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管理学 > 1209 旅游管理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
  • 书号:9787030230324
    作者:郝寿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336
    字数:385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13
  • 所属分类:TF1 冶金技术
  • 定价: ¥60.00元
    售价: ¥47.40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应急研究项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的研究报告。首先,本书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出发,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设立的理论依据、内涵和模式以及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关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最后,本书针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条件、绩效评价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当前促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综合配套改革决策部门领导干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师生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总序
    前言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1.1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演进与区域安排
    1.1.1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1.2 改革开放全面加速
    1.1.3 改革开放深化发展阶段
    1.2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现实背景
    1.2.1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2.2 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时代背景, 迫切需要新的改革经验
    1.2.3 改革红利的共享诉求, 决定了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任务
    1.2.4 启动全面开放背景下的全面改革, 客观上要求最大化降低改革风险
    1.3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1.3.1 国家对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
    1.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义
    1.4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理论依据
    1.4.1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社会学分析视角
    1.4.2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系统经济学分析视角
    参考文献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模式及动力机制
    2.1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诠释
    2.1.1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界定
    2.1.2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定位
    2.1.3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特点
    2.1.4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运行机理
    2.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模式设计
    2.2.1 全面系统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模式
    2.2.2 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模式
    2.2.3 以某一领域为重点的专项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模式
    2.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动力机制
    2.3.1 中国改革开放动力机制的理论概括
    2.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3.1 中国现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必要性
    3.1.1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3.1.2 全面融入国际经济的竞争手段
    3.1.3 加快提升现代流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3.1.4 保税区、保税港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3.1.5 推进开放进程的改革需要
    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价值
    3.2.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3.2.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价值
    3.2.3 以自由贸易港区为载体的“试验区” 开放机制
    3.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条件与可行性
    3.3.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背景条件
    3.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自由贸易港区的基础条件
    3.3.3 上海、深圳、天津三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分阶段战略
    3.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现实制度障碍
    3.5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制度设计
    3.5.1 自由贸易港区制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3.5.2 现阶段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推进策略
    3.5.3 “试验区” 自由贸易港区的管理体制
    3.5.4 加速“试验区” 贸易便利化平台建设
    3.5.5 建立自由贸易港区与“试验区” 和区外的自由联通机制
    3.5.6 利用IT 网络技术, 在“试验区” 推行4E 计划, 构建虚拟自由区
    参考文献
    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4.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的关系
    4.1.1 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建设的推动
    4.1.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推动
    4.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关系
    4.2.1 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 基于浙江省民营企业融资选择因素的问卷分析
    4.2.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制度化关联的共时结构
    4.2.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制度化关联的历时结构
    4.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分析
    4.3.1 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4.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定位
    4.3.3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
    4.3.4 关于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5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
    5.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制度剖析
    5.1.1 制度导入的开发区模式
    5.1.2 “政策供给— 制度演进” 下的深圳— 浦东模式
    5.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内生制度创新增长极
    5.2.1 增长极理论发展与回顾
    5.2.2 增长极理论的“佩鲁式” 回归与充实
    5.2.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成为制度创新扩散的增长极
    5.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
    5.3.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增长极” 的形成
    5.3.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其他区域的累积循环制度创新机制
    5.3.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
    参考文献
    6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6.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6.1.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6.1.2 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6.1.3 行政管理体制设计的理论框架
    6.1.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6.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区域管理体制创新
    6.2.1 区域管理体制创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义
    6.2.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管理体制创新可供选择的方案——— 案例分析
    6.2.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区域治理制度设计
    6.3 中央政府层面的制度变迁
    6.3.1 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创新相关的制度变迁
    6.3.2 与区域治理组织相关的制度变迁
    6.3.3 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的深层次需求: 赋予“试错权”
    参考文献
    7 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条件、绩效评价及风险分析
    7.1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条件研究
    7.1.1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原则
    7.1.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准入条件和适宜区域
    7.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绩效评价
    7.2.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
    7.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7.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7.2.4 绩效评价方法
    7.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风险防范
    7.3.1 风险源与风险表征分析
    7.3.2 风险评价指标的设置
    7.3.3 风险预警机制
    7.3.4 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8 结语——促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8.1 明确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长期战略, 是今后改革的基本推进方式
    8.2 合理设计和布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有序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8.3 妥善解决综合配套改革的跨领域、综合性与中央部委分工边界不相匹配的问题
    8.4 以建设“自由贸易区” 为契机, 逐步开放高端服务业, 加大对外和对内开放的双重力度
    8.5 依托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8.6 营造制度创新环境, 促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8.7 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体制创新
    8.8 出台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条例枠,保证综合配套改革与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
    8.9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动态绩效评价系统,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试验成果推广体系和制度
    附录A 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国际经验考察与借鉴
    A1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经验、运营模式和功能演变的一般规律
    A1.1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性质与特征
    A1.2 以优惠政策吸引客商的自由贸易港区符合WTO 规则
    A1.3 世界关于辟建自由贸易港区的不同看法
    A1.4 成功辟建自由贸易港区的世界经验: 为成功而计划
    A1.5 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区的选址因素
    A1.6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演进
    A2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案例研究
    A2.1 案例研究之一: 迪拜模式
    A2.2 案例研究之二: 台湾模式
    A2.3 案例研究之三: 美国模式
    A3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经验的借鉴
    附录B 海外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全国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
    B1 基于法律体系的国际比较
    B2 各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分层现状比较
    B2.1 美国模式: 交易所独立分层模式
    B2.2 台湾效仿美国的交易所独立分层
    B2.3 英国模式: 交易所内部分层模式
    B2.4 日本交易所内部分层
    B2.5 韩国由交易所独立分层转变为内部分层
    B3 各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体制
    B3.1 发行审核和上市审核相分离
    B3.2 上市标准与发行标准相分离
    B4 海外各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交易制度
    B4.1 主板市场: 以竞价交易为主向混合交易制度过渡
    B4.2 创业板市场: 从沿袭主板“回归” 到以传统做市商为主
    B4.3 分散场外市场: 原始的做市商方式
    B5 海外各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B5.1 不同层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
    B5.2 各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存在差别
    B6 海外各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
    B7 对中国的借鉴和建议
    B7.1 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B7.2 我国的证券监管模式是属于政府监管型, 需要改革和完善
    B7.3 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律框架
    B7.4 对于信息披露制度
    B7.5 改革发行和上市一体化的行政审批模式
    附录C 金融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C1 日本全面金融系统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C1.1 日本全面金融改革的背景
    C1.2 日本全面金融改革的内容
    C1.3 日本全面金融改革的特点
    C1.4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C2 金融机构从分业到综合经营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C2.1 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C2.2 美国等金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历程
    C2.3 对我国的启示
    C3 以色列创投机制培育的经验与借鉴
    C3.1 美日以三国政府对创业投资扶持政策的特点
    C3.2 “YOZMA” 计划
    C3.3 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推行创投支持计划
    C4 美国私募基金运作机制的经验与借鉴
    C4.1 美国私募基金的特点
    C4.2 对我国的启示
    后记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