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地球信息科学 > 中国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研究
  • 书号:9787030461940
    作者:朱长青 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440
    字数:5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28
  • 所属分类:
  • 定价: ¥138.00元
    售价: ¥109.0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根据地理信息及其安全特性,基于政策和法律基本理论及方法,对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安全分类体系、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现状及战略定位、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战略规划原则及措施、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政策及地理信息安全运行保障机制、地理信息安全立法、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及其与政策和法律的影响等,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信息安全法》(立法建议稿)。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地理信息概念1
    1.2 地理信息安全2
    1.2.1 信息安全概念2
    1.2.2 地理信息安全概念2
    1.2.3 地理信息安全内涵3
    1.2.4 地理信息安全属性4
    1.2.5 地理信息安全特征5
    1.2.6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8
    1.2.7 地理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9
    1.2.8 维护地理信息安全的意义11
    1.3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12
    1.3.1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与法律定义12
    1.3.2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研究背景12
    1.3.3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研究目标13
    1.3.4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研究内容14
    1.3.5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研究意义14
    1.4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5
    1.4.1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15
    1.4.2 地理信息安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6
    1.4.3 地理信息安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18
    1.5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面临的形势20
    1.5.1 健全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十分紧迫20
    1.5.2 健全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解决的问题21
    参考文献22
    第2章 地理信息24
    2.1 地理信息内容24
    2.1.1 4D产品24
    2.1.2 地理视频25
    2.1.3 三维激光扫描26
    2.2 地理信息特征26
    2.2.1 空间性26
    2.2.2 时间性27
    2.2.3 非语义性27
    2.2.4 现势性与动态性27
    2.2.5 多尺度性27
    2.2.6 多样性27
    2.2.7 复杂性27
    2.3 地理信息分类28
    2.3.1 矢量数据28
    2.3.2 栅格数据28
    2.3.3 栅格数据结构与矢量数据结构的比较30
    2.4 地理信息获取31
    2.4.1 地图数字化31
    2.4.2 全野外数据采集33
    2.4.3 摄影测量与遥感34
    2.4.4 其他方式40
    2.5 地理信息应用41
    2.5.1 国防军事41
    2.5.2 地理国情普查41
    2.5.3 灾害监测42
    2.5.4 资源管理43
    2.5.5 环境保护43
    2.5.6 城乡规划43
    2.5.7 精细农业44
    2.5.8 医疗卫生44
    2.5.9 电子政务44
    2.5.10 大众生活45
    参考文献45
    第3章 地理信息安全分类47
    3.1 地理信息安全分类体系47
    3.1.1 分类方法47
    3.1.2 分类体系48
    3.2 保密等级48
    3.2.1 国家秘密密级49
    3.2.2 测绘成果密级49
    3.2.3 定级工作50
    3.3 应用分类51
    3.3.1 政务地理信息51
    3.3.2 军用地理信息52
    3.3.3 民用地理信息52
    3.4 地域覆盖分类53
    3.5 空间尺度分类54
    3.5.1 地图比例尺54
    3.5.2 遥感影像分辨率55
    3.6 数据完整性分类56
    3.7 时效性分类57
    3.8 数据类型分类58
    3.9 地理信息安全敏感性评价方法58
    参考文献61
    第4章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现状与趋势62
    4.1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现状62
    4.1.1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现状62
    4.1.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管理64
    4.2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现状65
    4.2.1 美国66
    4.2.2 欧盟66
    4.2.3 英国67
    4.2.4 俄罗斯68
    4.2.5 德国68
    4.2.6 日本69
    4.2.7 印度69
    4.3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分析71
    4.3.1 版权保护原则71
    4.3.2 安全限制法定原则73
    4.3.3 科学定密原则74
    4.3.4 从业审查原则74
    4.3.5 使用许可原则75
    4.3.6 对外限制原则76
    4.3.7 联合监管原则77
    4.3.8 重罚严惩原则78
    4.4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趋势78
    4.4.1 科技进步带来新挑战79
    4.4.2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出更高要求80
    4.4.3 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总体形势使然81
    4.4.4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增强82
    4.4.5 现代战争中作战方式的特点决定82
    参考文献83
    第5章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84
    5.1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定位84
    5.1.1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85
    5.1.2 民法商法85
    5.1.3 行政法85
    5.1.4 经济法85
    5.1.5 社会法85
    5.1.6 刑法85
    5.1.7 诉讼法与诉讼程序法86
    5.2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在测绘地理信息法律体系中的定位86
    5.3 中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战略规划指导思想86
    5.3.1 战略规划86
    5.3.2 战略规划指导思想87
    5.4 中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战略规划总体目标90
    5.4.1 完善地理信息安全法律体系91
    5.4.2 创新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制机制91
    5.4.3 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地理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91
    参考文献92
    第6章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战略规划原则93
    6.1 预防为主原则93
    6.1.1 预防为主的含义93
    6.1.2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适用预防原则的必要性94
    6.1.3 预防为主在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中的具体应用94
    6.2 利益平衡原则97
    6.2.1 利益平衡原则的含义97
    6.2.2 利益平衡原则运用规则98
    6.2.3 地理信息权中的利益平衡100
    6.2.4 利益平衡原则在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中的具体体现103
    6.3 多元投入原则106
    6.3.1 多元投入的概念106
    6.3.2 多元投入是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107
    6.3.3 投入不足制约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创新108
    6.3.4 建立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的多元投入机制109
    6.4 高效便捷原则111
    6.4.1 实行重点监管112
    6.4.2 政府监管为主112
    6.4.3 从业单位自律112
    6.4.4 强化技术防控112
    参考文献113
    第7章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战略规划措施114
    7.1 完善制度是基础114
    7.2 完善法律制度115
    7.2.1 融入国际信息安全法律体系115
    7.2.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115
    7.3 完善和制定法规124
    7.3.1 修改现行法规124
    7.3.2 制定专门法规127
    7.4 修改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129
    7.4.1 强化涉密地理信息从业资格的审查130
    7.4.2 健全涉密地理信息存储保管使用制度建设131
    7.4.3 完善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132
    7.5 促进涉密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装备自主创新137
    7.5.1 国外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装备发展概况137
    7.5.2 我国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装备建设情况138
    7.5.3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要鼓励技术装备自主创新139
    7.6 提高全民地理信息安全意识139
    7.7 加强互联网地图安全管理141
    7.7.1 互联网地图141
    7.7.2 互联网地图安全相关政策法规141
    7.7.3 互联网地图安全存在的问题143
    7.7.4 互联网地图安全问题管理对策144
    参考文献145
    第8章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政策146
    8.1 地理信息从业主体准入与清退政策146
    8.1.1 地理信息从业主体准入与清退政策概述146
    8.1.2 制定地理信息从业主体准入政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48
    8.1.3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从业主体准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49
    8.1.4 建立健全我国地理信息从业主体准入与清退政策152
    8.2 涉密地理信息传播与使用审批政策156
    8.2.1 审批机制在促进地理信息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156
    8.2.2 涉密地理信息传播与使用审批的基本原则157
    8.2.3 涉密地理信息传播、使用审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58
    8.2.4 建立健全涉密地理信息传播与使用行为审批政策体系163
    8.3 地理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控政策166
    8.3.1 地理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控的概念及意义167
    8.3.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控政策梳理168
    8.3.3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控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8.3.4 建立健全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控政策体系175
    8.4 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178
    8.4.1 地理信息知识产权的概念178
    8.4.2 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181
    8.4.3 当前我国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83
    8.4.4 完善当前地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184
    参考文献186
    第9章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运行保障机制188
    9.1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权责体系和运行机制188
    9.1.1 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8
    9.1.2 我国目前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9
    9.1.3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与借鉴192
    9.1.4 国家治理视域下重构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思路193
    9.2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机制196
    9.2.1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196
    9.2.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200
    9.2.3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203
    9.2.4 建立健全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机制206
    9.3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公共参与机制209
    9.3.1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公共参与的必然性209
    9.3.2 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公共参与的现状分析211
    9.3.3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公共参与的经验借鉴214
    9.3.4 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公共参与机制218
    9.4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供给机制222
    9.4.1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供给概述222
    9.4.2 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供给机制的现状分析223
    9.4.3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供给的经验借鉴227
    9.4.4 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供给机制230
    参考文献233
    第10章 地理信息安全资源保障机制235
    10.1 地理信息安全人才保障机制235
    10.1.1 地理信息安全人才保障机制概述235
    10.1.2 地理信息安全人才保障的理论基础237
    10.1.3 地理信息安全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238
    10.1.4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人才的经验借鉴240
    10.1.5 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人才保障机制243
    10.2 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机制247
    10.2.1 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机制概述247
    10.2.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的理论基础248
    10.2.3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49
    10.2.4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经验借鉴251
    10.2.5 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财政保障机制253
    10.3 地理信息安全设施保障机制255
    10.3.1 地理信息安全设施管理概述255
    10.3.2 地理信息安全设施管理的必要性分析255
    10.3.3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57
    10.3.4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设施管理的经验借鉴258
    10.3.5 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设施保障机制260
    参考文献264
    第11章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立法问题研究266
    11.1 地理信息安全立法的基本理论266
    11.1.1 立法背景266
    11.1.2 立法目的268
    11.1.3 立法依据270
    11.1.4 立法内容271
    11.1.5 立法意义273
    11.2 地理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体制274
    11.2.1 地理信息安全法律渊源体系274
    11.2.2 地理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现状275
    11.2.3 现有立法制度体系的欠缺与不足276
    11.2.4 地理信息安全保护立法体制的完善277
    11.3 地理信息安全法的基本框架与规则体系279
    11.3.1 基本概念与框架279
    11.3.2 地理信息安全法的基本原则280
    11.3.3 地理信息安全的分类保护282
    11.3.4 保密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使用283
    11.3.5 地理信息安全的技术防控285
    11.3.6 地理信息安全保护的监管体制286
    11.3.7 地理信息安全法的法律责任体系287
    参考文献288
    第12章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行政保护290
    12.1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行政保护概述290
    12.1.1 地理信息行政保护的必要性290
    12.1.2 地理信息行政保护的基本原则292
    12.2 国家地理信息行政保护的法律渊源294
    12.2.1 法律295
    12.2.2 行政法规295
    12.2.3 部门规章296
    12.2.4 地方性法规296
    12.2.5 其他规范性文件296
    12.3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行政许可制度296
    12.3.1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297
    12.3.2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298
    12.3.3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行政许可基本制度299
    12.3.4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有待设立的行政许可基本制度303
    12.4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行政处罚制度305
    12.4.1 行政处罚制度概述305
    12.4.2 我国主要地理信息安全行政处罚制度307
    12.5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13
    12.5.1 当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313
    12.5.2 完善我国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行政保护的对策思路315
    参考文献317
    第13章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司法保护318
    13.1 国家地理信息的民事司法保护318
    13.1.1 国家地理信息民事司法保护的必要性318
    13.1.2 国家地理信息民事司法保护的基本原则319
    13.1.3 国家地理信息民事司法保护的内容322
    13.2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行政司法保护326
    13.2.1 地理信息行政司法保护的必要性326
    13.2.2 地理信息行政司法保护的基本原则328
    13.2.3 地理信息行政司法保护的内容331
    13.3 地理信息安全的刑事司法保护334
    13.3.1 地理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必要性334
    13.3.2 地理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原则335
    13.3.3 地理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内容338
    参考文献346
    第14章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347
    14.1 地理信息加密技术347
    14.1.1 加密技术概述347
    14.1.2 加密算法的分类347
    14.1.3 针对图像加密的一般方法349
    14.1.4 针对遥感图像的加密算法351
    14.1.5 针对矢量地理数据的加密算法352
    14.2 地理信息脱密技术353
    14.2.1 脱密技术概述353
    14.2.2 几何精度全局脱密354
    14.2.3 几何精度局部脱密356
    14.2.4 高程精度脱密357
    14.2.5 属性脱密358
    14.3 地理信息数字水印技术359
    14.3.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359
    14.3.2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框架360
    14.3.3 数字水印技术的分类360
    14.3.4 数字水印技术的一般应用362
    14.3.5 针对矢量地理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363
    14.3.6 针对栅格地理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366
    14.3.7 针对视频地理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367
    14.3.8 数字水印技术的性能评测367
    14.3.9 “吉印”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系统369
    14.4 地理信息数字签名技术371
    14.4.1 数字签名技术概述371
    14.4.2 数字签名技术的分类372
    14.4.3 针对地理信息的数字签名技术373
    14.5 地理信息隐藏技术374
    14.5.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374
    14.5.2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和分支375
    14.5.3 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隐藏技术376
    14.5.4 针对遥感图像信息隐藏技术376
    14.6 地理信息伪装技术377
    14.6.1 信息伪装技术概述377
    14.6.2 信息伪装技术的分类378
    14.6.3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的信息伪装技术379
    14.6.4 针对数字图像的信息伪装技术380
    14.7 地理数据访问监控技术380
    14.7.1 访问控制概述380
    14.7.2 地理数据访问监控技术382
    参考文献387
    第15章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与政策及法律的相互影响390
    15.1 地理信息安全防控技术原则390
    15.2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政策392
    15.2.1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政策研究的重要性393
    15.2.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梳理393
    15.2.3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394
    15.2.4 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政策体系397
    15.3 数字水印技术对地理信息分发管理的影响400
    15.4 地理信息违法案事件系统设计403
    15.4.1 系统设计背景403
    15.4.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404
    15.4.3 系统框架设计405
    15.4.4 系统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407
    15.4.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408
    15.4.6 系统技术特点409
    15.4.7 系统界面410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信息安全法(立法建议稿)417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