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理学 > 0703 化学 > 基础分析化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基础分析化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基础分析化学
  • 书号:9787030473639
    作者:黄承志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314
    字数:5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69.00元
    售价: ¥48.3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共14章,涉及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以及试样前处理.在相关章节中列举了分析化学知识在药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可进一步理解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与药学专业的关系,并为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每章后均有不同形式的习题,可用于理解和巩固全章基础知识。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什么是分析化学 1
    1.1.1分析化学的定义 1
    1.1.2分析化学的哲学问题:科学方法论 9
    1.1.3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3
    1.1.4分析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3
    1.2分析化学的内容 4
    1.2.1分析化学的分米 4
    1.2.2分析化学的课程体系 7
    1.2.3样品分析的基本步骤 8
    1.3分析化学的社会责任 9
    1.3.1分析化学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眼睛 10
    1.3.2分析化学是医药卫生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1
    1.3.3分析化学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12
    1.3.4分析化学是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的必需手段 13
    1.4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作用 14
    1.4.1分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14
    1.4.2分析化学在药品生产中的作用 15
    1.4.3分析化学在药品流通中的作用 15
    1.4.4分析化学在药品使用中的作用 15
    1.4.5分析化学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15
    1.5学好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16
    1.5.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6
    1.5.2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 17
    1.5.3学习与发展相统一原则 17
    1.5.4及时强化原则17
    1.6分析化学发展简史 17
    1.6.1分析化学学科的萌芽、孕育与诞生 18
    1.6.2分析化学学科经历的三次大变革 20
    1.6.3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2
    第2章误差理论和分析数据处理 26
    2.1误差概述 27
    2.1.1误差的产生 27
    2.1.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7
    2.1.3误差的表述 29
    2.1.1误差的传递 33
    2.1.5减少误差的方法 36
    2.1.6不确定度与误差 38
    2.2有效数字 38
    2.2.1有效数字的概念 39
    2.2.2有效数字的修约 40
    2.2.3有效数字的运算 41
    2.3分析数据处理 44
    2.3.1概述 44
    2.3.2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45
    2.3.3 t-分布 46
    2.3.1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 47
    2.3.5可疑数据的取舍 48
    2.3.6显著性检验 50
    2.3.7相关和回归 55
    2.4常用数据分析软件简介 57
    2.4.1 EXCEL 58
    2.4.2 Origin 58
    2.4.3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58
    2.4.4统计分析软件 59
    第3章溶液化学平衡理论 64
    3.1溶液化学平衡与化学分析 64
    3.2活度和活度系数 65
    3.3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 67
    3.3.1化学平衡及标准平衡常数* 67
    3.3.2热力学平衡常数及浓度平衡常数 70
    3.3.3累积平衡常数 72
    3.3.1平衡浓度和分析浓度 73
    3.3.5副反应、副反应系数和条件平衡常数 74
    3.4物量守恒式 74
    3.4.1物料平衡式 75
    3.4.2电荷平衡式 75
    3.4.3质子条件式 75
    3.5溶液中离子平衡图解 76
    3.5.1分布系数和分布图 76
    3.5.2浓度对数图77
    第4章 滴定分析原理 80
    4.1滴定与滴定分析法 80
    4.1.1滴定是基础的分析实验操作 80
    4.1.2滴定分析法 82
    4.1.3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83
    4.1.4滴定反应必须满足的条件 84
    4.1.5滴定曲线和滴定误差 84
    4.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6
    4.2.1标准溶液的配制 86
    4.2.2溶液浓度的标定 88
    4.2.3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88
    乱2.4待测物质含量的计算 90
    4.3滴定方式 92
    4.3.1直接滴定法 93
    4.3.2返滴定法 93
    4.3.3置换滴定法 93
    1.3.4间接滴定法 93
    4.4滴定指示剂 93
    4.4.1酸碱指示剂 95
    4.4.2金属指示剂 100
    4.4.3氧化还原指示剂 105
    4.4..4沉淀滴定指示剂 106
    4.4.5其他指示剂 106
    第5章 酸碱平衡 111
    5.1酸碱反应 111
    5.2酸度对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113
    5.2.1 元弱酸(碱)溶液的形态分布 113
    5.2.2多元弱酸(碱)溶液的形态分布 114
    5.3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17
    5.3.1强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17
    5.3.2 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118
    5.3.3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21
    5.3.4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121
    5.3.5弱酸弱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 123
    5.4缓冲溶液 124
    5.4.1缓冲溶液pH的计算 124
    5.4.2缓冲容量 125
    5.4.3缓冲溶液的选择 126
    第6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 130
    6.1一元强酸(强碱)的滴定 130
    6.1.1滴定原理 130
    6.1.2滴定曲线的绘制 131
    6.1.3滴定曲线的特征 132
    6.1.4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133
    6.2一元弱酸(或弱碱)的滴定 134
    6.2.1滴定原理 134
    6.2.2滴定曲线的绘制 134
    6.2.3滴定曲线的特征 135
    6.3多元酸的滴定 137
    6.3.1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断 137
    6.3.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138
    6.4混合酸和混合碱的滴定 139
    6.4.1混合酸的滴定 139
    6.4.2混合碱的滴定 139
    6.5终点误差分析 140
    6.5.1终点误差 140
    6.5.2强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140
    6.5.3弱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141
    6.6非水滴定法 143
    6.6.1概述 143
    6.6.2非水溶剂的分类 144
    6.6.3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145
    6.7酸碱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46
    6.7.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146
    6.7.2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148
    第7章 配位平衡 153
    7.1分析化学中常见的配合物 153
    7.1.1元机配合物 153
    7.1.2螯合物 153
    7.1.3乙二胺四乙酸及其螯合物 153
    7.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 156
    7.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56
    7.2.2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 157
    7.3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159
    7.3.1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159
    7.3.2配位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 163
    第8章 配位滴定分析法 166
    8.1配位滴定过程 166
    8.1.1配位滴定曲线 166
    8.1.2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168
    8.1.3准确滴定的条件 168
    8.1.4配位滴定的误差分析 169
    8.2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170
    8.2.1最高酸度 171
    8.2.2适宜酸度范围 171
    8.3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172
    8.3.1准确滴定判别式 172
    8.3.2分别滴定判别式 172
    8.3.3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172
    8.4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173
    8.4.1配位掩蔽法 173
    8.4.2沉淀掩蔽法 174
    8.4.3氧化还原掩蔽法 174
    8.4.4其他滴定剂的应用 174
    8.5配位滴定方式 175
    8.5.1直接滴定法 175
    8.5.2返滴定法 175
    8.5.3置换滴定法 175
    8.5.4间接滴定法 177
    8.6配位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77
    8.6.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177
    8.6.2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178
    第9章 氧化还原平衡 183
    9.1可逆电对与不可逆电对 183
    9.2条件电位 184
    9.2.1条件电位概述 184
    9.2.2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184
    9.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和速率 188
    9.3.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88
    9.3.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89
    第10章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 192
    10.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选择 192
    10.1.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92
    10.1.2滴定曲线的特征 193
    10.1.3滴定终点的确定 194
    10.1.4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 195
    10.2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196
    10.2.1氧化还原预处理 196
    10.2.2常用的预处理氧化剂 196
    10.2.3常用的预处理还原剂 197
    10.3高锰酸钾滴定法 197
    10.3.1方法概述 198
    10.3.2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98
    10.3.3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应用 199
    10.4重铬酸钾法 201
    10.4.1方法概述 201
    10.4.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1
    10.4.3重铬酸钾法的应用 202
    10.5碘量法 203
    10.5.1方法概述 203
    10.5.2碘量法滴定方式 204
    10.5.3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5
    10.5.4碘量法的应用 206
    10.6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209
    10.6.1硫酸铈法 209
    10.6.2溴酸钾法 209
    10.7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09
    10.7.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209
    10.7.2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210
    第11章 沉淀平衡 214
    11.1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214
    11.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15
    11.2.1网离子效应 215
    11.2.2盐效应 216
    11.2.3酸效应 216
    11.2.4配位效应 217
    11.2.5其他影响因素 218
    第12章 沉淀滴定分析法 221
    12.1银量法总述 221
    12.1.1银量法原理 221
    12.1.2银量法的滴定过程 999
    12.2莫尔法 224
    12.2.1滴定原理 224
    12.2.2指示剂浓度 224
    12.2.3溶液的酸度 225
    12.2.4注意事项 225
    12.3福尔哈德法 226
    12.3.1直接滴定法 226
    12.3.2返滴定法 226
    12.3.3滴定条件 228
    12.4法扬斯法 229
    12.4.1指示原理 229
    12.4.2滴定条件929
    12.4.3应用范围 230
    12.5沉淀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31
    12.5.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231
    12.5.2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232
    第13章 重量分析法 237
    13.1沉淀重量分析法 237
    13.1.1基本原理 237
    13.1.2沉淀的形成机理 239
    13.1.3沉淀的纯度 241
    13.1.1沉淀条件的选择 243
    13.1.5沉淀的过滤、洗涤与干燥 247
    13.2挥发重量分析法 248
    13.2.1直接挥发重量分析法 248
    13.2.2间接挥发重量分析法 249
    13.3萃取重量分析法 251
    13.3.1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251
    13.3.2萃取效率 253
    13.4电重量分析法 254
    13.1.1基本原理 254
    13..4.2恒电流电重量铃析 255
    13..4.3控制阴极电位电重量分析 256
    第14章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60
    14.1分析样品的复杂性 260
    14..1.1待测物质在样品中分布不均匀 260
    14.1.2待测物质在样品中含量较低 260
    14.1.3干扰成分多 261
    14.2样品采集的原则及方法 261
    14.2.1样品采集所遵循的原则 261
    14.2.2各种样品的采集方法 262
    14.3常规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263
    14.3.1沉淀分离法 263
    14.3.2液-液萃取法 265
    14.3.3离子交换法 267
    14.3.4固相萃取 268
    14.3.5微波辅助萃取 271
    14.4预处理新方法简介 272
    14.4.1超临界萃取 979
    14.4.2固相微萃取技术 274
    1 4.4.3双水相萃取 274
    参考文献 278
    附录 280
    附录1常用酸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80
    附录2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87
    附录3常用电极电位 295
    附录4配位滴定有关常数 298
    附录5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 31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