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医学 > 1007 药学 > 生药学

浏览历史

生药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生药学
  • 书号:9787030438034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78
    字数:420000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45.00元
    售价: ¥35.55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商品库存: 4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共十八章,其中前八章概述了生药学的定义及任务、起源与发展、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及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结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适当补充了现代生药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增加了有害物质检查。从第九章至第十八章共收载生药118种,其中重点、生药36种,常用生药82种。重点、生药分别从来源、原动物或植物形态、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功效等方面较全面地进行了叙述,并附有原植物图、生药性状图和显微特征图,部分生药还附有薄层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图和指纹图谱。常用生药简述了生药来源、产地、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药学的定义和任务 1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3
    一、我国药物知识的起源和本草沿革 3
    二、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5
    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7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7
    一、按生物类群亲缘关系分类 7
    二、按药用部位分类 7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 7
    四、按药理作用或功效分类 8
    五、其他分类法 8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8
    一、生药记载的主要内容 8
    二、生药的拉丁名 9
    第三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11
    第一节 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11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 12
    一、糖类 12
    二、苷类 15
    三、酿类 17
    四、黄酮类 19
    五、皂苷类 21
    六、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 22
    七、生物碱类 23
    八、香豆素类 28
    九、脑类和挥发油 29
    十、木脂素类 33
    十一、其他类 34
    第四章 生药的鉴定 37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37
    一、规范和确定药用的品种 37
    二、制订和完善生药的标准 38
    二、寻找和利用新药用资源 38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39
    一、生药的取样 39
    二、杂质检查 39
    三、水分测定 40
    四、灰分测定 41
    五、浸出物测定 41
    六、挥发泊测定 42
    第三节 生药的来源鉴定 43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44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46
    一、显微装片的制作 46
    二、显微鉴定的观察要点 47
    三、显微鉴定的方法 49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51
    一、物理常数 51
    二、荧光分析 52
    三、光谱法 52
    四、色谱法 55
    第七节 生药的DNA 分子标记鉴定 57
    第五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 62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62
    一、采收期的确定 62
    二、一般来收原则 63
    三、采收方法 64
    四、采收中注意事项 65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 65
    一、加工的目的 65
    二、加工的任务 65
    三、加工的方法 65
    第三节 生药的储藏 67
    一、发霉 67
    二、虫蛙 67
    三、生药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68
    四、储藏方法 68
    第六章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70
    第一节 概述 70
    第二节 培养液的组成和配制 71
    第三节 培养材料与方法 73
    一、愈伤组织的培养 74
    二、组织培养苗培养 74
    三、细胞悬浮培养 75
    四、多倍体诱导 77
    五、毛状根的培养 78
    第四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体外保存 79
    第五节 培育药用植物人工种子 80
    第六节 植物药用成分的生物转化 81
    第七章 生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83
    第一节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83
    一、生药中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83
    二、生药药娃的生物效应评价法 84
    第二节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92
    一、生药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92
    二、生药中有害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测定 93
    三、生药的内源性毒性成分检查法 93
    第八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96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96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97
    一、生药资源的开发途径 97
    二、生药资源多方向开发利用 99
    第三节 生药费糠的保护 99
    一、生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99
    二、生药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99
    二、生药资源保护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100
    四、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100
    第九章 根和根茎类生药 102
    第一节 根类生药 102
    一、性状鉴定 102
    二、显微鉴定 102
    第二节 根茎类生药 137
    一、性状鉴定 137
    二、显微鉴定 137
    第十章 茎木、皮类生药 169
    第一节 茎木类生药 169
    一、性状鉴定 169
    二、显微鉴定 169
    第二节 皮类生药 177
    一、性状鉴定 177
    二、显微鉴定 177
    第十一章 叶、花类生药 190
    第一节 叶类生药 190
    一、性状鉴定 190
    二、显微鉴定 190
    第二节 花类生药 196
    一、性状鉴定 196
    二、显微鉴定 197
    第十二章 果实种子类生药 205
    第一节 果实类生药 205
    一、性状鉴定 205
    三、显微鉴定 205
    第二节 种子类生药 2l3
    一、性状鉴定 213
    二、显微鉴定 213
    第十三章 全草类生药 222
    一、性状鉴定 222
    二、显微鉴定 223
    第十四章 藻类、菌类生药 237
    第一节 藻类生药 237
    第二节 菌类生药 238
    第十五章 树脂类生药 243
    一、树脂在植物界的分布 243
    二、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243
    三、树脂的迪性 244
    四、树脂的鉴定 244
    第十六章 其他类生药 248
    第十七章 动物类生药 250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述 250
    一、动物体基本结构与个体发育常用术语 251
    二、动物的分类 253
    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 255
    四、动物药的活性成分 256
    第二节 常见动物类生药 259
    第十八章 矿物类生药 271
    第一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 271
    一、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272
    二、矿物类生药的分类 273
    第二节 常见矿物类生药 273
    图版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