的影响 39

    2.3.4“等比表面积球”校正模型 42

    2.4(UTh)/ He测年的影响因素 43

    2.4.1矿物晶体的大小 43

    2.4.2矿物晶体中的包裹体 45

    2.4.3矿物晶体内的放射性损伤 47

    2.5(UTh)/ He测年的实验流程 49

    2.6矿物(UTh)/ He测年的稳定性 51

    2.74He/ 3He 年代学 53

    2.7.14He空间分布 53

    2.7.24He/3He热史模拟 54

    2.7.3潜在问题 57

    3低温年代学在沉积盆地中的应用 59

    3.1盆地热史模拟 59

    3.2沉积物源 62

    3.3沉积盆地剥蚀量恢复 64

    3.4盆山耦合 66

    3.5下扬子FT例析 69

    3.5.1样品采集 69

    3.5.2锆石分析结果 70

    3.5.3磷灰石FT分析结果 74

    3.5.4热演化史分析 75

    4低温热年代与造山带抬升剥露作用 82

    4.1基本概念 82

    4.2恢复造山带剥露速率的不确定因素 83

    4.2.1放射性物质生热、剥露本身的影响 83

    4.2.2地形的影响 84

    4.2.3影响因素的比较 85

    4.3恢复造山带剥露速率方法 86

    4.3.1传统的计算方法 86

    4.3.2基于解析解的方法 88

    4.3.3谱分析法 90

    4.3.4Pecube三维模拟 92

    4.4恢复造山带剥露速率的实例 95

    4.4.1利用低温年龄数据恢复剥露速率 95

    4.4.2利用低温热史模拟数据恢复造山带剥露速率 103

    5低温热年代与造山带古地形重建 107

    5.1地形对近地表温度场的影响 107

    5.2等高程采样条件下古地形分析 110

    5.3年龄高程剖面的谱分析 113

    5.4基于古等温线恢复的地形重建 114

    5.5基于数值模拟的古地形重建 117

    5.6低温年代学数据集的地形成像 121

    5.7基于碎屑岩测年的古地形重建 124

    6天山造山带新生代剥露作用研究 128

    6.1引言 128

    6.2区域地貌特征与地质构造背景 129

    6.3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32

    6.4结果 135

    6.4.1低温热年代数据初步分析 135

    6.4.2裂变径迹长度分布与时间温度史模拟 137

    6.4.3剥露速率分析 139

    6.5讨论与结论 141

    6.5.1天山中新世早期快速剥露 141

    6.5.2天山造山带新生代剥露过程的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 142

    7大别山(UTh)/He热年代及剥露作用 145

    7.1研究现状 145

    7.1.1大别山低温热年代数据成果 145

    7.1.2大别山低温热年代研究进展 151

    7.1.3大别山(UTh)/He年代研究策略 154

    7.2大别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剥露与地貌演化 155

    7.2.1年龄高程数据分析的古等温面形态的方法 155

    7.2.2造山带尺度的年龄高程剖面分析 160

    7.2.3代表性岩体的年龄高程剖面分析 167

    7.2.4讨论 175

    8大巴山弧形带形成的低温热年代记录 177

    8.1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177

    8.2南大巴山裂变径迹与热史分析 179

    8.3汉南米仓山隆起FT、(UTh)/He定年与热史分析 183

    8.4黄陵隆起FT、(UTh)/ He定年与热历史分析 185

    8.5南大巴山弧形带的形成及其区域构造控制 187

    8.6结论与讨论 191

    9大别造山带低温热年代与构造体制转换 193

    9.1区域地质背景 193

    9.2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方法 194

    9.3造山带的差异冷却特性 197

    9.3.1UHP/HP单元 197

    9.3.2热窿核杂岩 200

    9.4合肥盆地的构造热史 202

    9.5讨论及认识 204

    参考文献 207]]>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